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氮合金旋转窑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0315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钒氮合金旋转窑烟气处理装置,包括抽气罩、抽气管道、吸收塔、液体储槽、输送泵、输送管、排气管、烟囱;抽气罩通过抽气管道与吸收塔连接;吸收塔固定安装在液体储槽的上方,吸收塔底部与液体储槽之间通过液封管连通;输送泵安装在输送管上;吸收塔的上端通过排气管与烟囱连接;引风机;引风机安装在排气管上,并用于对吸收塔中经过吸附后的烟气进行抽取后输送至烟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吸附剂的喷淋对烟气进行有效洗涤;通过填料的作用,以及从下方进烟气的特殊路径设置,让烟气能够通过填料,使得烟气被进行第二次净化;通过采用吸附剂,可以对烟气进行降温,并通过蒸汽管的作用将热量带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钒氮合金旋转窑烟气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旋转窑
,具体涉及钒氮合金旋转窑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旋转窑是煅烧工艺的主要设备,是对散料或浆料状物料进行热处理的高温热工设备,其广泛应用于冶金、耐火材料、水泥、化工、造纸等行业。在干法生产中,旋转窑是主机设备。如果旋转窑出现问题,轻则减速、减产;重则停窑、停产,增加了生产成本,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所以旋转窑是非常重要的机械设备。旋转窑由于适应能力强、运行费用低、可靠性强,是矿物配料、成球、反应和干燥的主要首选设备之一,特别适用于钒矿的加工灼烧。旋转窑在工作过程需消耗燃料来保持窑内适合的高温,因而旋转窑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热能和粉尘,需要对尾气进行净化与尾热回收操作,实现节能减排。现有技术的钒氮合金旋转窑存在以下问题:1、没有形成对烟气的有效处理。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方研发出了钒氮合金旋转窑烟气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钒氮合金旋转窑烟气处理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钒氮合金旋转窑烟气处理装置,包括:抽气罩;抽气罩置于旋转窑的烟气出口上方,并用于收拢烟气;抽气管道;吸收塔;抽气罩通过抽气管道与吸收塔连接;液体储槽;吸收塔固定安装在液体储槽的上方,吸收塔底部与液体储槽之间通过液封管连通;输送泵;输送管;输送泵安装在输送管上,并用于对液体储槽中的吸附剂进行抽取后输送至吸收塔的顶部;排气管;<br>烟囱;吸收塔的上端通过排气管与烟囱连接;烟囱的一端用于排出净化后的烟气;引风机;引风机安装在排气管上,并用于对吸收塔中经过吸附后的烟气进行抽取后输送至烟囱。具体地,吸收塔包括:空心且柱状设置的吸收塔体;两个填料支撑板;两个填料支撑板均为网状结构,两个填料支撑板分别横向安装在吸收塔体内;两组填料;一组填料安装于一个填料支撑板上方的吸收塔体内;除雾器;除雾器设置在吸收塔体内位于上方的一组填料的上部;气体分布板;气体分布板安装在吸收塔体内位于最下方的一个填料支撑板的下部;两个喷嘴;输送管的一端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连接一喷嘴;一个喷嘴置于吸收塔体内位于除雾器与上方的填料之间;另一个喷嘴置于上方的填料支撑板与下方的一组填料之间;第一变径管;第一变径管设置在吸收塔体的上方,吸收塔体通过第一变径管与排气管的一端连通;进气口;抽气管道通过进气口与吸收塔体连通;进气口置于气体分布板下方的吸收塔体壁上;排液口;液封管通过排液口与吸收塔体连通;排液口置于进气口下方的吸收塔体壁上。具体地,吸收塔通过垫板固定安装在液体储槽的上方。具体地,吸收塔体内位于除雾器与上方的填料之间的侧壁和上方的填料支撑板与下方的一组填料之间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一第二输送管接口;吸收塔体通过两个第二输送管接口与输送管连通。