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提升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1198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提升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液压泵站、若干个液压缸、控制台、顶升支架、倾角传感器,在进行提升时,顶升支架固定在输电线路杆塔上,液压缸底部固定在地面,顶部与顶升支架连接,倾角传感器安装在输电线路杆塔上,在顶升过程中,控制台根据倾角传感器采集的信号,控制各个液压缸的行进,保持提升过程中各个液压缸实现同步升降;液压泵站通过液压油管为液压缸提供一定压力和油量的液压油。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对输电线路杆塔实现在原安装地的整体平稳提升,具有安全可靠、对作业环境要求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提升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设备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提升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杆塔整体提升,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抱杆式”整体提升,通过四条抱杆,将杆塔四条主材同时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利用机动绞磨将10米长的四方抱杆提升,底部固定在钢板上,顶部固定在塔腿主材处,再利用钢丝绳套吊住塔腿主材分段位置以上第一个斜材处,安装好2条抱杆拉线。抱杆底部利用3条角桩和钢丝绳套进行固定。同时启动绞磨,通过人眼判断达到同一高度。这种方式虽然对施工现场的条件要求较低,所需要的施工成本也不高,但是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并且对于大型的杆塔来说,施工的风险较大,对整条输电线路的停电要求时间较长。另外是通过人眼来判断四条腿同步提升,若误差较大,可能造成铁塔“二次伤害”,比如杆塔的主材弯曲,进而造成重大的事故。另一种是“吊车”整体提升,通过大型吊车,将杆塔整体提升。这种提升方式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简单、风险小的优势,而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停电时间短,但是由于吊车的结构问题,易受到施工作业环境的影响,需要有足够的吊车作业面,以及符合吊车进场施工的道路环境等,作业要求比较高,施工的限制性较大,且费用十分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提升装置及方法,其能对输电线路杆塔实现在原安装地的整体平稳提升,具有安全可靠、对作业环境要求小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提升装置,包括液压泵站、若干个液压缸、控制台、顶升支架、倾角传感器,在进行提升时,顶升支架固定在输电线路杆塔上,液压缸底部固定在地面,顶部与顶升支架连接,倾角传感器安装在输电线路杆塔上,在顶升过程中,控制台根据倾角传感器采集的信号,控制各个液压缸的行进,保持提升过程中各个液压缸实现同步升降;液压泵站通过液压油管为液压缸提供一定压力和油量的液压油。优选的,所述液压泵站包括泵、油箱、控制阀,控制阀与控制台连接,在控制阀导通时,泵将油箱中的液压油输送到液压缸。优选的,所述倾角传感器采用双轴倾角传感器。优选的,液压缸包括行程传感器及比例伺服阀,行程传感器采集液压缸中的活塞杆的位移,比例伺服阀在控制台控制下控制活塞杆产生位移。优选的,顶升支架与输电线路杆塔采用可拆卸式连接方式。优选的,所述控制台上设有人机交互模块和紧急停止模块。优选的,液压泵站、控制台与液压缸均采用分体式设计。方便运输、安装和拆卸。一种基于上述输电线路杆塔提升装置的提升方法,包括步骤:将顶升支架固定在输电线路杆塔四个塔脚下,将液压缸固定在顶升支架下方;利用倾角传感器对输电线路杆塔进行调平;在顶升过程中,控制台根据倾角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对每个液压缸进行单独的调节,使各个液压缸实现同步升降,始终保持杆塔安装基座处于水平状态。优选的,分多阶段进行提升,每次提升不超过设定值,在完成一个阶段的提升后,固定好塔身,将液压缸回油,在液压缸下安装同高度的升高塔架,固定好液压缸后,再进行杆塔提升动作;多阶段往复提升,直至将杆塔提升至安全高度。优选的,调平的步骤是:倾角传感器实时采集输电线路杆塔的倾斜角度,将其发送到控制台,控制台根据倾斜角度计算出对应液压缸的位移,然后将控制信号发送到对应液压缸的比例伺服阀,使对应液压缸产生位移,直到达到调平精度为止。优选的,所述控制台能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输入提升过程的各类指令,实现自动提升模式、手动控制模式、故障模式的切换,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输入提升工作各种参数。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提升装置可实现整体提升铁塔与导线,从根本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安全距离不足、铁塔基础受损等危害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隐患,替代原有耗时长、停电难、费用高的迁改线路方式,不单可以解决导线对地安全距离不够的安全隐患,还能最大限度的节约停电时间,省时、省力、节约投资,为高效处理输电线路外部隐患提供了新的思路。