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耿超玮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吊架及用于该支吊架的抗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125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抗震支吊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吊架及用于该支吊架的抗震方法,包括连接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连接板、悬挂架和抗震组件等,即建筑因地震等发生震动时,在弹簧的阻尼作用下,使得震动力减弱,从而使得装置整体的震动力减弱,避免装置上的部件变形;该设计提高了该支吊架的抗震性能,提升了管道与建筑连接的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管道固定组件,即管道固定在两个夹块之间,同时因此在对管道进行固定后仍可将管道在水平方向上进行位置的调节,从而方便后续的安装;该设计便于对管道进行紧密的固定,同时也便于对管道进行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吊架及用于该支吊架的抗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抗震支吊架
,具体为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吊架及用于该支吊架的抗震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地震的频发导致大量人员和房屋等受灾严重,因此抗震成为基础建设设计、实施和维护必须考量和评估的重要指标,而抗震支吊架在建筑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抗震支吊架又称抗震支架,是限制附属机电工程设施产生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抗震支吊架常用于建筑内各种管路的安装(如风道和管道等),其在使用时主要用于将各管路安装在室内建筑的天花板上,其在天花板与管路之间起到支撑和连接作用,因此其抗震性能尤为重要;目前,建筑工程中部分管道或者风道等基本上采用抗震支吊架与建筑进行连接,然而此类设备仍存在不足之处:一方面,现有的抗震支吊架大多结构固定,其主要通过自身的柔性来保持安装的抗震性,缺乏弹性减震机构;另一方面,现有的管道或者风道一般通过螺栓固定在抗震支吊架上,其在安装过后,管道难以在支吊架上进行位置的调节,因此在安装过后,当管道位置出现偏差时,需要重新拆卸管道进行安装,不仅十分的不便,而且影响了工作的效率,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吊架及用于该支吊架的抗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吊架及用于该支吊架的抗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吊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面边缘处均设有第一连接组件,所述连接板的顶面还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板的底面安装有悬挂架,所述悬挂架的内顶面靠近两侧处均开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通孔;所述悬挂架的下方安装有抗震组件;所述抗震组件上安装有管道固定组件,所述管道固定组件可在抗震组件上作水平运动。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槽钢,所述槽钢的端部靠近两侧壁处同轴固定有固定轴,所述槽钢的端部一侧处均设有铰座,所述槽钢通过固定轴与铰座相铰接,所述铰座上均安装有安装板。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的四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位于下方的所述安装孔通过螺栓与连接板的顶面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末端均安装有固定板。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的四角处均开设有连接孔,位于下方的所述连接孔通过螺栓与连接板的顶面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抗震组件包括三角架,两个所述三角架之间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导杆,所述导杆上开设有多个呈线性等间距分布的限位孔,所述三角架的顶面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柱,所述支柱与相对应的通孔滑动连接,所述支柱的顶端同轴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支柱上位于限位块与悬挂架的内顶面之间套设有弹簧。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管道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靠近上下两端处均开设有与导杆滑动连接的滑槽,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座的前侧面上位于凹槽上下两侧处均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凹槽、所述螺纹孔和所述螺纹槽均与所述滑槽相连通,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两个相对立的一端均安装有轴承,两个所述螺纹杆的两个相背离的一端均安装有手轮,两个所述螺纹杆的一末端均延伸至凹槽内,且两个所述螺纹杆之间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夹块,所述螺纹杆通过轴承与夹块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夹块的两个相对立的一侧面均开设有夹槽,所述螺纹槽内螺纹连接有螺丝,所述螺丝的末端穿入至相对应的限位孔内。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槽的整体形状呈弧形。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悬挂架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悬挂架之间安装有多个呈交错分布的拉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吊架的抗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槽钢两端的安装板上的安装孔通过螺栓分别与天花板和连接板的顶面固定;步骤2:将连接管两端的固定板上的连接孔通过螺栓分别与天花板和连接板的顶面固定;步骤3:建筑发生震动,震动依次经槽钢、连接管、连接板和悬挂架后传递至三角架、支柱和弹簧上,弹簧提供阻尼并吸收震动力;步骤4:沿两个导杆推动固定座至相对位置,推动固定座至相对位置,滑槽沿导杆滑动,随后将螺丝拧紧并插入至相对应的限位孔内;步骤5:将管道置于两个夹块之间,同步转动手轮使得两个螺纹杆在相对应的螺纹孔内同步转动,螺纹杆带动两个夹块在凹槽内同步相对运动,两个夹块同步夹紧管道。