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车机及翻车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翻车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翻车机及翻车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运输散料的铁路敞车主要有C62、C63、C64、C70、C80、C96等车型,C62、C64、C70、C96等车型在每节长度相差不多且都可以解列,可以将其归为一类,所以C62、C64、C70、C96等车型为可解列车型;而C63和C80等车型在每节长度相差不多且都不可以解列,可以将其归为一类,所以C63和C80等车型为不可解列车型。现有技术中,三车翻车机有两种结构:一种结构是只能翻卸可解列车型的敞车皮,另一种结构是只能翻卸不可解列的敞车皮,即旋转车钩的敞车皮。上述两种三车翻车机的平台的长度是固定的,不能兼容翻卸可解列车皮和不可解列车皮,因此,现急需一种能兼容翻卸可解列车皮和不可解列车皮的翻车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车机及翻车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三车翻车机的平台的长度是固定的造成不能兼容翻卸可解列车皮和不可解列车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平台(10);/n两个第一活动平台(20),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平台(10)的两端处,所述第一活动平台(20)具有第一抬起状态及第一落下状态,所述第一活动平台(20)处于第一抬起状态时,所述固定平台(10)和所述第一活动平台(20)与可解列车体(70)配合;所述第一活动平台(20)处于第一落下状态时,所述固定平台(10)与不可解列车体(90)配合;/n第一驱动机构(30),设置在所述固定平台(10)上并与所述第一活动平台(20)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活动平台(20)在所述第一抬起状态和所述第一落下状态之间进行切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平台(10);
两个第一活动平台(20),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平台(10)的两端处,所述第一活动平台(20)具有第一抬起状态及第一落下状态,所述第一活动平台(20)处于第一抬起状态时,所述固定平台(10)和所述第一活动平台(20)与可解列车体(70)配合;所述第一活动平台(20)处于第一落下状态时,所述固定平台(10)与不可解列车体(90)配合;
第一驱动机构(30),设置在所述固定平台(10)上并与所述第一活动平台(20)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活动平台(20)在所述第一抬起状态和所述第一落下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平台(20)的旋转轴线平行于所述固定平台(10)的支撑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的固定件铰接在所述固定平台(10)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的活动件与所述第一活动平台(20)的底部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为油缸,和/或,所述翻车机为三车翻车机。
5.一种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车机;
两个第二活动平台(40),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翻车机的两端处并具有第二抬起状态及第二落下状态,所述第二活动平台(40)处于所述第二抬起状态时,所述第二活动平台(40)与所述不可解列车体(90)配合,所述第一活动平台(20)处于所述第一落下状态;所述第二活动平台(40)处于所述第二落下状态时,所述第一活动平台(20)处于所述第一抬起状态;
第二驱动机构(50),与所述第二活动平台(40)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活动平台(40)在所述第二抬起状态和所述第二落下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车系统还包括重车轨道(61)、空车轨道(62)、定位轨道(63)、拨车轨道(64)、定位车(81)及拨车机(82),所述重车轨道(61)和所述空车轨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斌,郭树旺,白建明,叶阜,张起伟,黄振国,李波,周铁梁,李玉民,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