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条浸胶碾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603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20
一种竹条浸胶碾压装置,它涉及竹条碾压制作竹板的技术领域。驱动机构、胶水回收机构均设置在安装支架内,且驱动机构位于胶水回收机构下方;进料导向板设置在一级碾压机构左侧,安装支架上部依次设置有一级碾压机构、浸胶机构、二级碾压机构、三级碾压机构、四级碾压机构,且进料导向板的进料高度与一级碾压机构的作业高度一致;二级碾压机构、三级碾压机构、四级碾压机构的作业高度相一致;一级碾压机构、浸胶机构、二级碾压机构、三级碾压机构、四级碾压机构通过链条与驱动机构构成链传动结构。它简化了竹条浸胶与碾压的工艺,节省劳力,节约生产成本;设置多次碾压机构,涂胶更为均匀、渗透性强,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成品品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成品品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成品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条浸胶碾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竹条碾压制作竹板的
,具体涉及一种竹条浸胶碾压装置及其生产工艺的改进。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竹制品行业更加多元化,其中竹板的制作也占有一大部分市场,竹板的质量要求愈发严格,制作竹板的工艺也愈发完善,但制作过程中的机器也需要不断改善,所以需要使用到专门加工装置来进行加工,原有的碾压机只是单纯的碾压作用,不能够浸泡胶水碾压,需要增设粘胶装置,导致生产装置占用空间较大,且粘胶过过程中,出现涂胶不均匀,渗透性差;胶水容易掉落至地面,不容易进行清理等问题;由于要分别进行粘胶与碾压的工艺,生产人员也必须相应增加,增加生产成本,且整体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竹条浸胶碾压装置及其生产工艺。与传统碾压装置相比,简化竹条浸胶与碾压的工艺,节省劳力,节约生产成本;设置多次碾压机构,使得涂胶更为均匀、渗透性强,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成品品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安装支架1、驱动机构2、胶水回收机构3、进料导向板4、一级碾压机构5、浸胶机构6、储胶机构7、二级碾压机构8、三级碾压机构9、四级碾压机构10;所述的驱动机构2、胶水回收机构3均设置在安装支架1内,且驱动机构2位于胶水回收机构3下方;进料导向板4设置在一级碾压机构5左侧,一级碾压机构5、浸胶机构6、二级碾压机构8、三级碾压机构9、四级碾压机构10从左往右依次设置在安装支架1上部,且进料导向板4的进料高度与一级碾压机构5的作业高度一致;二级碾压机构8、三级碾压机构9、四级碾压机构10的作业高度相一致;所述的一级碾压机构5、浸胶机构6、二级碾压机构8、三级碾压机构9、四级碾压机构10通过链条与驱动机构2构成链传动结构;
[0005]所述的一级碾压机构5包含两个第一支架51、两个第一垫板52、四个轴承安装座53、两个弹簧54、两个螺杆55、两个第一滚轮56、两个链轮57,第一支架51为“冂”形结构,第一支架51对称设置在安装支架1的上部两侧;两侧第一支架51相对的内侧板上均对称设置有导轨511;两个第一垫板52分别设置在两侧对称设置的导轨511之间,且两个第一垫板52与安装支架1相连接;两个轴承安装座53与同侧设置的两个导轨511滑动连接,且两个轴承安装座53在垂直方向上相对放置;其中,上方的轴承安装座53通过螺杆55与第一支架51相连接,且螺杆55内套接有弹簧54,弹簧54的一侧放置在上方的轴承安装座53上,弹簧54的另一侧与第一支架51相连接,下方的轴承安装座53与第一垫板52相连接;两个第一滚轮56在竖直方向相切设置,且上方的第一滚轮56两侧分别与上方两侧的轴承安装座53铰接,下方的第一滚轮56两侧分别与下方两侧的轴承安装座53铰接;两个第一滚轮56的其中一侧均伸
出轴承安装座53,且两个链轮57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滚轮56的伸出轴上;
[0006]所述的浸胶机构6与一级碾压机构5之间的区别在于:

两个第一滚轮56更换成两个第二滚轮61,第二滚轮61为压花滚轮;

在浸胶机构6中,两侧设置在下方的轴承安装座53均直接与安装支架1相连;

两个第二滚轮61的伸出轴均设置有三个链轮57;
[0007]所述的二级碾压机构8与一级碾压机构5之间的区别在于:

第一支架51更换成第二支架81,第二支架81竖直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一支架51的尺寸;

第一垫板52更换成第二垫板82,第二垫板82竖直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一垫板52的尺寸;

两个第一滚轮56的伸出轴上均设置有两个链轮57;
[0008]所述的三级碾压机构9与二级碾压机构8之间的区别在于:

两个第一滚轮56更换成第三滚轮91,第三滚轮91的直径大于第一滚轮56;