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连接板、悬挂架和抗震组件等,即建筑因地震等发生震动时,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为装置与建筑提供稳定的连接,而震动力传导至三角架和弹簧上后,在弹簧的阻尼作用下,使得震动力减弱,从而使得装置整体的震动力减弱,避免装置上的部件变形,从而避免装置上固定的管道发生脱离掉落的状况;该设计提高了该支吊架的抗震性能,提升了管道与建筑连接的稳定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管道固定组件,即管道固定在两个夹块之间,通过转动手轮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在螺纹孔内转动并带动两个夹块相对运动,两个夹块同步夹紧管道并对管道进行固定,同时固定座可在两个导杆之间滑动,因此在对管道进行固定后仍可将管道在水平方向上进行位置的调节,从而方便后续的安装;该设计便于对管道进行紧密的固定,同时也便于对管道进行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安装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悬挂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的固定座与三角架的连接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抗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管道固定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管道固定组件的结构剖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手轮与夹块安装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1、第一连接组件;11、槽钢;12、固定轴;13、铰座;14、安装板;141、安装孔;2、第二连接组件;21、连接管;22、固定板;221、连接孔;3、连接板;4、悬挂架;41、通孔;42、拉板;5、抗震组件;51、三角架;52、导杆;521、限位孔;53、支柱;54、限位块;55、弹簧;6、管道固定组件;61、固定座;611、滑槽;612、螺纹孔;613、凹槽;614、螺纹槽;62、螺纹杆;63、手轮;64、轴承;65、夹块;651、夹槽;66、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吊架,包括连接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的顶面边缘处均设有第一连接组件(1),所述连接板(3)的顶面还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连接组件(2);所述连接板(3)的底面安装有悬挂架(4),所述悬挂架(4)的内顶面靠近两侧处均开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通孔(41);所述悬挂架(4)的下方安装有抗震组件(5);所述抗震组件(5)上安装有管道固定组件(6),所述管道固定组件(6)可在抗震组件(5)上作水平运动;所述抗震组件(5)包括三角架(51),两个所述三角架(51)之间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导杆(52),所述导杆(52)上开设有多个呈线性等间距分布的限位孔(521),所述三角架(51)的顶面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柱(53),所述支柱(53)与相对应的通孔(41)滑动连接;所述管道固定组件(6)包括固定座(61),所述固定座(61)上靠近上下两端处均开设有与导杆(52)滑动连接的滑槽(611),所述固定座(61)上开设有凹槽(613),所述固定座(61)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螺纹孔(612),所述固定座(61)的前侧面上位于凹槽(613)上下两侧处均开设有螺纹槽(614),所述凹槽(613)、所述螺纹孔(612)和所述螺纹槽(614)均与所述滑槽(611)相连通,所述螺纹孔(612)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62),两个所述螺纹杆(62)的两个相对立的一端均安装有轴承(64),两个所述螺纹杆(62)的两个相背离的一端均安装有手轮(63),两个所述螺纹杆(62)的一末端均延伸至凹槽(613)内,且两个所述螺纹杆(62)之间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夹块(6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吊架,包括连接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的顶面边缘处均设有第一连接组件(1),所述连接板(3)的顶面还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连接组件(2);所述连接板(3)的底面安装有悬挂架(4),所述悬挂架(4)的内顶面靠近两侧处均开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通孔(41);所述悬挂架(4)的下方安装有抗震组件(5);所述抗震组件(5)上安装有管道固定组件(6),所述管道固定组件(6)可在抗震组件(5)上作水平运动;所述抗震组件(5)包括三角架(51),两个所述三角架(51)之间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导杆(52),所述导杆(52)上开设有多个呈线性等间距分布的限位孔(521),所述三角架(51)的顶面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柱(53),所述支柱(53)与相对应的通孔(41)滑动连接;所述管道固定组件(6)包括固定座(61),所述固定座(61)上靠近上下两端处均开设有与导杆(52)滑动连接的滑槽(611),所述固定座(61)上开设有凹槽(613),所述固定座(61)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螺纹孔(612),所述固定座(61)的前侧面上位于凹槽(613)上下两侧处均开设有螺纹槽(614),所述凹槽(613)、所述螺纹孔(612)和所述螺纹槽(614)均与所述滑槽(611)相连通,所述螺纹孔(612)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62),两个所述螺纹杆(62)的两个相对立的一端均安装有轴承(64),两个所述螺纹杆(62)的两个相背离的一端均安装有手轮(63),两个所述螺纹杆(62)的一末端均延伸至凹槽(613)内,且两个所述螺纹杆(62)之间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夹块(6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包括槽钢(11),所述槽钢(11)的端部靠近两侧壁处同轴固定有固定轴(12),所述槽钢(11)的端部一侧处均设有铰座(13),所述槽钢(11)通过固定轴(12)与铰座(13)相铰接,所述铰座(13)上均安装有安装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4)的四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141),位于下方的所述安装孔(141)通过螺栓与连接板(3)的顶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超玮
申请(专利权)人:耿超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