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底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91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底锅具,涉及炊具领域,所述复合底锅具包括锅底壁和固定连接于所述锅底壁底部的底部复底片,所述锅底壁与所述底部复底片之间设置有孔槽隔热结构。所述锅底壁与所述底部复底片之间设有中间连接层,所述孔槽隔热结构形成为设置在所述中间连接层中且沿横向间隔分布的若干隔热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复合底锅具能改善锅底的温度分布,在烹饪过程中能减少油烟和避免局部焦糊的发生,大大改善用户的烹饪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底锅具
本技术涉及炊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复合底锅具。
技术介绍
市面上的锅具主要为单层材料锅具、复合材料锅具或者单层材料组合复合底的锅具,当锅具在热源上进行加热时,锅具底部靠近热源的区域温度较高,而锅具底部远离热源的区域则温度较低。由于锅具底部的温度分布非常不均匀,锅具底部靠近热源的区域温度会迅速升高并超过食用油的烟点,当用户进行烹饪操作时,例如为炒菜,在锅中加入食用油时会产生大量的油烟,甚至在烹饪过程中使得食材容易产生局部焦糊,从而影响用户的身体健康以及带来不良的烹饪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复合底锅具,该复合底锅具能改善锅底的温度分布,在烹饪过程中能减少油烟和避免局部焦糊的发生,大大改善用户的烹饪体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底锅具,所述复合底锅具包括锅底壁和固定连接于所述锅底壁底部的底部复底片,所述锅底壁与所述底部复底片之间设置有孔槽隔热结构。可选地,所述锅底壁与所述底部复底片之间设有中间连接层,所述孔槽隔热结构形成为设置在所述中间连接层中且沿横向间隔分布的若干隔热空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孔槽隔热结构形成为贯通所述锅底壁的底面与所述底部复底片的顶面的贯通隔热孔。可选的,所述中间连接层可包括上连接层、下连接层以及夹设在所述上连接层和下连接层之间的导热元件,其中,所述上连接层上设置有沿横向间隔分布的若干上连接层隔热孔;和/或,所述下连接层上设置有沿横向间隔分布的若干下连接层隔热孔;所述孔槽隔热结构包括所述上连接层隔热孔和/或所述下连接层隔热孔。进一步的,所述孔槽隔热结构还可包括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导热元件且横向间隔分布的若干导热元件隔热孔,所述上连接层隔热孔、所述导热元件隔热孔和所述下连接层隔热孔一一对齐且轴向连通;和/或,所述孔槽隔热结构还包括内凹地形成在所述导热元件的侧向导热面上的若干个导热元件隔热槽,所述上连接层隔热孔和/或所述下连接层隔热孔与所述导热元件隔热槽一一对齐且轴向连通。更进一步的,导热元件隔热孔可为圆孔且所述导热元件隔热孔的直径大于等于2mm;或者,所述导热元件隔热槽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导热元件隔热槽的直径大于等于2mm且所述导热元件隔热槽的深度大于等于1m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孔槽隔热结构还包括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导热元件且横向间隔分布的若干导热元件隔热孔,和/或,所述孔槽隔热结构还包括内凹地形成在所述导热元件的侧向导热面上的若干个导热元件隔热槽,所述上连接层和/或所述下连接层可部分形成在所述导热元件隔热孔和/或所述导热元件隔热槽中。可选的,所述底部复底片包括沿所述锅底壁的厚度方向层叠布置的多个,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底部复底片之间均设有所述中间连接层,多个所述中间连接层中的至少一个设有所述孔槽隔热结构。可选的,所述中间连接层的所述孔槽隔热结构的横向密度可在所述底部复底片往所述锅底壁的竖直向上的方向上递减。可选的,所述孔槽隔热结构在所述中间连接层沿横向间隔分布,任意两个所述孔槽隔热结构不在同一竖直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连接层可为单层钎焊层且所述钎焊层由铜钎料形成;和/或,所述底部复底片为具有导磁性的冷轧钢板材料和铁磁性不锈钢材料中的一者;和/或,所述锅底壁为单层的不磁钢材料、铝合金材料和冷轧钢板材料中的一者,或者,所述锅底壁为包括基底层和导热层的多层复合板,所述基底层为冷轧钢板材料和/或不锈钢材料,所述导热层为铜材料和/或铝材料。进一步的,两层所述底部复底片之间的配合结构可包括能够被钎焊材料完全填充的第一配合间距和不能够被钎焊材料完全填充的第二配合间距,所述第二配合间距大于所述第一配合间距,所述孔槽隔热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配合间距的所述配合结构。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配合间距小于等于0.2mm,所述第二配合间距大于0.2mm。可选的,两层所述底部复底片之间的结构包括设置有钎焊层的第一焊层结构和无钎焊层的第二空隙结构,所述孔槽隔热结构包括所述第二空隙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孔槽隔热结构在所述锅底壁与所述底部复底片之间沿横向可呈多个环形状、多个扇形状、规则点状和不规则点状中的一者分布。可选的,所述中间连接层为钎焊层;或者,所述中间连接层包括上连接层、下连接层以及夹设在所述上连接层和下连接层之间的导热元件或所述底部复底片,所述上连接层和下连接层为钎焊层。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连接层包括单层结构层或多层结构层且在任意一层所述结构层的横截面上,所述孔槽隔热结构的总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结构层的横截面积的50%。更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底锅具的底部受热区域至少包括第一受热区域和加热温度比所述第一受热区域高的第二受热区域,所述孔槽隔热结构在所述第二受热区域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孔槽隔热结构在所述第一受热区域的分布密度。可选的,所述底部复底片包括沿所述锅底壁的厚度方向层叠布置的多个,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底部复底片之间均设有所述中间连接层,多个所述中间连接层中的至少一个设有所述孔槽隔热结构,所述导热元件为铜材料和铝材料中的一者。