第二垫板82更换成第三垫板92,第三垫板92竖直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二垫板82的尺寸;
[0009]所述的四级碾压机构10与二级碾压机构8的之间的区别在于:两个第一滚轮56的伸出轴上均设置有一个链轮57。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安装支架1方形框架结构,安装支架1由方钢、L型钢通过焊接成型;安装支架1与驱动机构2同侧的上部钢板侧部设置有第一转接链轮11;所述的一级碾压机构5与浸胶机构6之间设置有第二转接链轮12。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机构2包含驱动电机21、减速器22、减速器链轮23;驱动电机21与减速器22之间为带传动;减速器22为双轴减速器,减速器链轮23设置在减速器22的裸露在安装支架1外侧的轴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胶水回收机构3包含回收槽31、水泵32;回收槽31为锥形槽,且回收槽31的宽度尺寸与安装支架1的宽度尺寸相匹配;回收槽31的长度尺寸应当大于浸胶机构6左侧与四级碾压机构10右侧之间的直线距离;水泵32进、出液口通过管道分别对应连接回收槽31、储胶机构7。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料导向板4上方均匀设置有数个导向块41;导向块41为“U”形结构,相邻两个导向块41与进料导向板4之间构成一个导向轨道42。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储胶机构7包含锥形箱体71、第一导向板72、第二导向板73;其中,第一导向板72倾斜设置在锥形箱体71内部左侧,且其斜角向下,第二导向板73倾斜设置在锥形箱体71外部右侧,且其斜角向上;第一导向板72、第二导向板73的斜角均分别与锥形箱体71两侧斜边角相一致。
[0015]一种竹条浸胶碾压装置的生产工艺,它包含以下步骤:a.竹条进入胶水中碾压:竹条受力,挤出竹纤维内的空气,胶水吸入竹条孔隙中;b.竹条完成粘胶后,带胶竹条进行二次碾压:通过二次碾压,使得胶水向竹纤维内渗透,多余胶水被排出;c.带胶竹条完成二次碾压后,进行三次碾压:通过三次碾压,使得胶水向竹纤维内继续渗透,且再次排出多余胶水;d.带胶竹条完成三次碾压后进行四次碾压:通过四次碾压,确保竹条涂胶的均匀性。
[001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运用连续碾压方式实现胶水均匀渗透到竹条纤维孔隙中,为下一步的竹条粘接做准备。作业时,启动驱动机构2,竹条沿着导向轨道42进行上料,竹条在一级碾压机构5中的两个第一滚轮56碾压下,挤出竹条纤维孔隙中的空气,同时,带动竹条朝浸胶机构6的方向移动;竹条沿着第一导向板72进入锥形箱体71内,使得竹条浸泡在胶水中,在浸胶机构6的两个第二滚轮61碾压下,胶水快速渗入竹条纤维孔隙内,使得胶
水粘附在竹条上;竹条继续沿着第二导向板73往二级碾压机构8移动;进而依次通过二级碾压机构8移动、三级碾压机构9、四级碾压机构10,让胶水在压力下向竹条孔隙渗透,实现胶水在竹条孔隙中的均匀分布;多余的胶水掉落至胶水回收机构3内,实现胶水的重复利用。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条浸胶碾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安装支架(1)、驱动机构(2)、胶水回收机构(3)、进料导向板(4)、一级碾压机构(5)、浸胶机构(6)、储胶机构(7)、二级碾压机构(8)、三级碾压机构(9)、四级碾压机构(10);所述的驱动机构(2)、胶水回收机构(3)均设置在安装支架(1)内,且驱动机构(2)位于胶水回收机构(3)下方;进料导向板(4)设置在一级碾压机构(5)左侧,一级碾压机构(5)、浸胶机构(6)、二级碾压机构(8)、三级碾压机构(9)、四级碾压机构(10)从左往右依次设置在安装支架(1)上部,且进料导向板(4)的进料高度与一级碾压机构(5)的作业高度一致;二级碾压机构(8)、三级碾压机构(9)、四级碾压机构(10)的作业高度相一致;所述的一级碾压机构(5)、浸胶机构(6)、二级碾压机构(8)、三级碾压机构(9)、四级碾压机构(10)通过链条与驱动机构(2)构成链传动结构;所述的一级碾压机构(5)包含两个第一支架(51)、两个第一垫板(52)、四个轴承安装座(53)、两个弹簧(54)、两个螺杆(55)、两个第一滚轮(56)、两个链轮(57),第一支架(51)为“冂”形结构,第一支架(51)对称设置在安装支架(1)的上部两侧;两侧第一支架(51)相对的内侧板上均对称设置有导轨(511);两个第一垫板(52)分别设置在两侧对称设置的导轨(511)之间,且两个第一垫板(52)与安装支架(1)相连接;两个轴承安装座(53)与同侧设置的两个导轨(511)滑动连接,且两个轴承安装座(53)在垂直方向上相对放置;其中,上方的轴承安装座(53)通过螺杆(55)与第一支架(51)相连接,且螺杆(55)内套接有弹簧(54),弹簧(54)的一侧放置在上方的轴承安装座(53)上,弹簧(54)的另一侧与第一支架(51)相连接,下方的轴承安装座(53)与第一垫板(52)相连接;两个第一滚轮(56)在竖直方向相切设置,且上方的第一滚轮(56)两侧分别与上方两侧的轴承安装座(53)铰接,下方的第一滚轮(56)两侧分别与下方两侧的轴承安装座(53)铰接;两个第一滚轮(56)的其中一侧均伸出轴承安装座(53),且两个链轮(57)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滚轮(56)的伸出轴上;所述的浸胶机构(6)与一级碾压机构(5)之间的区别在于:

两个第一滚轮(56)更换成两个第二滚轮(61),第二滚轮(61)为压花滚轮;

在浸胶机构(6)中,两侧设置在下方的轴承安装座(53)均直接与安装支架(1)相连;

两个第二滚轮(61)的伸出轴均设置有三个链轮(57);所述的二级碾压机构(8)与一级碾压机构(5)之间的区别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靓观周建华吴振华陈国炘
申请(专利权)人:永安千禾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