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管廊变形缝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1012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管廊变形缝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异形辅助钢筋、环向固定钢筋、注浆管、注浆横管、注浆盒、牵拉装置、剪力筋、黑铁管、防水卷材、防水卷材加强层、防水卷材混凝土保护层、聚氨酯密封胶、变形缝衬垫板、聚乙烯泡沫塑料板隔离层;基于现有施工结构,引入注浆管路结构及牵拉装置,有效提高实际管廊变形缝的防水效果及管廊结构整体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管廊变形缝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管廊变形缝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管廊施工是新兴起的地下施工结构,其中对于管廊变形缝,防水施工尤为重要,目的均是为了获得很好的防水效果,现有施工方法中仅仅通过聚乙烯板的填充、以及止水带的设置进行防水施工,但是此防水效果还有所不足,未考虑地质不良等情况,后期实际使用中,管廊变形缝作为沉降薄弱点可能会不同程度沉降导致发生渗水现象。现有技术中,有诸多针对管廊变形缝的防水申报的专利申请文件及专利文件,但是,这些文件中变形缝处大多未对地质条件不良作出相应的措施,所以出现了因变形缝处沉降导致渗水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管廊变形缝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未考虑地质条件造成管廊变形缝处沉降导致渗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管廊变形缝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异形辅助钢筋、环向固定钢筋、注浆管、注浆横管、注浆盒、牵拉装置、剪力筋、黑铁管、防水卷材、防水卷材加强层、防水卷材混凝土保护层、聚氨酯密封胶、变形缝衬垫板、聚乙烯泡沫塑料板隔离层;其中,异形辅助钢筋的结构彼此相同,异形辅助钢筋沿管廊变形缝方向、分别设置于管廊变形缝两侧的墙壁内,间距呈15cm布置,异形辅助钢筋通过环向固定钢筋连接;其中,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沿管廊变形缝方向对称安装在管廊变形缝两侧墙壁异形辅助钢筋内的凹形结构中,管廊变形缝采用变形缝衬垫板隔离;管廊背水面变形缝上的端口位置填充聚氨酯密封胶;其中,注浆管的其中一端置于墙体内侧表面的注浆盒内,另一端置于管廊变形缝中,注浆管均从墙体内侧表面的注浆盒注浆。其中,牵拉装置、剪力筋、黑铁管沿管廊变形缝方向间距呈50cm进行布设,牵拉装置的结构彼此相同。所述注浆管置于管廊迎水面变形缝中,注浆管从墙体内侧表面的注浆盒注浆。还包括对应注浆横管,注浆横管对接注浆管至墙体内侧表面注浆盒,且注浆横管沿变形缝方向布设于迎水面变形缝中。牵拉装置的结构彼此相同,沿管廊变形缝方向间距50cm进行布设,牵拉装置包括剪力筋和黑铁管,牵拉装置中,剪力筋的其中一端伸入黑铁管中,且黑铁管中填充牛油,黑铁管设置于管廊变形缝其中一侧的墙内,剪力筋的另一端设置于管廊变形缝另一侧的墙内。管廊迎水面方向的墙壁满铺至少一层防水卷材,迎水面变形缝处延变形缝方向增设一层防水卷材加强层。若变形缝位于管廊底板处,则在防水卷材加强层上设置防水卷材混凝土保护层;若变形缝位于管廊顶板处,则在防水卷材层上设置防水卷材混凝土保护层;若管廊变形缝位于侧墙处,则在防水卷材层的迎水面敷设聚乙烯泡沫塑料板隔离层。一种用于管廊变形缝的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防水卷材延纵向铺设,防水卷材与防水卷材加强层之间上幅压下幅搭接,管廊底板两侧预留防水卷材上翻与侧墙防水卷材搭接;步骤B.管廊底板防水卷材混凝土保护层浇筑;步骤C.异形辅助钢筋埋设于管廊变形缝两侧墙内,通过环向固定钢筋连接;步骤D.安装迎水面部分变形缝衬垫板至注浆横管下;步骤E.延管廊变形缝方向铺设注浆横管;步骤F.注浆管一端置于管廊变形缝处,与注浆横管相接,另一端置于墙体内侧表面的注浆盒内;步骤G.安装迎水面部分变形缝衬垫板至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下;步骤H.牵拉装置中剪力筋埋设于管廊变形缝一侧墙内,通过环向固定钢筋连接,剪力筋与步骤G中变形缝衬垫板冲突处将变形缝衬垫板打孔穿过,牵拉装置中黑铁管埋设于管廊变形缝另一侧墙内;步骤I.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沿管廊变形缝方向对称安装在管廊变形缝两侧墙壁内异形辅助钢筋内的凹形结构中;步骤J.安装背水面部分变形缝衬垫板,待管廊两侧混凝土浇筑后,延管廊变形缝方向,变形缝衬垫板反开槽填充聚氨酯密封胶;步骤K.由墙体内侧表面的注浆盒通过注浆管向管廊变形缝中的注浆横管进行注浆;以上变形缝若位于管廊侧墙、顶板处,从步骤C到步骤K为先行施工工序,步骤A到步骤B为后置施工工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基于现有施工结构,引入注浆管路结构及牵拉装置,有效提高实际管廊变形缝的防水效果及管廊结构整体性。2、增加牵拉装置加强管廊变形缝处刚度,避免因变形缝处沉降导致渗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设计应用中管廊底板变形缝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设计应用中管廊侧墙变形缝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设计应用中管廊顶板变形缝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的标识为:1-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2-异形辅助钢筋、3-环向固定钢筋、4-注浆管、5-注浆横管、6-注浆盒、7-牵拉装置、8-剪力筋、9-黑铁管、10-防水卷材、11-防水卷材加强层、12-防水卷材混凝土保护层、13-聚氨酯密封胶、14-变形缝衬垫板、15-聚乙烯泡沫塑料板隔离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及工作过程作进一步说明。