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443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其包括有主轴,主轴上固定有定子组,定子组包括定子支架,定子支架外设有漆包线圈,主轴穿设在定子支架的中孔内,定子组外套设有外转子,定子组通过上盖、下盖进行封装,主轴贯穿上盖、下盖的中孔,上盖、下盖分别通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进行转动,定子支架的底面开设有若干冷却空腔,主轴的下端固定有轴承内支架,轴承内支架内设有气体通道,下盖的底面成型有若干由内向外延伸的风叶板,下盖的下侧设有引流罩,引流罩与下盖之间形成散热腔,引流罩上开设有与气体通道以及散热腔均相通的进气孔,引流罩外侧与风叶板形成若干出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散热效果显著,并延长电机使用寿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
本技术属于电机
,特指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外转子永磁电机是通过转子的上盖以及下盖相扣合所形成密闭空间并将定子置于其内部。转子在长时间工作后,电机内的漆包线圈会产生大量的热,由于此类永磁电机密闭的结构,热能不能及时散去,对于永磁电机内的磁钢以及漆包线圈具有较大的损坏,使此类外转子永磁电机寿命短暂。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市场上出现了将水冷导热结构设置于主轴内的外转子永磁电机,由于该结构中水冷导热的结构只接触与主轴与定子连接处部分,而转子与定子之间即漆包线圈位置是发热主要位置,这就导致散热位置不够准确,散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它能够降低电机工作时所产生的温度,改善散热能力,进而延长外转子永磁电机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包括有主轴,主轴上固定有定子组,定子组包括定子支架,定子支架外设置有漆包线圈,所述主轴穿设在所述定子支架的中孔内,定子组外套设有外转子,所述定子组通过外转子上下两端所固定连接的上盖以及下盖进行封装,主轴贯穿所述上盖以及下盖的中孔,上盖以及下盖分别通过固定于主轴上的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在进行转动,所述定子支架的底面开设有若干冷却空腔,所述主轴的下端固定有用于固定第二轴承的轴承内支架,轴承内支架内设有与所述冷却空腔相通的气体通道,下盖的底面成型有若干由内向外延伸的风叶板,下盖的下侧设置有固定于所述主轴底部的引流罩,引流罩与下盖之间形成散热腔,所述引流罩上开设有与所述气体通道以及散热腔均相通的进气孔,引流罩外侧与风叶板形成若干个出风口。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承内支架的上端设置有环形密封片,所述环形密封片的上端面与所述定子支架的下端面相抵,且环形密封片的内圆将所述冷却空腔与气体通道相连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承内支架的下端设置有油封,油封的外圈与所述下盖的中孔内圈相抵,所述油封的内圈通过设置于轴承内支架下端的衬套所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孔设置于所述气体通道的正下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罩底部的中心成型有向上凸起的进气凹槽,进气凹槽为柱形凹槽结构,所述进气孔设置于所述进气凹槽的槽底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盖以及下盖通过螺栓的方式与所述外转子相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承内支架与主轴之间通过销键进行固定。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在主轴上的定子支架增设与外界空气相通的冷却空腔,外转子下端所连接的下盖在随着外转子转动过程中,利用若干个风叶板转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离心力,将散热腔内的气体通过出风口流出,引流罩上所成型的进气孔利用所产生的气压能够差不断地进气,实现定子支架内的冷却空腔高效换气,大幅提升散热效率,从而保障外转子永磁电机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采用环形密封片,不仅能够阻断空气与电机内部即定子上的漆包线圈与外界进行阻隔,还能够保障定子支架内的冷却空腔与气体通道相连通,避免了电机内部漆包线圈以及外转子的内壁受潮,被腐蚀。3、本技术采用油封进行对连接处进行密封,进一步增强电机内部的密封性,同时保障外转子在转动过程中,外界的空气以及其中的粉尘不会从气体通道进入下盖与轴承内支架的连接处。4、本技术的进气孔位置设置于气体通道的正下方,易于进气时优先涌入气体通道,同样与气体通道所相通冷却空腔也能优先的涌入,从而使温度降低,实现更好的散热效率。