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线圈拆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454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拆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线圈拆线机。通过采用在传统三爪卡盘上设有三个卡盘爪,每个卡盘爪上设有竖向卡柱,竖向卡柱的高度较短,小于电机外壳与定子之间的距离,保证了当切线刀片沿电机底端的线圈切割时,不会由于竖向卡柱的存在而影响到正常的切线操作,为切线之后的夹线步骤做了铺垫;通过采用在竖向卡柱内部滑动连接有直角形压机爪,并且在竖向卡柱内壁与直角形压机爪相接触的部分分别设有第一摩擦凸起与第二摩擦凸起,并在竖向卡柱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拧动螺丝,第一摩擦凸起、第二摩擦凸起以及拧动螺丝增加了竖向卡柱与直角形压机爪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保证了线圈拆线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自动线圈拆线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拆线
,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线圈拆线机。
技术介绍
电机的定子中包含有线圈,而线圈大都由铜线绕制,废旧电机中的定子线圈的铜线可以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以往的废旧电机定子的线圈拆除会使用线圈拆线机,但是传统的线圈拆线机使用时需先将电机正面的线圈切割,之后再将电机整个的反过来将废旧线圈夹取,当遇到大型电机线圈拆除时较为麻烦,线圈拆线工作效率低下,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半自动线圈拆线机,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半自动线圈拆线机,本技术通过采用在传统三爪卡盘上设有三个卡盘爪,每个卡盘爪上设有竖向卡柱,竖向卡柱的高度较短,小于电机外壳与定子之间的距离,此结构设计保证了当切线刀片沿电机底端的线圈切割时,不会由于竖向卡柱的存在而影响到正常的切线操作,为切线之后的夹线步骤做了铺垫;本技术通过采用在竖向卡柱内部滑动连接有直角形压机爪,并且在竖向卡柱内壁与直角形压机爪相接触的部分分别设有第一摩擦凸起与第二摩擦凸起,并在竖向卡柱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拧动螺丝,此结构设计保证了当切线完成以后可利用直角形压机爪压住电机,再使用拔线夹将废旧线圈拔出,第一摩擦凸起、第二摩擦凸起以及拧动螺丝增加了竖向卡柱与直角形压机爪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保证了线圈拆线工作的进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自动线圈拆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拆线底座,所述拆线底座顶端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三爪卡盘,所述三爪卡盘上设有三个卡盘爪,每个所述卡盘爪上设有竖向卡柱,所述竖向卡柱内部滑动连接有直角形压机爪,且所述竖向卡柱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拧动螺丝,所述拧动螺丝对侧设有第一摩擦纹,所述直角形压机爪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摩擦纹接触的第二摩擦纹;所述拆线底座的一侧上转动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一侧上设有第一电机,且所述立柱上套接有切线臂,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转动螺杆与所述切线臂相连。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立柱顶端的一侧上设有伸缩液压缸。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液压缸的一端设有吊钩。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切线臂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电机上设有切线刀片。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竖向卡柱的高度小于电机外壳与定子之间的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采用在传统三爪卡盘上设有三个卡盘爪,每个卡盘爪上设有竖向卡柱,竖向卡柱的高度较短,小于电机外壳与定子之间的距离,此结构设计保证了当切线刀片沿电机底端的线圈切割时,不会由于竖向卡柱的存在而影响到正常的切线操作,为切线之后的夹线步骤做了铺垫;本技术通过采用在竖向卡柱内部滑动连接有直角形压机爪,并且在竖向卡柱内壁与直角形压机爪相接触的部分分别设有第一摩擦凸起与第二摩擦凸起,并在竖向卡柱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拧动螺丝,此结构设计保证了当切线完成以后可利用直角形压机爪压住电机,再使用拔线夹将废旧线圈拔出,第一摩擦凸起、第二摩擦凸起以及拧动螺丝增加了竖向卡柱与直角形压机爪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保证了线圈拆线工作的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半自动线圈拆线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半自动线圈拆线机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半自动线圈拆线机的三爪卡盘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半自动线圈拆线机的三爪卡盘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拆线底座;2、三爪卡盘;3、卡盘爪;4、竖向卡柱;5、直角形压机爪;6、拧动螺丝;7、第一摩擦凸起;8、第二摩擦凸起;9、立柱;10、第一电机;11、切线臂;12、转动螺杆;13、伸缩液压缸;14、吊钩;15、第二电机;16、切线刀