2、本专利技术电线路杆塔提升装置及方法适用于各种施工地形和条件,能够稳定、简单、高效的整体提升杆塔,解决杆塔基础被掩埋等实际问题。3、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在原位升高改造,不需改变线路保护区范围,避免了征地拆迁、重做基础、立塔架线施工等工序,也无需新塔位,对环境影响小,避免了与当地民众产生纠纷。4、本专利技术实现了输电线路液压升塔在的提升过程中,通过借鉴既有杆塔纠偏技术结合先进的自动调平技术,实现对输电线路杆塔倾斜状态的实时监测及自动纠偏的功能,提高整体提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输电线路杆塔提升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输电线路杆塔提升装置中控制电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提升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液压泵站1(含泵7、油箱8、控制阀9)、四条液压伺服油缸2(附行程传感器10及比例伺服阀11)、一个控制台3(室)、一套可拆卸式顶升支架4、一个双轴倾角传感器5、若干条液压油管6。本实施例中,液压泵站包括泵、油箱、控制阀,控制阀与控制台连接,在控制阀导通时,泵将油箱中的液压油输送到液压伺服油缸。本实施例中,四条液压伺服油缸通过附加在输电线路杆塔上的可拆卸式顶升支架将输电线路杆塔整体实现垂直顶升。每个液压伺服油缸2包括行程传感器及比例伺服阀,行程传感器采集液压缸中的活塞杆的位移,比例伺服阀在控制台控制下控制活塞杆产生位移。本实施例中,输电线路杆塔提升装置能对输电线路杆塔实现在原安装地的整体平稳提升,包括如下步骤:S1、将可拆卸顶升支架4通过顶升支架连接架安装在输电线路杆塔四个塔脚上;四个液压油缸2固定在地面并与顶升支架4连接;将双轴倾角传感器5安装在输电线路杆塔上;S2、控制台3驱动液压泵站1对四个油缸2进行调平;S3、调平结束后,控制台根据双轴倾角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对每个液压缸进行单独的调节,使4个液压缸实现同步升降,始终保持杆塔安装基座处于水平状态。根据实际施工需求,一般输电线路杆塔顶升高度不大于6米。本实施例中,液压系统的基本参数:压力10~20Mpa、流量20l/min,电机功率7.5kW,液压缸缸径140mm,液压缸行程700mm。由于提升高度大于液压缸的行程,所以杆塔提升全过程需要分多段进行,本实施例中根据液压缸行程每次提升不超过0.6米。完成一次提升后,将在杆塔四个塔脚下安装升高塔架,固定好塔身后,再将四个液压缸回油,在液压缸下安装同高度的升高塔架,固定好油缸后,再进行以上相同操作提升杆塔。往复提升,直至将杆塔提升至安全高度。杆塔提升装置在每次提升前均进行调平工作,根据双轴倾角传感器采集的信号,由控制台控制相应的比例伺服阀,使对应液压缸产生位移,直到达到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泵站、若干个液压缸、控制台、顶升支架、倾角传感器,在进行提升时,顶升支架固定在输电线路杆塔上,液压缸底部固定在地面,顶部与顶升支架连接,倾角传感器安装在输电线路杆塔上,在顶升过程中,控制台根据倾角传感器采集的信号,控制各个液压缸的行进,保持提升过程中各个液压缸实现同步升降;液压泵站通过液压油管为液压缸提供一定压力和油量的液压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泵站、若干个液压缸、控制台、顶升支架、倾角传感器,在进行提升时,顶升支架固定在输电线路杆塔上,液压缸底部固定在地面,顶部与顶升支架连接,倾角传感器安装在输电线路杆塔上,在顶升过程中,控制台根据倾角传感器采集的信号,控制各个液压缸的行进,保持提升过程中各个液压缸实现同步升降;液压泵站通过液压油管为液压缸提供一定压力和油量的液压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杆塔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站包括泵、油箱、控制阀,控制阀与控制台连接,在控制阀导通时,泵将油箱中的液压油输送到液压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杆塔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角传感器采用双轴倾角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杆塔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压缸包括行程传感器及比例伺服阀,行程传感器采集液压缸中的活塞杆的位移,比例伺服阀在控制台控制下控制活塞杆产生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杆塔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顶升支架与输电线路杆塔采用可拆卸式连接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杆塔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台上设有人机交互模块和紧急停止模块;
液压泵站、控制台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燃萧定辉林杰卞佳音陈建强林新生曾庆华何泽斌许宇翔卢海彭红刚徐研曾杰中曾志武王牧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