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防砸雨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696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砸雨鞋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防砸雨鞋,包括鞋底、鞋面和鞋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层复合的鞋底结构增强鞋底的减震性能,过水凸起增强其踩踏有水地面的防滑性能,提高雨鞋在泥泞道路上的使用舒适感;通过减震鞋垫进一步提高使用者在踩踏时产生的震动,硅胶垫层增强使用者足部与减震鞋垫的贴合,增强舒适感,且通过防撞柔性垫块,防止使用者足部与鞋头内部接触产生的顶压而造成不适,当穿着雨鞋时间过长或者雨鞋内不慎进水,弹性吸湿环圈有助于吸收足部容纳腔内的湿气;通过防穿刺格网连接防砸钢条,不影响鞋面的可弯折性能和变形性能;通过松紧带将使用者小腿部与鞋筒固定,此处的弹性吸湿环圈防止湿气或者水进入鞋筒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防砸雨鞋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砸雨鞋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防砸雨鞋。
技术介绍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鞋作为一种必需品,显得尤为重要,则在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同时,也得为人们的脚部提供安全保障,尤其是特种作业环境中,工作现场非常复杂,尤其是在抢险救援的环境中,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时常遇到被利器或掉落的金属等物砸伤、刺伤脚面、脚背以及脚趾的情况,因此这些行业的劳动者都应使用具有特殊功能的鞋来保护脚部不受伤害。传统的防砸雨鞋往往都只是通过增加鞋面的厚度或增加钢板来达到防砸、防穿刺的效果,而前者防砸雨鞋在长期洗刷后,鞋面的厚度易被磨灭,使防砸鞋的防穿刺效果较差;后者由于高坚韧性和高弹性的固有特点,使得足底结合正常弯曲变化仍受到一定限制,所以容易疲劳,因此,对于目前的雨靴,防护脚底受伤和防止脚部疲劳是一对不容易解决的矛盾。且现有的雨靴不具备减震功能,在复杂环境中进行作业时,不方便迅速移动,使得使用者行动变得迟缓,且移动更加费力,功能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防砸雨鞋,以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防砸雨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1)、鞋面(2)和鞋筒(3);所述鞋底(1)包括固定基层(101)、减震层(104)和防滑横轴(108);所述固定基层(101)上方设置有橡胶垫层(102),橡胶垫层(102)上方设置有气垫层(103),气垫层(103)上方设置有减震层(104),减震层(104)上方设置有复合固定层(105);所述固定基层(101)下方设置有橡胶底层(106),橡胶底层(106)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过水凸起(107),过水凸起(107)底部设置有防滑横轴(108),过水凸起(107)之间形成防水槽(109);/n所述复合固定层(105)与固定基层(101)侧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防砸雨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1)、鞋面(2)和鞋筒(3);所述鞋底(1)包括固定基层(101)、减震层(104)和防滑横轴(108);所述固定基层(101)上方设置有橡胶垫层(102),橡胶垫层(102)上方设置有气垫层(103),气垫层(103)上方设置有减震层(104),减震层(104)上方设置有复合固定层(105);所述固定基层(101)下方设置有橡胶底层(106),橡胶底层(106)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过水凸起(107),过水凸起(107)底部设置有防滑横轴(108),过水凸起(107)之间形成防水槽(109);
所述复合固定层(105)与固定基层(101)侧边复合连接为一整体,复合固定层(105)边缘处连接有鞋面(2),鞋面(2)上端设置有连接开口,连接开口处连接有鞋筒(3);所述鞋面(2)与鞋底(1)形成足部容纳腔(4),足部容纳腔(4)内边缘设置有弹性吸湿环圈(5),弹性吸湿环圈(5)内设置有吸湿颗粒;所述弹性吸湿环圈(5)之间设置有减震鞋垫(6),减震鞋垫(6)底部与弹性吸湿环圈(5)压合,减震鞋垫(6)前端设置有防撞柔性垫块(7);
所述鞋面(2)前端内部设置有安装空腔,安装空腔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防砸钢条(8),防砸钢条(8)之间连接有防穿刺格网(9);所述鞋面(2)前端外侧设置有加强垫片(10),加强垫片(10)底部与鞋底(1)边缘贴合固定;所述鞋筒(3)内部上方设置有另一弹性吸湿环圈(5),弹性吸湿环圈(5)边缘设置有松紧带(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防砸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层(103)包括前脚掌气垫层和后脚掌气垫层,分别固定在鞋底(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乾成姜云姜辉申暮春
申请(专利权)人:界首市旭升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