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线圈拆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454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拆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线圈拆线机。通过采用在传统三爪卡盘上设有三个卡盘爪,每个卡盘爪上设有竖向卡柱,竖向卡柱的高度较短,小于电机外壳与定子之间的距离,保证了当切线刀片沿电机底端的线圈切割时,不会由于竖向卡柱的存在而影响到正常的切线操作,为切线之后的夹线步骤做了铺垫;通过采用在竖向卡柱内部滑动连接有直角形压机爪,并且在竖向卡柱内壁与直角形压机爪相接触的部分分别设有第一摩擦凸起与第二摩擦凸起,并在竖向卡柱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拧动螺丝,第一摩擦凸起、第二摩擦凸起以及拧动螺丝增加了竖向卡柱与直角形压机爪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保证了线圈拆线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自动线圈拆线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拆线
,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线圈拆线机。
技术介绍
电机的定子中包含有线圈,而线圈大都由铜线绕制,废旧电机中的定子线圈的铜线可以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以往的废旧电机定子的线圈拆除会使用线圈拆线机,但是传统的线圈拆线机使用时需先将电机正面的线圈切割,之后再将电机整个的反过来将废旧线圈夹取,当遇到大型电机线圈拆除时较为麻烦,线圈拆线工作效率低下,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半自动线圈拆线机,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半自动线圈拆线机,本技术通过采用在传统三爪卡盘上设有三个卡盘爪,每个卡盘爪上设有竖向卡柱,竖向卡柱的高度较短,小于电机外壳与定子之间的距离,此结构设计保证了当切线刀片沿电机底端的线圈切割时,不会由于竖向卡柱的存在而影响到正常的切线操作,为切线之后的夹线步骤做了铺垫;本技术通过采用在竖向卡柱内部滑动连接有直角形压机爪,并且在竖向卡柱内壁与直角形压机爪相接触的部分分别设有第一摩擦凸起与第二摩擦凸起,并在竖向卡柱的一侧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自动线圈拆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拆线底座(1),所述拆线底座(1)顶端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三爪卡盘(2),所述三爪卡盘(2)上设有三个卡盘爪(3),每个所述卡盘爪(3)上设有竖向卡柱(4),所述竖向卡柱(4)内部滑动连接有直角形压机爪(5),且所述竖向卡柱(4)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拧动螺丝(6),所述拧动螺丝(6)对侧设有第一摩擦凸起(7),所述直角形压机爪(5)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摩擦凸起(7)接触的第二摩擦凸起(8);所述拆线底座(1)的一侧上转动设有立柱(9),所述立柱(9)的一侧上设有第一电机(10),且所述立柱(9)上套接有切线臂(11),所述第一电机(10)通过转动螺杆(12)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自动线圈拆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拆线底座(1),所述拆线底座(1)顶端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三爪卡盘(2),所述三爪卡盘(2)上设有三个卡盘爪(3),每个所述卡盘爪(3)上设有竖向卡柱(4),所述竖向卡柱(4)内部滑动连接有直角形压机爪(5),且所述竖向卡柱(4)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拧动螺丝(6),所述拧动螺丝(6)对侧设有第一摩擦凸起(7),所述直角形压机爪(5)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摩擦凸起(7)接触的第二摩擦凸起(8);所述拆线底座(1)的一侧上转动设有立柱(9),所述立柱(9)的一侧上设有第一电机(10),且所述立柱(9)上套接有切线臂(11),所述第一电机(10)通过转动螺杆(12)与所述切线臂(11)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防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普乐泵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