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4所示,一种半自动线圈拆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拆线底座1,所述拆线底座1顶端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三爪卡盘2,所述三爪卡盘2上设有三个卡盘爪3,每个所述卡盘爪3上设有竖向卡柱4,所述竖向卡柱4内部滑动连接有直角形压机爪5,且所述竖向卡柱4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拧动螺丝6,所述拧动螺丝6对侧设有第一摩擦凸起7,所述直角形压机爪5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摩擦凸起7接触的第二摩擦凸起8;所述拆线底座1的一侧上转动设有立柱9,所述立柱9的一侧上设有第一电机10,且所述立柱9上套接有切线臂11,所述第一电机10通过转动螺杆12与所述切线臂11相连。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立柱9顶端的一侧上设有伸缩液压缸13。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液压缸13的一端设有吊钩14。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切线臂11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15。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电机15上设有切线刀片16。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竖向卡柱4的高度小于电机外壳与定子之间的距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采用在传统三爪卡盘2上设有三个卡盘爪3,每个卡盘爪3上设有竖向卡柱4,竖向卡柱4的高度较短,小于电机外壳与定子之间的距离,此结构设计保证了当切线刀片16沿电机底端的线圈切割时,不会由于竖向卡柱4的存在而影响到正常的切线操作,为切线之后的夹线步骤做了铺垫;本技术通过采用在竖向卡柱4内部滑动连接有直角形压机爪5,并且在竖向卡柱4内壁与直角形压机爪5相接触的部分分别设有第一摩擦凸起7与第二摩擦凸起8,并在竖向卡柱4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拧动螺丝6,此结构设计保证了当切线完成以后可利用直角形压机爪5压住电机,再使用拔线夹将废旧线圈拔出,第一摩擦凸起7、第二摩擦凸起8以及拧动螺丝6增加了竖向卡柱4与直角形压机爪5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保证了线圈拆线工作的进行。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自动线圈拆线机,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继续参考图1-4,一种半自动线圈拆线机,包括拆线底座1,拆线底座1顶端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三爪卡盘2,三爪卡盘2上设有三个卡盘爪3,每个卡盘爪3上设有竖向卡柱4,竖向卡柱4内部滑动连接有直角形压机爪5,且竖向卡柱4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拧动螺丝6,拧动螺丝6对侧设有第一摩擦凸起7,直角形压机爪5上设有与第一摩擦凸起7接触的第二摩擦凸起8;拆线底座1的一侧上转动设有立柱9,立柱9的一侧上设有第一电机10,且立柱9上套接有切线臂11,第一电机10通过转动螺杆12与切线臂11相连,立柱9顶端的一侧上设有伸缩液压缸13,伸缩液压缸13的一端设有吊钩14,切线臂11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上设有切线刀片16,竖向卡柱4的高度小于电机外壳与定子之间的距离;结合图1-4使用时,将需要拆线的电机用吊钩14钩住,启动伸缩液压油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自动线圈拆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拆线底座(1),所述拆线底座(1)顶端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三爪卡盘(2),所述三爪卡盘(2)上设有三个卡盘爪(3),每个所述卡盘爪(3)上设有竖向卡柱(4),所述竖向卡柱(4)内部滑动连接有直角形压机爪(5),且所述竖向卡柱(4)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拧动螺丝(6),所述拧动螺丝(6)对侧设有第一摩擦凸起(7),所述直角形压机爪(5)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摩擦凸起(7)接触的第二摩擦凸起(8);所述拆线底座(1)的一侧上转动设有立柱(9),所述立柱(9)的一侧上设有第一电机(10),且所述立柱(9)上套接有切线臂(11),所述第一电机(10)通过转动螺杆(12)与所述切线臂(11)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自动线圈拆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拆线底座(1),所述拆线底座(1)顶端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三爪卡盘(2),所述三爪卡盘(2)上设有三个卡盘爪(3),每个所述卡盘爪(3)上设有竖向卡柱(4),所述竖向卡柱(4)内部滑动连接有直角形压机爪(5),且所述竖向卡柱(4)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拧动螺丝(6),所述拧动螺丝(6)对侧设有第一摩擦凸起(7),所述直角形压机爪(5)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摩擦凸起(7)接触的第二摩擦凸起(8);所述拆线底座(1)的一侧上转动设有立柱(9),所述立柱(9)的一侧上设有第一电机(10),且所述立柱(9)上套接有切线臂(11),所述第一电机(10)通过转动螺杆(12)与所述切线臂(11)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防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普乐泵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