5、本技术通过将引流罩底部的中心设置为柱形的凹槽结构,使进气以及侧边出气时气体不会发生混乱,实现气体在电机内高效流通,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引流罩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下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销键位于主轴上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图8是图1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气体流动的空间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定子内支架的剖面立体图;附图标记:1-主轴;10-第一轴承;11-第二轴承;12-销键;13-电源线;2-定子组;20-定子支架;200-冷却空腔;21-漆包线圈;3-外转子;4-上盖;5-下盖;50-风叶板;51-散热腔;6-轴承内支架;60-气体通道;7-引流罩;70-进气孔;71-出风口;72-进气凹槽;8-环形密封片;9-油封;90-衬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9:实施例一: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包括有主轴1,主轴1上固定有定子组2,定子组2包括定子支架20,定子支架20外设置有漆包线圈21,所述主轴1穿设在所述定子支架20的中孔内,定子组2外套设有外转子3,所述定子组2通过外转子3上下两端所固定连接的上盖4以及下盖5进行封装,相扣合的上盖4以及下盖5将定子组包裹于内,外转子3、上盖4以及下盖5同时转动,主轴1贯穿所述上盖4以及下盖5的中孔,上盖4以及下盖5分别通过固定于主轴1上的第一轴承10以及第二轴承11进行转动,第一轴承10以及第二轴承11能够减小上盖4以及下盖5与主轴1之间的摩擦,所述定子支架20的底面开设有若干冷却空腔200,所述主轴1的下端固定有用于安装第二轴承11的轴承内支架6,轴承内支架6内设有与所述冷却空腔200相通的气体通道60,下盖5的底面成型有若干由内向外延伸的风叶板50,下盖5的下侧设置有固定于所述主轴1底部的引流罩7,引流罩7与下盖5之间形成散热腔51,所述引流罩7上开设有与所述气体通道60以及散热腔51均相通的进气孔70,引流罩7外侧与相邻的风叶板50之间形成若干出风口71。上述的散热原理为:如图9所示,当下盖5随外转子3进行旋转时,底部的风叶板50一并旋转,此时散热腔51内的气体以及热量由风叶板50不断转动所提供的离心力不断甩出至出风口71,与散热腔51相连通的气体通道60、冷却空腔200以及进气孔70为达到气压以及热能的平衡,进气孔70会不断的进气,冷却空腔200的热能不断传导至散热腔51,从而达到转动外转子3就能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气体的流动范围以及方向已在图9中粗线标注。值得一提的是,如图1与图6所示,主轴1内形成用于放置电源线的通孔,主轴1上设置有用于电源线13引出的引出孔,电源线13与漆包线圈21相连接,通电后的漆包线圈21能够带动外转子3转动,通电线圈带动磁场原理不加以赘述。另外上述的风叶板50优选的选择为在外转子3带动下盖5旋转时具有较强风力的扇叶结构,本实施例优选为类似于直板的结构作为风叶板50,散热腔51内的热能以及气体能够较为直接的甩出,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轴(1),主轴(1)上固定有定子组(2),定子组(2)包括定子支架(20),定子支架(20)外设置有漆包线圈(21),所述主轴(1)穿设在所述定子支架(20)的中孔内,定子组(2)外套设有外转子(3),所述定子组(2)通过外转子(3)上下两端所固定连接的上盖(4)以及下盖(5)进行封装,主轴(1)贯穿所述上盖(4)以及下盖(5)的中孔,上盖(4)以及下盖(5)分别通过固定于主轴(1)上的第一轴承(10)以及第二轴承(11)进行转动,所述定子支架(20)的底面开设有若干冷却空腔(200),所述主轴(1)的下端固定有用于安装第二轴承(11)的轴承内支架(6),轴承内支架(6)内设有与所述冷却空腔(200)相通的气体通道(60),下盖(5)的底面成型有若干由内向外延伸的风叶板(50),下盖(5)的下侧设置有固定于所述主轴(1)底部的引流罩(7),引流罩(7)与下盖(5)之间形成散热腔(51),所述引流罩(7)上开设有与所述气体通道(60)以及散热腔(51)均相通的进气孔(70),引流罩(7)外侧与相邻的风叶板(50)之间形成若干个出风口(7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轴(1),主轴(1)上固定有定子组(2),定子组(2)包括定子支架(20),定子支架(20)外设置有漆包线圈(21),所述主轴(1)穿设在所述定子支架(20)的中孔内,定子组(2)外套设有外转子(3),所述定子组(2)通过外转子(3)上下两端所固定连接的上盖(4)以及下盖(5)进行封装,主轴(1)贯穿所述上盖(4)以及下盖(5)的中孔,上盖(4)以及下盖(5)分别通过固定于主轴(1)上的第一轴承(10)以及第二轴承(11)进行转动,所述定子支架(20)的底面开设有若干冷却空腔(200),所述主轴(1)的下端固定有用于安装第二轴承(11)的轴承内支架(6),轴承内支架(6)内设有与所述冷却空腔(200)相通的气体通道(60),下盖(5)的底面成型有若干由内向外延伸的风叶板(50),下盖(5)的下侧设置有固定于所述主轴(1)底部的引流罩(7),引流罩(7)与下盖(5)之间形成散热腔(51),所述引流罩(7)上开设有与所述气体通道(60)以及散热腔(51)均相通的进气孔(70),引流罩(7)外侧与相邻的风叶板(50)之间形成若干个出风口(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正平钟广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胜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