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拒水抗静电无纺布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096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拒水抗静电无纺布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申请人提供了一种拒水抗静电无纺布的制备工艺,通过将聚酯纤维和多糖纤维混合,值得复合材料,当进行整理液的制备时,可有效的促进各种助剂,如抗静电剂、拒水剂,尤其是氟碳拒水剂的浸渍和分散,形成均匀的抗静电和拒水保护层,得到的无纺布即便经过多次水洗,也具有高的拒水和抗静电能力,具有好的柔软度、亲肤性、透气性,可用于医疗、卫生、工厂、家具等多个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拒水抗静电无纺布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纺布
,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拒水抗静电无纺布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伴随着现代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人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及身体的健康。为了适应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功能性纺织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在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中,存在着各种意想不到的各种灾害隐患。例如:由于静电引起的爆炸事故就时有发生,而功能性纺织品可有效地预防灾害发生,从而日益受到了有关行业的关注。其中具有多种功能的无纺布正迅速发展,目前一般使用添加功能母粒的方法赋予无纺布特定的性能,但是功能母粒在无纺布中分布不均,或者随着使用而掉落等现象,影响了多功能无纺布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拒水抗静电无纺布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成型:将聚酯纤维和多糖纤维混合,经过梳理、铺网得到纤网,将纤网经过针刺成型得到复合非织造材料;整理液制备:将抗静电剂、拒水剂加入溶剂中,得到整理液;浸扎:将复合非织造材料浸入整理液中浸扎后,依次经过烘干、焙烘、净洗、干燥,得到拒水抗静电无纺布。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酯纤维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纤维、聚对羟基苯甲酸酯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多糖纤维选自壳聚糖纤维、甲壳素纤维、海藻酸钙纤维、纤维素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酯纤维和多糖纤维的重量比为(15~20):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拒水剂选自石蜡-铝皂、吡啶季铵盐、羟甲基三聚氰胺衍生物、硬脂酸铬络合物、有机硅拒水剂、氟碳拒水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抗静电剂选自聚酰胺类抗静电剂、聚醚受阻胺类抗静电剂、磺酸盐型抗静电剂、环氧乙烯型抗静电剂、聚乙二烯型抗静电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整理液中,拒水剂的浓度为30~40g/L,抗静电剂的浓度为5~10g/L。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拒水剂占聚酯纤维和多糖纤维总重量的4~6wt%。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整理液制备中,先将拒水剂加入溶剂中,混合后,加入抗静电剂,得到整理液。本专利技术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的拒水抗静电无纺布的制备工艺的应用,用于制备拒水抗静电无纺布。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申请人提供了一种拒水抗静电无纺布的制备工艺,通过将聚酯纤维和多糖纤维混合,制得复合材料,当进行整理液的制备时,可有效的促进各种助剂,如抗静电剂、拒水剂,尤其是氟碳拒水剂的浸渍和分散,形成均匀的抗静电和拒水保护层,得到的无纺布即便经过多次水洗,也具有高的拒水和抗静电能力,具有好的柔软度、亲肤性、透气性,可用于医疗、卫生、工厂、家具等多个领域。具体实施方式参选以下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如本文所用术语“由…制备”与“包含”同义。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种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连接词“由…组成”排除任何未指出的要素、步骤或组分。如果用于权利要求中,此短语将使权利要求为封闭式,使其不包含除那些描述的材料以外的材料,但与其相关的常规杂质除外。当短语“由…组成”出现在权利要求主体的子句中而不是紧接在主题之后时,其仅限定在该子句中描述的要素;其它要素并不被排除在作为整体的所述权利要求之外。当量、浓度、或者其它值或参数以范围、优选范围、或一系列上限优选值和下限优选值限定的范围表示时,这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由任何范围上限或优选值与任何范围下限或优选值的任一配对所形成的所有范围,而不论该范围是否单独公开了。例如,当公开了范围“1至5”时,所描述的范围应被解释为包括范围“1至4”、“1至3”、“1至2”、“1至2和4至5”、“1至3和5”等。当数值范围在本文中被描述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该范围意图包括其端值和在该范围内的所有整数和分数。单数形式包括复数讨论对象,除非上下文中另外清楚地指明。“任选的”或者“任意一种”是指其后描述的事项或事件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而且该描述包括事件发生的情形和事件不发生的情形。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近似用语用来修饰数量,表示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该具体数量,还包括与该数量接近的可接受的而不会导致相关基本功能的改变的修正的部分。相应的,用“大约”、“约”等修饰一个数值,意为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该精确数值。在某些例子中,近似用语可能对应于测量数值的仪器的精度。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范围限定可以组合和/或互换,如果没有另外说明这些范围包括其间所含有的所有子范围。此外,本专利技术要素或组分前的不定冠词“一种”和“一个”对要素或组分的数量要求(即出现次数)无限制性。因此“一个”或“一种”应被解读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并且单数形式的要素或组分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所述数量明显旨指单数形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局限于以下给出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拒水抗静电无纺布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成型:将聚酯纤维和多糖纤维混合,经过梳理、铺网得到纤网,将纤网经过针刺成型得到复合非织造材料;整理液制备:将抗静电剂、拒水剂加入溶剂中,得到整理液;浸扎:将复合非织造材料浸入整理液中浸扎后,依次经过烘干、焙烘、净洗、干燥,得到拒水抗静电无纺布。成型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述聚酯纤维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纤维、聚对羟基苯甲酸酯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聚酯纤维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化学式为[COC6H4COOCH2CH2O]n。(英文: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简称PET),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酯交换或以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酯化先合成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然后再进行缩聚反应制得。属结晶型饱和聚酯,为乳白色或浅黄色、高度结晶的聚合物,表面平滑有光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20℃,电绝缘性优良,甚至在高温高频下,其电性能仍较好,但耐电晕性较差,抗蠕变性,耐疲劳性,耐摩擦性、尺寸稳定性都很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英文名polybutyleneterep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拒水抗静电无纺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成型:将聚酯纤维和多糖纤维混合,经过梳理、铺网得到纤网,将纤网经过针刺成型得到复合非织造材料;/n整理液制备:将抗静电剂、拒水剂加入溶剂中,得到整理液;/n浸扎:将复合非织造材料浸入整理液中浸扎后,依次经过烘干、焙烘、净洗、干燥,得到拒水抗静电无纺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拒水抗静电无纺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成型:将聚酯纤维和多糖纤维混合,经过梳理、铺网得到纤网,将纤网经过针刺成型得到复合非织造材料;
整理液制备:将抗静电剂、拒水剂加入溶剂中,得到整理液;
浸扎:将复合非织造材料浸入整理液中浸扎后,依次经过烘干、焙烘、净洗、干燥,得到拒水抗静电无纺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拒水抗静电无纺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纤维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纤维、聚对羟基苯甲酸酯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拒水抗静电无纺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糖纤维选自壳聚糖纤维、甲壳素纤维、海藻酸钙纤维、纤维素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拒水抗静电无纺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纤维和多糖纤维的重量比为(15~2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拒水抗静电无纺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兴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谷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