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外冷却的转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079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外冷却的转炉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水槽,水槽的上方设置有冷却转炉,冷却转炉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左支承管和右支承管,左支承管和右支承管的外侧壁设置有拖轮装置,拖轮装置通过螺栓与安装座相连接,左支承管的内腔设置有进料装置,进料装置与左支承管之间设置有垫圈,垫圈与进料装置之间设置有密封动环,右支承管的右端连接有出料箱,冷却转炉的内腔设置有内循环冷却装置,冷却转炉的顶部设置有外循环冷却装置,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与冷却转炉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传动装置的外侧壁设置有防护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效果好、效率高的内外冷却的转炉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外冷却的转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质制炭冷却转炉设备
,具体为一种内外冷却的转炉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房屋装修废弃的模板越来越多,特别在城市里这些废弃模板的堆积已经越发影响生活环境和城市容貌,普通焚烧处理产生大量的烟雾,已经成为城市环境保护的罪魁祸首,为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需要对废弃的模板进行深加工成生物质炭,所以需要使用到专门的加工装置来进行加工,冷却加工好的炭需要使用到专门的冷却转炉,现有的冷却转炉冷却效果慢,工作效率差,在加工废弃模板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内外冷却的转炉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外冷却的转炉装置,以解决上述装置冷却效果慢,工作效率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外冷却的转炉装置,包括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水槽,所述水槽的上方设置有冷却转炉,所述冷却转炉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左支承管和右支承管,所述左支承管和右支承管的外侧壁设置有拖轮装置,所述拖轮装置通过螺栓与安装座相连接,所述左支承管的内腔设置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与左支承管之间设置有垫圈,所述垫圈与进料装置之间设置有密封动环,所述右支承管的右端连接有出料箱,所述冷却转炉的内腔设置有内循环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转炉的顶部设置有外循环冷却装置,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与冷却转炉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的外侧壁设置有防护罩。优选的,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设置于左支承管内腔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外壳体的内腔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壁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所述转轴的左端外侧壁设置有两组轴承座,所述转轴的左端连接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左端连接有变速箱,所述变速箱的左端连接有电机。优选的,所述内循环冷却装置包括设置于冷却转炉内腔侧壁的内循环水管,所述内循环水管沿着冷却转炉的内腔侧壁环绕设置,所述内循环水管的右端穿过右支承管通过旋转接头与进水管连接,所述内循环冷却装置采用软水密闭循环冷却。优选的,所述外循环冷却装置包括设置于冷却转炉上方的外循环水管,所述外循环水管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组喷头,所述外循环水管的左端顶部设置有外进水口。优选的,所述冷却转炉的左右两侧壁对称开设有带阀盖的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1.本专利技术设置有进料装置,通过电机、变速箱以及齿轮箱配合螺旋输送叶片对物料进行输送,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2.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内循环冷却装置和外循环冷却装置,能够同时在转炉的内外两侧对物料进行冷却,提高了冷却的效率,保证冷却的效果;3.本专利技术采用软水密闭循环冷却,可靠性好,而冷却的可靠性,是衡量冷却系统优劣最重要的标准,不结垢,可以长寿;4.本专利技术水量消耗少,软水密闭循环冷流系统中,没有水蒸发损失,流失也极小,流失量是系统总容积的1‰补水量,故水量消耗是极少的;5.