可选的,所述底部复底片包括沿所述锅底壁的厚度方向层叠布置的多个,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底部复底片之间均设有所述中间连接层,多个所述中间连接层中的至少一个设有所述孔槽隔热结构,所述锅底壁、所述导热元件和所述底部复底片中任意相邻的两者之间的配合结构包括能够被钎焊材料完全填充的第一配合间距和不能够被钎焊材料完全填充的第二配合间距,所述第二配合间距大于所述第一配合间距,所述孔槽隔热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配合间距的所述配合结构。可选的,所述底部复底片包括沿所述锅底壁的厚度方向层叠布置的多个,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底部复底片之间均设有所述中间连接层,多个所述中间连接层中的至少一个设有所述孔槽隔热结构,所述锅底壁、所述导热元件和所述底部复底片中任意相邻的两者包括设置有钎焊层的第一焊层结构和无钎焊层的第二空隙结构,所述孔槽隔热结构包括所述第二空隙结构。本技术的复合底锅具在锅底壁与底部复底片之间设置孔槽隔热结构,该孔槽隔热结构形成为在锅底壁1与底部复底片2之间的实心体结构上的孔槽缺失结构,从而在锅底壁1与底部复底片2之间的实心体结构中形成局部的不连续的空心结构,由此锅底壁1和底部复底片2之间设置有该孔槽隔热结构的位置可形成与锅底壁1和底部复底片2之间的实心体结构不同的热阻,进而可改变复合底锅具100中形成有孔槽隔热结构的位置的导热率和传热速度,改善锅底的温度分布、避免锅底的局部区域受热过大而导致食材焦糊以及产生较大的油烟。此外,复合底锅具设置孔槽隔热结构,可节省材料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减轻复合锅具的重量,大大改善用户的烹饪体验。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底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底锅具包括锅底壁和固定连接于所述锅底壁底部的底部复底片,所述锅底壁与所述底部复底片之间设置有孔槽隔热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底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底锅具包括锅底壁和固定连接于所述锅底壁底部的底部复底片,所述锅底壁与所述底部复底片之间设置有孔槽隔热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底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底壁与所述底部复底片之间设有中间连接层,所述孔槽隔热结构形成为设置在所述中间连接层中且沿横向间隔分布的若干隔热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底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槽隔热结构形成为贯通所述锅底壁的底面与所述底部复底片的顶面的贯通隔热孔。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复合底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层包括上连接层、下连接层以及夹设在所述上连接层和下连接层之间的导热元件,其中,
所述上连接层上设置有沿横向间隔分布的若干上连接层隔热孔;和/或,所述下连接层上设置有沿横向间隔分布的若干下连接层隔热孔;
所述孔槽隔热结构包括所述上连接层隔热孔和/或所述下连接层隔热孔。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复合底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槽隔热结构还包括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导热元件且横向间隔分布的若干导热元件隔热孔,所述上连接层隔热孔、所述导热元件隔热孔和所述下连接层隔热孔一一对齐且轴向连通;
和/或,所述孔槽隔热结构还包括内凹地形成在所述导热元件的侧向导热面上的若干个导热元件隔热槽,所述上连接层隔热孔和/或所述下连接层隔热孔与所述导热元件隔热槽一一对齐且轴向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复合底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元件隔热孔为圆孔且所述导热元件隔热孔的直径大于等于2mm;或者,所述导热元件隔热槽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导热元件隔热槽的直径大于等于2mm且所述导热元件隔热槽的深度大于等于1mm。


7.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复合底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槽隔热结构还包括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导热元件且横向间隔分布的若干导热元件隔热孔,和/或,所述孔槽隔热结构还包括内凹地形成在所述导热元件的侧向导热面上的若干个导热元件隔热槽,
其中,所述上连接层和/或所述下连接层可部分形成在所述导热元件隔热孔和/或所述导热元件隔热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底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复底片包括沿所述锅底壁的厚度方向层叠布置的多个,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底部复底片之间均设有所述中间连接层,多个所述中间连接层中的至少一个设有所述孔槽隔热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底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层的所述孔槽隔热结构的横向密度在所述底部复底片往所述锅底壁的竖直向上的方向上递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底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槽隔热结构在所述中间连接层沿横向间隔分布,任意两个所述孔槽隔热结构不在同一竖直线上。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底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层为钎焊层且所述钎焊层由铜钎料形成;
和/或,所述底部复底片为具有导磁性的冷轧钢板材料和铁磁性不锈钢材料中的一者;
和/或,所述锅底壁为单层的不磁钢材料、铝合金材料和冷轧钢板材料中的一者,或者,所述锅底壁为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慧民许智波姚亮王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