具体地,吸收塔体内位于除雾器与上方的填料之间的侧壁和上方的填料支撑板与下方的一组填料之间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一检查孔。具体地,液体储槽包括:溢流管;液体储槽内部通过溢流管与排液口连通;蒸汽管;蒸汽管穿过液体储槽侧壁后置于液体储槽内;观察孔;观察孔设置在液体储槽的顶部;温度计;温度计穿过液体储槽后其测量端置于吸附剂内;第一输送管接口;第一输送管接口与输送管的一端连接;输送管闸阀;第一输送管接口与输送管之间设置有输送管闸阀;进料管接口;进料管接口设置在液体储槽侧壁,并用于向液体储槽内注入吸附剂。具体地,在烟囱的侧壁上连接有第二采样管,在烟囱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风量测试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钒氮合金旋转窑烟气处理装置;1、通过采用吸附剂的喷淋对烟气进行有效洗涤;2、通过填料的作用,以及从下方进烟气的特殊路径设置,让烟气能够通过填料,使得烟气被进行第二次净化;3、通过采用吸附剂,可以对烟气进行降温,并通过蒸汽管的作用将热量带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中的烟囱与引风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中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中液体储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中烟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抽气罩;2—抽气管道;3—第一采样管;4—抽气管道阀门;5—液体储槽;51—溢流管;52—蒸汽管;55—观察孔;56—温度计;57—第一输送管接口;58—输送管闸阀;59—进料管接口;7—吸收塔;71—测试孔;72—检查孔;73—吸收塔体;74—气体分布板;75—填料支撑板;76—填料;77—喷嘴;78—第二输送管接口;79—除雾器;710—第一变径管;711—垫板;712—排液口;713—进气口;8—变径管;9—输送管阀门;10—输送管;11—输送泵;12—椭圆齿轮流量计;13—第一风量测试孔;14—烟囱;141—第二采样管;142—第二风量测试孔;15—引风机;16—第二变径管;17—液封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2所示,钒氮合金旋转窑烟气处理装置,包括:抽气罩1;抽气罩1置于旋转窑的烟气出口上方,并用于收拢烟气;抽气管道2;吸收塔7;抽气罩1通过抽气管道2与吸收塔7连接;液体储槽5;吸收塔7固定安装在液体储槽5的上方,吸收塔7底部与液体储槽5之间通过液封管17连通;输送泵11;输送管10;输送泵11安装在输送管10上,并用于对液体储槽5中的吸附剂进行抽取后输送至吸收塔7的顶部;排气管;烟囱14;吸收塔7的上端通过排气管与烟囱连接;烟囱的一端用于排出净化后的烟气;引风机15;引风机15安装在排气管上,并用于对吸收塔7中经过吸附后的烟气进行抽取后输送至烟囱14。在本实施例中,在抽气管道2上还连接有第一采样管3和抽气管道阀门4;通过第一采样管3可以完成对烟气的第一次采样;通过抽气管道阀门4可以完成对抽气管道2的开断控制;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抽气管道2上设置抽风机,完成加速对烟气的抽吸;本实施例中,烟气的通过路径依次为:抽气罩1、抽气管道2、吸收塔7、排气管、烟囱14;吸附剂的通过循环路径依次为:液体储槽5、输送泵11、输送管10、吸收塔7上部、吸收塔7下部、液封管17、液体储槽5;本实施例中,吸附剂为包含氧化铜的吸附剂;本实施例中,在输送管10上还安装有用于流量计算的椭圆齿轮流量计12;本实施例中,在排气管上安装有用于风量测试的第一风量测试孔13;在本实施例中,引风机15的出气口与烟囱14的进气口之间通过第二变径管16连接;如图3所示,吸收塔7包括:空心且柱状设置的吸收塔体73;两个填料支撑板75;两个填料支撑板75均为网状结构,两个填料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钒氮合金旋转窑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抽气罩(1);抽气罩(1)置于旋转窑的烟气出口