本专利技术管路腐蚀小,因为它是闭路,空气进不去,因此,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经济实用;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效果好、效率高的内外冷却的转炉装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进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A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B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C-C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安装座,2-水槽,3-冷却转炉,4-左支承管,5-右支承管,6-拖轮装置,7-螺栓,8-进料装置,81-外壳体,82-进料口,83-转轴,84-螺旋输送叶片,85-轴承座,86-齿轮箱,87-变速箱,88-电机,9-垫圈,10-密封动环,11-出料箱,12-内循环冷却装置,121-内循环水管,122-旋转接头,13-外循环冷却装置,131-外循环水管,132-喷头,133-外进水口,14-传动装置,15-链条,16-防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外冷却的转炉装置,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安装座1的顶部设置有水槽2,水槽2的上方设置有冷却转炉3,冷却转炉3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左支承管4和右支承管5,左支承管4和右支承管5的外侧壁设置有拖轮装置6,拖轮装置6通过螺栓7与安装座1相连接,左支承管4的内腔设置有进料装置8,进料装置8与左支承管4之间设置有垫圈9,垫圈9与进料装置8之间设置有密封动环10,右支承管5的右端连接有出料箱11,冷却转炉3的内腔设置有内循环冷却装置12,冷却转炉3的顶部设置有外循环冷却装置13,安装座1的一侧设置有传动装置14,传动装置14与冷却转炉3之间通过链条15传动连接,传动装置14的外侧壁设置有防护罩16。其中,进料装置8包括设置于左支承管4内腔的外壳体81,外壳体8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82,外壳体81的内腔设置有转轴83,转轴83的外侧壁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84,转轴83的左端外侧壁设置有两组轴承座85,转轴83的左端连接有齿轮箱86,齿轮箱86的左端连接有变速箱87,变速箱87的左端连接有电机88,便于进料。其中,内循环冷却装置12包括设置于冷却转炉3内腔侧壁的内循环水管121,内循环水管121沿着冷却转炉3的内腔侧壁环绕设置,内循环水管121的右端穿过右支承管5通过旋转接头122与进水管连接,冷却效果好,所述内循环冷却装置12采用软水密闭循环冷却。其中,外循环冷却装置13包括设置于冷却转炉3上方的外循环水管131,外循环水管131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组喷头132,外循环水管131的左端顶部设置有外进水口133,冷却效果好。其中,冷却转炉3的左右两侧壁对称开设有带阀盖的开口。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装置为一种内外冷却的转炉装置,主要工作过程为:炭从进料装置8输送至冷却转炉3炉内,冷却转炉3通过传动装置14和拖轮装置6的配合匀速旋转,使炭能够均匀冷却,在冷却转炉3内盘绕着内循环水管121,通过旋转接头122注入冷却水达到自然循环汽化冷却工作,内循环冷却是采用软水密闭循环冷却,该工作原理在冷却转炉3旋转时利用内循环水管121下降管中的水和内循环水管121上升管中的汽水汽化吸热而达到冷却目的,在冷却转炉3外部也装有一组外循环水管131,外循环水管131淋洒的工作原理用于高温炉体外部淋洒式降温,本专利技术采用内外双冷却的方式达到快速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外冷却的转炉装置,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顶部设置有水槽(2),所述水槽(2)的上方设置有冷却转炉(3),所述冷却转炉(3)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左支承管(4)和右支承管(5),所述左支承管(4)和右支承管(5)的外侧壁设置有拖轮装置(6),所述拖轮装置(6)通过螺栓(7)与安装座(1)相连接,所述左支承管(4)的内腔设置有进料装置(8),所述进料装置(8)与左支承管(4)之间设置有垫圈(9),所述垫圈(9)与进料装置(8)之间设置有密封动环(10),所述右支承管(5)的右端连接有出料箱(11),所述冷却转炉(3)的内腔设置有内循环冷却装置(12),所述冷却转炉(3)的顶部设置有外循环冷却装置(13),所述安装座(1)的一侧设置有传动装置(14),所述传动装置(14)与冷却转炉(3)之间通过链条(15)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14)的外侧壁设置有防护罩(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外冷却的转炉装置,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顶部设置有水槽(2),所述水槽(2)的上方设置有冷却转炉(3),所述冷却转炉(3)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左支承管(4)和右支承管(5),所述左支承管(4)和右支承管(5)的外侧壁设置有拖轮装置(6),所述拖轮装置(6)通过螺栓(7)与安装座(1)相连接,所述左支承管(4)的内腔设置有进料装置(8),所述进料装置(8)与左支承管(4)之间设置有垫圈(9),所述垫圈(9)与进料装置(8)之间设置有密封动环(10),所述右支承管(5)的右端连接有出料箱(11),所述冷却转炉(3)的内腔设置有内循环冷却装置(12),所述冷却转炉(3)的顶部设置有外循环冷却装置(13),所述安装座(1)的一侧设置有传动装置(14),所述传动装置(14)与冷却转炉(3)之间通过链条(15)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14)的外侧壁设置有防护罩(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冷却的转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8)包括设置于左支承管(4)内腔的外壳体(81),所述外壳体(8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82),所述外壳体(81)的内腔设置有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华吴振华魏振春林海青石俊雄何少伟林菁俤陈国炘
申请(专利权)人:永安千禾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