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获马蹄用松土扒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562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收获马蹄用松土扒齿,包括扒杆,扒杆的上端部外侧套有套筒,套筒上贯穿扒杆的上端部设置有插销,套筒的两侧面开设有供插销活动的长槽,套筒的外侧面套接有一号弹簧,一号弹簧的上端连接有弹簧护套,套筒的外侧面靠近弹簧护套的上端活动安装有调节螺母,扒杆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缓冲结构,缓冲结构包括一号弹簧钢和二号弹簧钢,一号弹簧钢和二号弹簧钢呈十字交叉状固定;扒杆的下端连接有扒齿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新颖,可以有效解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扒齿入地时与马蹄果实具有较大滑移的问题,可以提高扒齿对荸荠的抓着力,降低马蹄果实产生的挤压磨损,有效保护马蹄田底层泥土,容易将处于凹处的马蹄翻出,提高收获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获马蹄用松土扒齿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收获马蹄用松土扒齿。
技术介绍
马蹄又叫荸荠,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生长在泥地里,在采挖时需要利用扒齿一类的农具将包裹在泥土里的马蹄翻动出来,露出,再用采收机构(滚筒或刮铲等)进行采收。现有技术一种深田用马蹄收获机扒齿(专利公开号CN207219416U)包括第一硬性固定件、第二硬性固定件和弹性柔套,以及设置在弹性柔套内部的弹簧,所述第一硬性固定件和第二硬性固定件顶部设置有相通的弹性柔套,弹性柔套内部设置有弹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扒齿入地时与马蹄果实之间仍然具有较大的滑移,降低了扒齿对荸荠的抓着力,这种滑移依然能够对马蹄果实产生较大的挤压磨损,从而导致一定的破损,如果采用过于柔软的弹性柔套,又无法将荸荠从泥土中,甚至将荸荠挤压到泥土中,造成后续果实收集的困难,且该扒齿使用久了会变形,降低了扒泥土的效果,同时容易将马蹄挤压到下层泥土中,还缺乏纵向伸缩的功能,容易破坏底层泥土,同时难以将处于凹处的马蹄翻出,影响收获效率;结合以上的弊端,我们提出一种收获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获马蹄用松土扒齿,包括扒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扒杆(1)的上端部外侧套有套筒(2),所述套筒(2)上贯穿扒杆(1)的上端部设置有插销(3),所述套筒(2)的两侧面开设有供插销(3)活动的长槽(4),所述套筒(2)的外侧面套接有一号弹簧(5),所述一号弹簧(5)的上端连接有弹簧护套(6),所述套筒(2)的外侧面靠近弹簧护套(6)的上端活动安装有调节螺母(7),/n所述扒杆(1)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缓冲结构(8),缓冲结构(8)包括一号弹簧钢(10)和二号弹簧钢(11),所述一号弹簧钢(10)下端面和扒杆(1)的下段相固定,所述二号弹簧钢(11)上端面和扒杆(1)上段的下端面相固定,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获马蹄用松土扒齿,包括扒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扒杆(1)的上端部外侧套有套筒(2),所述套筒(2)上贯穿扒杆(1)的上端部设置有插销(3),所述套筒(2)的两侧面开设有供插销(3)活动的长槽(4),所述套筒(2)的外侧面套接有一号弹簧(5),所述一号弹簧(5)的上端连接有弹簧护套(6),所述套筒(2)的外侧面靠近弹簧护套(6)的上端活动安装有调节螺母(7),
所述扒杆(1)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缓冲结构(8),缓冲结构(8)包括一号弹簧钢(10)和二号弹簧钢(11),所述一号弹簧钢(10)下端面和扒杆(1)的下段相固定,所述二号弹簧钢(11)上端面和扒杆(1)上段的下端面相固定,所述一号弹簧钢(10)和二号弹簧钢(11)呈十字交叉状固定;所述扒杆(1)的下端连接有扒齿结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获马蹄用松土扒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8)安装完成后,一号弹簧钢(10)与行进方向垂直,二号弹簧钢(11)与行进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获马蹄用松土扒齿,其特征在于:所述扒齿结构(9)包括圆柱体台阶(13)和圆柱体棒(14),所述圆柱体棒(14)固定设置在圆柱体台阶(13)的下端,所述圆柱体棒(14)的外侧紧贴有内层橡胶套(15),所述内层橡胶套(15)的外侧设置有2-5组外层橡胶套(16),相邻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年生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禧来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