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幕闭合式蚊虫隔离器
本技术涉及蚊虫隔离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风幕闭合式蚊虫隔离器。
技术介绍
本申请人在公布号为CN110583595A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风幕闭合式蚊虫隔离器,通过在外罩与内罩之间形成环形的气流通道,使气流通道的下端口向下吹出的风形成一个闭合的风幕,从而达到隔离蚊虫的目的。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该蚊虫隔离器在初始工作时直接形成一个闭合的风幕,启动时,若有蚊虫正好位于蚊虫隔离器下方时会被困在闭合的风幕内,被困在风幕内的蚊虫仍然会叮咬人体。因此,对CN110583595A公开的技术方案有进一步加以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驱蚊效果良好的风幕闭合式蚊虫隔离器。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风幕闭合式蚊虫隔离器的工作方法。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风幕闭合式蚊虫隔离器,包括外罩、内罩、第一风叶、第二风叶和驱动组件,内罩套装在外罩内,外罩与内罩之间形成环状的气流通道,第一风叶的出风口与气流通道的上端口连通,从气流通道的下端口吹出的气流形成闭合的风幕,第二风叶和驱动组件均安装在内罩内,驱动组件驱动第一风叶和第二风叶旋转。由上述方案可见,第一风叶工作时形成的气流从气流通道的下端口吹出后能够形成闭合的风幕,风幕闭合式蚊虫隔离器工作时,首先,第一风叶和第二风叶一起转动,第一风叶产生的气流会被卷吸进第二风叶产生的垂向气流,从而垂直送风并将闭合的风幕内的蚊虫驱赶走,又可实现风扇功能。接着,第二风叶停止转动,只有第一风 ...
【技术保护点】
1.风幕闭合式蚊虫隔离器,包括外罩、内罩和第一风叶,所述内罩套装在所述外罩内,所述外罩与所述内罩之间形成环状的气流通道,所述第一风叶的出风口与所述气流通道的上端口连通,从所述气流通道的下端口吹出的气流形成闭合的风幕;/n其特征在于:/n所述风幕闭合式蚊虫隔离器还包括第二风叶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风叶和所述驱动组件均安装在所述内罩内,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风叶和所述第二风叶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风幕闭合式蚊虫隔离器,包括外罩、内罩和第一风叶,所述内罩套装在所述外罩内,所述外罩与所述内罩之间形成环状的气流通道,所述第一风叶的出风口与所述气流通道的上端口连通,从所述气流通道的下端口吹出的气流形成闭合的风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幕闭合式蚊虫隔离器还包括第二风叶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风叶和所述驱动组件均安装在所述内罩内,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风叶和所述第二风叶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幕闭合式蚊虫隔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风叶位于所述外罩的上端口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部件和离合器,所述驱动部件的第一输出轴从所述内罩中向上伸出并与所述第一风叶的转轴连接,所述驱动部件的第二输出轴向下延伸并与所述第二风叶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二风叶的转轴与所述第二输出轴通过所述离合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幕闭合式蚊虫隔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器为电磁离合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幕闭合式蚊虫隔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件为双出轴变频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幕闭合式蚊虫隔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风叶位于所述外罩的上端口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输出轴从所述内罩中向上伸出并与所述第一风叶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输出轴向下延伸并与所述第二风叶的转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风幕闭合式蚊虫隔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幕闭合式蚊虫隔离器还包括下盖板,所述下盖板安装在所述内罩的下端,所述下盖板的中部设置有朝上凹陷的风叶安装槽,所述风叶安装槽位于所述内罩内,所述驱动部件位于所述内罩与所述下盖板所围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二风叶位于所述风叶安装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风幕闭合式蚊虫隔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幕闭合式蚊虫隔离器还包括导风筒和滤网,所述导风筒的下端口与所述外罩的上端口连接,所述导风筒的筒壁上分布有通风孔组,所述通风孔组与所述外罩的上端口连通,所述滤网呈圆筒状,所述滤网套装在所述导风筒的内周壁上并覆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世建,邹建煌,刘中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