为了获得很好的防水效果,现有施工方法中仅仅通过聚乙烯板的填充、以及止水带的设置进行防水施工,但是此防水效果还有所不足,未考虑不同地域、地质条件不良等因素,后期实际使用中,可能会不同程度发生沉降导致有渗水现象。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阅读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可以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以管廊工程为例进行说明。本工程所处环境地表水体主要为一河流;浅层地下水属孔隙潜水,其渗透性较弱,分布广泛而连续;承压水分布于场地下部,圆砾层和卵石层中的富水性较好,渗透性较好,对桩基施工及基坑开挖影响较大,部分区段基坑开挖会发生突涌现象,施工环境复杂。该管廊工程总长1740m。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管廊变形缝的防水结构,用于实现管廊变形缝的防水结构,包括350*10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1)、Φ12异形辅助钢筋(2)、Φ16环向固定钢筋(3)、注浆管(4)、注浆横管(5)、注浆盒(6)、牵拉装置(7)、Φ20剪力筋(8)、Φ25黑铁管L=150mm(9)、1.5mm厚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10)、1.5mm厚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强层(11)、C20防水卷材混凝土保护层(12)、聚氨酯密封胶(13)、聚乙烯板变形缝衬垫板(14)、聚乙烯泡沫塑料板隔离层(15)。其中,Φ12异形辅助钢筋(2)的结构彼此相同,Φ12异形辅助钢筋(2)沿管廊变形缝方向、分别设置于管廊变形缝两侧的墙壁内,间距呈15cm布置,Φ12异形辅助钢筋(2)通过Φ16环向固定钢筋(3)连接;其中,350*10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1)沿管廊变形缝方向对称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管廊变形缝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异形辅助钢筋、环向固定钢筋、注浆管、注浆横管、注浆盒、牵拉装置、剪力筋、黑铁管、防水卷材、防水卷材加强层、防水卷材混凝土保护层、聚氨酯密封胶、变形缝衬垫板、聚乙烯泡沫塑料板隔离层;/n其中,异形辅助钢筋的结构彼此相同,异形辅助钢筋沿管廊变形缝方向、分别设置于管廊变形缝两侧的墙壁内,间距呈15cm布置,异形辅助钢筋通过环向固定钢筋连接;/n其中,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沿管廊变形缝方向对称安装在管廊变形缝两侧墙壁异形辅助钢筋内的凹形结构中,管廊变形缝采用变形缝衬垫板隔离;管廊背水面变形缝上的端口位置填充聚氨酯密封胶;/n其中,注浆管的其中一端置于墙体内侧表面的注浆盒内,另一端置于管廊变形缝中,注浆管均从墙体内侧表面的注浆盒注浆。/n其中,牵拉装置、剪力筋、黑铁管沿管廊变形缝方向间距呈50cm进行布设,牵拉装置的结构彼此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管廊变形缝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异形辅助钢筋、环向固定钢筋、注浆管、注浆横管、注浆盒、牵拉装置、剪力筋、黑铁管、防水卷材、防水卷材加强层、防水卷材混凝土保护层、聚氨酯密封胶、变形缝衬垫板、聚乙烯泡沫塑料板隔离层;
其中,异形辅助钢筋的结构彼此相同,异形辅助钢筋沿管廊变形缝方向、分别设置于管廊变形缝两侧的墙壁内,间距呈15cm布置,异形辅助钢筋通过环向固定钢筋连接;
其中,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沿管廊变形缝方向对称安装在管廊变形缝两侧墙壁异形辅助钢筋内的凹形结构中,管廊变形缝采用变形缝衬垫板隔离;管廊背水面变形缝上的端口位置填充聚氨酯密封胶;
其中,注浆管的其中一端置于墙体内侧表面的注浆盒内,另一端置于管廊变形缝中,注浆管均从墙体内侧表面的注浆盒注浆。
其中,牵拉装置、剪力筋、黑铁管沿管廊变形缝方向间距呈50cm进行布设,牵拉装置的结构彼此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管廊变形缝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置于管廊迎水面变形缝中,注浆管从墙体内侧表面的注浆盒注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管廊变形缝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注浆横管,注浆横管对接注浆管至墙体内侧表面注浆盒,且注浆横管沿变形缝方向布设于迎水面变形缝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管廊变形缝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牵拉装置的结构彼此相同,沿管廊变形缝方向间距50cm进行布设,牵拉装置包括剪力筋和黑铁管,牵拉装置中,剪力筋的其中一端伸入黑铁管中,且黑铁管中填充牛油,黑铁管设置于管廊变形缝其中一侧的墙内,剪力筋的另一端设置于管廊变形缝另一侧的墙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管廊变形缝的防水注浆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管廊迎水面方向的墙壁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景峰曾建南习树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