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相钢模锻造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075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相钢模锻造处理装置,包括锻造冷却处理箱体、冷却腔体和蓄水腔体,所述锻造冷却处理箱体下方四角处通过螺栓连接有万向轮,所述锻造冷却处理箱体内中部成型有所述冷却腔体。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抽气电机和叶片,可以将冷却腔体内部的热量抽到导气管处,实现对冷却腔体内部热空气的更换,使得外部的空气进入到冷却腔体内部,对锻造钢模进行冷却,可以大大的提高钢模的冷却效率,通过在蓄水腔体内部设置热交换微管,可以通过将使进入到热交换微管内部的热量与蓄水腔体内部的水源进行热交换,通过对排出的热空气进行降温后排出,可以实现能源的重复利用,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相钢模锻造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双相钢模处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双相钢模锻造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双相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相比,塑性、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同时还保持有铁素体不锈钢的475°C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具有超塑性等特点,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高且耐晶间腐蚀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双向钢模大都需要锻造加工,在锻造加工完成后,需要用到冷却装置。但是现有的针对双相钢模锻造的冷却处理装置较少,基本都通过空冷进行冷却,冷却效率较低,同时,热能也不能回收再利用,造成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不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双相钢模锻造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针对双相钢模锻造的冷却处理装置较少,基本都通过空冷进行冷却,冷却效率较低,以及热能也不能回收再利用,造成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不绿色环保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双相钢模锻造处理装置,包括锻造冷却处理箱体、冷却腔体和蓄水腔体,所述锻造冷却处理箱体下方四角处通过螺栓连接有万向轮,所述锻造冷却处理箱体内中部成型有所述冷却腔体,所述冷却腔体外围成型有所述蓄水腔体,所述锻造冷却处理箱体一侧壁上通过螺钉连接有开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将锻造后的双向钢模放置在所述锻造冷却处理箱体内部的所述冷却腔体中,进行冷却,可以提高钢模的冷却效率,同时将热能进行吸收利用,节能环保。进一步的,所述锻造冷却处理箱体另一侧壁上方通过法兰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通过法兰连接有进水阀,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蓄水腔体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所述进水管向所述蓄水腔体内部加入水源。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下方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锻造冷却处理箱体通过法兰连接,所述出水管上通过法兰连接有出水阀,所述出水管与所述蓄水腔体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所述蓄水腔体内部热交换后的水源通过所述出水管排出到外部,供给外部使用。进一步的,所述锻造冷却处理箱体与所述进水管相对一侧壁上设置有排气管,所述冷却腔体底部设置有透气支撑板,所述透气支撑板上成型有透气孔,所述透气支撑板与所述锻造冷却处理箱体通过卡槽密封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透气支撑板均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可以使得锻造钢模的热量顺利通过。进一步的,所述透气支撑板下方设置有抽气电机,所述抽气电机与所述锻造冷却处理箱体之间连接有电机支撑,所述电机支撑与所述抽气电机以及所述锻造冷却处理箱体均焊接,所述抽气电机输出端通过键连接有叶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抽气电机启动,带动所述叶片快速旋转,进而将所述冷却腔体内部的热量抽到所述导气管处,实现对所述冷却腔体内部热空气的更换,使得外部的空气进入到所述冷却腔体内部,对锻造钢模进行冷却,可以大大的提高钢模的冷却效率。进一步的,所述蓄水腔体底部设置有螺旋换热微管,所述螺旋换热微管与所述冷却腔体之间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所述螺旋换热微管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旋换热微管与所述排气管通过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冷却腔体内部的热量可以通过所述导气管进入到所述热交换微管内部,与所述蓄水腔体内部的水源进行热交换,通过对排出的热空气进行降温后排出,可以实现能源的重复利用,节能环保。