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氮合金专用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102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钒氮合金专用研磨装置,研磨箱顶部设置进料斗,研磨箱内自上而下设置研磨第一研磨部和第二研磨部,第一研磨部形成为漏斗型结构,进料斗位于第一研磨部上部,第一研磨部下部设置出料口,第二研磨部周边贴合研磨箱内壁设置,第二研磨部周部向下倾斜设置,第二研磨部中部水平设置,且第二研磨部中部设置有漏料孔。研磨杆上均匀布设有用于研磨钒氮合金的刃口,研磨杆竖直贯穿研磨箱顶部且通过第一研磨部的出料口设置,可转动的研磨杆上端与旋转动力件连接,研磨杆下端固定磨盘,磨盘与第二研磨部中部适配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取不同研磨方式针对不同颗粒度的钒氮合金,提高研磨效率,优化研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钒氮合金专用研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钒氮合金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钒氮合金专用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钒氮合金是一种新型合金添加剂,可以替代钒铁用于微合金化钢的生产,它添加于钢中能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延展性及抗热疲劳性等综合机械性能,并使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在钒氮合金制备过程中,需要对钒氮合金块进行磨粉加工,现有的钒氮合金研磨装置研磨效果不佳,且研磨后的钒氮合金未经过滤就直接排出,导致研磨后的钒氮合金颗粒度达不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钒氮合金专用研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钒氮合金专用研磨装置,包括:研磨箱;研磨箱顶部设置进料斗,研磨箱内自上而下设置研磨第一研磨部和第二研磨部,第一研磨部形成为漏斗型结构,进料斗位于第一研磨部上部,第一研磨部下部设置出料口,第二研磨部周边贴合研磨箱内壁设置,第二研磨部周部向下倾斜设置,第二研磨部中部水平设置,且第二研磨部中部设置有漏料孔。研磨杆;研磨杆上均匀布设有用于研磨钒氮合金的刃口,研磨杆竖直贯穿研磨箱顶部且通过第一研磨部的出料口设置,可转动的研磨杆上端与旋转动力件连接,研磨杆下端固定磨盘,磨盘与第二研磨部中部适配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涉及的钒氮合金专用研磨装置,将钒氮合金的研磨分两步进行,钒氮合金经过第一研磨部,研磨杆对第一研磨部出料口处的钒氮合金进行粗研磨,经过粗研磨后的钒氮合金落至第二研磨部,磨盘与第二研磨部中部的相互作用对钒氮合金进行细研磨,并通过第二研磨部中部的漏料孔进行过滤排料,本技术采取不同研磨方式针对不同颗粒度的钒氮合金,提高研磨效率,优化研磨效果。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可选地,出料口下端延伸设置扩口,扩口形成为向外扩散的环形结构。可选地,磨盘偏心固定于研磨杆下端。可选地,研磨装置还包括加固杆,出料口周边水平设置有多根加固杆,加固杆一端固定于研磨箱内壁,加固杆另一端固定于出料口外壁。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钒氮合金专用研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进料斗,2-研磨箱,3-第一研磨部,4-出料口,5-磨盘,6-扩口,7-第二研磨部,8-研磨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进行定义的,具体地可参考图1所示的图面方向并结合相应零部件在其他附图中的位置关系。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如图1所示,本技术涉及的钒氮合金专用研磨装置,包括:研磨箱2;研磨箱2顶部设置进料斗1,研磨箱2内自上而下设置研磨第一研磨部3和第二研磨部7,第一研磨部3形成为漏斗型结构,进料斗1位于第一研磨部3上部,第一研磨部3下部设置出料口4,第二研磨部7周边贴合研磨箱2内壁设置,第二研磨部7周部向下倾斜设置,第二研磨部7中部水平设置,且第二研磨部7中部设置有漏料孔。研磨杆8;研磨杆8上均匀布设有用于研磨钒氮合金的刃口,研磨杆8竖直贯穿研磨箱2顶部且通过第一研磨部3的出料口4设置,可转动的研磨杆8上端与旋转动力件连接,研磨杆8下端固定磨盘5,磨盘5与第二研磨部7中部适配设置。具体地,出料口4内壁与研磨杆8之间的距离小于未经研磨的钒氮合金的颗粒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涉及的钒氮合金专用研磨装置将钒氮合金的研磨分两步进行:粗研磨:钒氮合金从进料斗1进料,落于第一研磨部3并从出料口4出料,研磨杆8由旋转动力件驱动旋转,研磨杆8对第一研磨部3出料口4处的钒氮合金进行粗研磨;细研磨:经过粗研磨后的钒氮合金被研磨杆8疏通落至第二研磨部7,磨盘5与第二研磨部7中部的相互作用对钒氮合金进行细研磨,并通过第二研磨部7中部的漏料孔进行过滤排料。可选地,出料口4下端延伸设置扩口6,扩口6形成为向外扩散的环形结构。如此设置方便第一研磨部3内经过粗研磨后的钒氮合金的出料。可选地,磨盘5偏心固定于研磨杆8下端。便于钒氮合金进入磨盘5与第二研磨部7中部之间。可选地,研磨装置还包括加固杆,出料口4周边水平设置有多根加固杆,加固杆一端固定于研磨箱2内壁,加固杆另一端固定于出料口4外壁。防止钒氮合金与研磨杆8之间的挤压使出料口4变形。研磨杆8直接与研磨箱2可转动连接,由于研磨杆8的转动使其自身带有振动,振动传递至研磨箱2内,使研磨箱2内的钒氮合金能够保持流动。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钒氮合金专用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研磨箱;研磨箱顶部设置进料斗,研磨箱内自上而下设置研磨第一研磨部和第二研磨部,第一研磨部形成为漏斗型结构,进料斗位于第一研磨部上部,第一研磨部下部设置出料口,第二研磨部周边贴合研磨箱内壁设置,第二研磨部周部向下倾斜设置,第二研磨部中部水平设置,且第二研磨部中部设置有漏料孔;/n研磨杆;研磨杆上均匀布设有用于研磨钒氮合金的刃口,研磨杆竖直贯穿研磨箱顶部且通过第一研磨部的出料口设置,可转动的研磨杆上端与旋转动力件连接,研磨杆下端固定磨盘,磨盘与第二研磨部中部适配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钒氮合金专用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研磨箱;研磨箱顶部设置进料斗,研磨箱内自上而下设置研磨第一研磨部和第二研磨部,第一研磨部形成为漏斗型结构,进料斗位于第一研磨部上部,第一研磨部下部设置出料口,第二研磨部周边贴合研磨箱内壁设置,第二研磨部周部向下倾斜设置,第二研磨部中部水平设置,且第二研磨部中部设置有漏料孔;
研磨杆;研磨杆上均匀布设有用于研磨钒氮合金的刃口,研磨杆竖直贯穿研磨箱顶部且通过第一研磨部的出料口设置,可转动的研磨杆上端与旋转动力件连接,研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晓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益金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