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耳裁切装置及极耳加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极耳裁切装置及极耳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发展的大力鼓励与支持,新能源动力电池(如铝壳方形锂离子动力电池等)的需求量大幅上涨。由于不同极耳的尺寸可能不同,多层极耳叠片经过预焊后极耳的前端往往参差不齐,为不影响后续的焊接或其它工序,通常需要对极耳的前端多余的部分进行裁切修剪至预设长度。然而,现阶段很多厂家制作的焊接设备对新能源动力电池的裁切,基本是采用人工进行裁切,显然这样,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大,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裁切的一致性较差,最终影响到电池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电池极耳的裁切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不高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极耳裁切装置,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该极耳裁切装置包括顶升组件、移动组件、下压组件以及裁切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位于所述顶升组件的顶部,所述下压组件位于所述移动组件的顶部,所述裁切组件位于所述下压组件的底部;所述移动组件、所述下压组件和所述裁切组件由所述顶升组件带动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下压组件和所述裁切组件由所述移动组件带动在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顶升组件包括能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的顶升板;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滑动设置于所述顶升板上;所述下压组件包括支撑架和压板,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移动底座上并横跨所述移动底座,且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移动底座之间共同形成有裁切容腔;所述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耳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升组件(1)、移动组件(2)、下压组件(3)以及裁切组件(4),所述移动组件(2)位于所述顶升组件(1)的顶部,所述下压组件(3)位于所述移动组件(2)的顶部,所述裁切组件(4)位于所述下压组件(3)的底部;所述移动组件(2)、所述下压组件(3)和所述裁切组件(4)由所述顶升组件(1)带动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下压组件(3)和所述裁切组件(4)由所述移动组件(2)带动在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n所述顶升组件(1)包括能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的顶升板(11);/n所述移动组件(2)包括移动底座(21),所述移动底座(21)滑动设置于所述顶升板(11)上;/n所述下压组件(3)包括支撑架(31)和压板(32),所述支撑架(31)设置于所述移动底座(21)上并横跨所述移动底座(21),且所述支撑架(31)与所述移动底座(21)之间共同形成有裁切容腔(33);所述压板(32)容置于所述裁切容腔(33)内,并能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n所述裁切组件(4)设置于所述移动底座(21)上、位于所述裁切容腔(33)内并能在所述压板(32)的带动下以裁切伸进所述裁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升组件(1)、移动组件(2)、下压组件(3)以及裁切组件(4),所述移动组件(2)位于所述顶升组件(1)的顶部,所述下压组件(3)位于所述移动组件(2)的顶部,所述裁切组件(4)位于所述下压组件(3)的底部;所述移动组件(2)、所述下压组件(3)和所述裁切组件(4)由所述顶升组件(1)带动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下压组件(3)和所述裁切组件(4)由所述移动组件(2)带动在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
所述顶升组件(1)包括能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的顶升板(11);
所述移动组件(2)包括移动底座(21),所述移动底座(21)滑动设置于所述顶升板(11)上;
所述下压组件(3)包括支撑架(31)和压板(32),所述支撑架(31)设置于所述移动底座(21)上并横跨所述移动底座(21),且所述支撑架(31)与所述移动底座(21)之间共同形成有裁切容腔(33);所述压板(32)容置于所述裁切容腔(33)内,并能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
所述裁切组件(4)设置于所述移动底座(21)上、位于所述裁切容腔(33)内并能在所述压板(32)的带动下以裁切伸进所述裁切容腔(33)内的极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组件(4)包括第一直线导向组件(41)以及由所述第一直线导向组件(41)导向的切刀组件(42)和压料组件(43);
所述第一直线导向组件(41)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移动底座(21)上,另一端活动插接于所述压板(32)上,用于使所述压板(32)能在所述极耳的裁切方向(300)上做直线运动;
所述切刀组件(42)包括切刀块(421)和裁切刀(422),所述切刀块(421)在靠近电芯(200)的一侧设置于所述移动底座(21)上;所述裁切刀(422)位于所述切刀块(421)的顶部,且所述裁切刀(422)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压板(32)上,另一端为自由端以用于裁切所述极耳;
所述压料组件(43)位于所述裁切刀(422)的靠近所述电芯(200)的一侧,且所述压料组件(43)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压板(32)上,另一端为自由端以用于抵压裁切前的所述极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组件(43)包括固定板(431)、导向杆(432)、压块(433)以及第一弹性组件(434),所述固定板(431)设置于所述压板(32)的侧壁上,所述导向杆(432)的一端活动插接于所述固定板(431)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压块(433)上,所述压块(433)能随所述压板(32)的移动抵压于所述极耳;所述第一弹性组件(434)设置于所述固定板(431)和所述压块(433)之间用于使所述压块(433)沿着所述导向杆(432)回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耳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组件(43)和所述切刀组件(42)均设置有两个,两所述压料组件(43)并排设置,且所述切刀组件(42)与所述压料组件(43)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导向组件(41)包括第一直线轴承(411)、第一导向轴(412)和第二弹性组件(413),所述第一直线轴承(411)插设于所述移动底座(21)上;所述第一导向轴(412)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一直线轴承(411),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压板(32)上;所述第二弹性组件(4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秀东,王文英,王乾,刘兰,农利锦,肖曲,陈丽,高云松,黄祥虎,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