(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的针对双相钢模锻造的冷却处理装置较少,基本都通过空冷进行冷却,冷却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抽气电机和叶片,可以将冷却腔体内部的热量抽到导气管处,实现对冷却腔体内部热空气的更换,使得外部的空气进入到冷却腔体内部,对锻造钢模进行冷却,可以大大的提高钢模的冷却效率;2、为解决现有双相钢模锻造的冷却过程中,热能也不能回收再利用,造成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不绿色环保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在蓄水腔体内部设置热交换微管,可以通过将使进入到热交换微管内部的热量与蓄水腔体内部的水源进行热交换,通过对排出的热空气进行降温后排出,可以实现能源的重复利用,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双相钢模锻造处理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双相钢模锻造处理装置的主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双相钢模锻造处理装置中螺旋换热微管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双相钢模锻造处理装置中透气支撑板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锻造冷却处理箱体;2、冷却腔体;3、蓄水腔体;4、进水管;5、进水阀;6、出水管;7、出水阀;8、排气管;9、万向轮;10、开关;11、透气支撑板;12、支撑块;13、抽气电机;14、电机支撑;15、叶片;16、透气孔;17、螺旋换热微管;18、导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双相钢模锻造处理装置,包括锻造冷却处理箱体1、冷却腔体2和蓄水腔体3,锻造冷却处理箱体1下方四角处通过螺栓连接有万向轮9,锻造冷却处理箱体1内中部成型有冷却腔体2,冷却腔体2外围成型有蓄水腔体3,锻造冷却处理箱体1一侧壁上通过螺钉连接有开关10,可以通过将锻造后的双向钢模放置在锻造冷却处理箱体1内部的冷却腔体2中,进行冷却,可以提高钢模的冷却效率,同时将热能进行吸收利用,节能环保。锻造冷却处理箱体1另一侧壁上方通过法兰连接有进水管4,进水管4上通过法兰连接有进水阀5,进水管4与蓄水腔体3连通,可以通过进水管4向蓄水腔体3内部加入水源。进水管4下方设置有出水管6,出水管6与锻造冷却处理箱体1通过法兰连接,出水管6上通过法兰连接有出水阀7,出水管6与蓄水腔体3连通,可以将蓄水腔体3内部热交换后的水源通过出水管6排出到外部,供给外部使用。锻造冷却处理箱体1与进水管4相对一侧壁上设置有排气管8,冷却腔体2底部设置有透气支撑板11,透气支撑板11上成型有透气孔16,透气支撑板11与锻造冷却处理箱体1通过卡槽密封连接,透气支撑板11均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可以使得锻造钢模的热量顺利通过。透气支撑板11下方设置有抽气电机13,抽气电机13与锻造冷却处理箱体1之间连接有电机支撑14,电机支撑14与抽气电机13以及锻造冷却处理箱体1均焊接,抽气电机13输出端通过键连接有叶片15,抽气电机13启动,带动叶片15快速旋转,进而将冷却腔体2内部的热量抽到导气管18处,实现对冷却腔体2内部热空气的更换,使得外部的空气进入到冷却腔体2内部,对锻造钢模进行冷却,可以大大的提高钢模的冷却效率。蓄水腔体3底部设置有螺旋换热微管17,螺旋换热微管17与冷却腔体2之间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相钢模锻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锻造冷却处理箱体(1)、冷却腔体(2)和蓄水腔体(3),所述锻造冷却处理箱体(1)下方四角处通过螺栓连接有万向轮(9),所述锻造冷却处理箱体(1)内中部成型有所述冷却腔体(2),所述冷却腔体(2)外围成型有所述蓄水腔体(3),所述锻造冷却处理箱体(1)一侧壁上通过螺钉连接有开关(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相钢模锻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锻造冷却处理箱体(1)、冷却腔体(2)和蓄水腔体(3),所述锻造冷却处理箱体(1)下方四角处通过螺栓连接有万向轮(9),所述锻造冷却处理箱体(1)内中部成型有所述冷却腔体(2),所述冷却腔体(2)外围成型有所述蓄水腔体(3),所述锻造冷却处理箱体(1)一侧壁上通过螺钉连接有开关(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相钢模锻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锻造冷却处理箱体(1)另一侧壁上方通过法兰连接有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上通过法兰连接有进水阀(5),所述进水管(4)与所述蓄水腔体(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相钢模锻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4)下方设置有出水管(6),所述出水管(6)与所述锻造冷却处理箱体(1)通过法兰连接,所述出水管(6)上通过法兰连接有出水阀(7),所述出水管(6)与所述蓄水腔体(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相钢模锻造处理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中洲特种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