上方,并用于收拢烟气;/n抽气管道(2);/n吸收塔(7);抽气罩(1)通过抽气管道(2)与吸收塔(7)连接;/n液体储槽(5);吸收塔(7)固定安装在液体储槽(5)的上方,吸收塔(7)底部与液体储槽(5)之间通过液封管(17)连通;/n输送泵(11);/n输送管(10);输送泵(11)安装在输送管(10)上,并用于对液体储槽(5)中的吸附剂进行抽取后输送至吸收塔(7)的顶部;/n排气管;/n烟囱(14);吸收塔(7)的上端通过排气管与烟囱连接;烟囱的一端用于排出净化后的烟气;/n引风机(15);引风机(15)安装在排气管上,并用于对吸收塔(7)中经过吸附后的烟气进行抽取后输送至烟囱(14);/n其中,吸收塔(7)包括:/n空心且柱状设置的吸收塔体(73);/n两个填料支撑板(75);两个填料支撑板(75)均为网状结构,两个填料支撑板(75)分别横向安装在吸收塔体(73)内;/n两组填料(76);一组填料(76)安装于一个填料支撑板(75)上方的吸收塔体(73)内;/n除雾器(79);除雾器(79)设置在吸收塔体(73)内位于上方的一组填料(76)的上部;/n气体分布板(74);气体分布板(74)安装在吸收塔体(73)内位于最下方的一个填料支撑板(75)的下部;/n两个喷嘴(77);输送管(10)的一端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连接一喷嘴(77);一个喷嘴(77)置于吸收塔体(73)内位于除雾器(79)与上方的填料(76)之间;另一个喷嘴(77)置于上方的填料支撑板(75)与下方的一组填料(76)之间;/n第一变径管(710);第一变径管(710)设置在吸收塔体(73)的上方,吸收塔体(73)通过第一变径管(710)与排气管的一端连通;/n进气口(713);抽气管道(2)通过进气口(713)与吸收塔体(73)连通;进气口(713)置于气体分布板(74)下方的吸收塔体(73)壁上;/n排液口(712);液封管(17)通过排液口(712)与吸收塔体(73)连通;排液口(712)置于进气口(713)下方的吸收塔体(73)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钒氮合金旋转窑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抽气罩(1);抽气罩(1)置于旋转窑的烟气出口上方,并用于收拢烟气;
抽气管道(2);
吸收塔(7);抽气罩(1)通过抽气管道(2)与吸收塔(7)连接;
液体储槽(5);吸收塔(7)固定安装在液体储槽(5)的上方,吸收塔(7)底部与液体储槽(5)之间通过液封管(17)连通;
输送泵(11);
输送管(10);输送泵(11)安装在输送管(10)上,并用于对液体储槽(5)中的吸附剂进行抽取后输送至吸收塔(7)的顶部;
排气管;
烟囱(14);吸收塔(7)的上端通过排气管与烟囱连接;烟囱的一端用于排出净化后的烟气;
引风机(15);引风机(15)安装在排气管上,并用于对吸收塔(7)中经过吸附后的烟气进行抽取后输送至烟囱(14);
其中,吸收塔(7)包括:
空心且柱状设置的吸收塔体(73);
两个填料支撑板(75);两个填料支撑板(75)均为网状结构,两个填料支撑板(75)分别横向安装在吸收塔体(73)内;
两组填料(76);一组填料(76)安装于一个填料支撑板(75)上方的吸收塔体(73)内;
除雾器(79);除雾器(79)设置在吸收塔体(73)内位于上方的一组填料(76)的上部;
气体分布板(74);气体分布板(74)安装在吸收塔体(73)内位于最下方的一个填料支撑板(75)的下部;
两个喷嘴(77);输送管(10)的一端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连接一喷嘴(77);一个喷嘴(77)置于吸收塔体(73)内位于除雾器(79)与上方的填料(76)之间;另一个喷嘴(77)置于上方的填料支撑板(75)与下方的一组填料(76)之间;
第一变径管(710);第一变径管(710)设置在吸收塔体(73)的上方,吸收塔体(73)通过第一变径管(710)与排气管的一端连通;
进气口(713);抽气管道(2)通过进气口(713)与吸收塔体(73)连通;进气口(713)置于气体分布板(74)下方的吸收塔体(7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晓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益金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