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动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30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产、装配效率较高的微动开关,具备:主体,其形成为中空结构的正方体,所述主体的顶部及底部为开口结构,在所述主体的顶部边缘设有对称的台阶;底盖,其形成为中空结构的长方体,在所述底盖的两侧形成有与所述台阶扣合的凸扣;其中,在所述凸扣的相邻侧形成有对称设置的凸起部,通过所述凸起部及所述凸扣与所述台阶配合安装,使得所述主体可内嵌于所述底盖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动开关
本技术涉及开关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动开关。
技术介绍
微动开关作为微小接点间隔和快动机构,用规定的行程和规定的力进行开关动作。目前,微动开关的主体部分与底盖的固定方式采用扣合方式,在组装的过程中,微动开关的生产、装配效率较低。因此,如何提高微动开关的生产、装配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微动开关的生产、装配的效率较低的缺陷,提供一种生产、装配效率较高的微动开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微动开关,具备:主体,其形成为中空结构的正方体,所述主体的顶部及底部为开口结构,在所述主体的顶部边缘设有对称的台阶;底盖,其形成为中空结构的长方体,在所述底盖的两侧形成有与所述台阶扣合的凸扣;其中,在所述凸扣的相邻侧形成有对称设置的凸起部,通过所述凸起部及所述凸扣与所述台阶配合安装,使得所述主体可内嵌于所述底盖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底盖的底部外侧设有缓冲部,在所述缓冲部的一侧设有两个方形通孔。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主体内设有可活动的按键部,在所述按键部的外壁设有垂直的凸肋,其中,在所述主体的内壁形成有垂直的凹槽,将所述按键部的凸肋嵌入所述主体凹槽内,使得所述按键部可沿着所述主体的凹槽往复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键部一端延伸至所述主体的外部。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按键部内形成有用于放置弹簧的圆孔。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主体内设有动触片、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及所述第二端子分别穿过所述方形通孔延伸至外部,对所述按键部施加外力时,使得其向下运动,推动所述动触片横向运动,使所述动触片上的触点与所述第一端子及所述第二端子的触点接触。在本技术所述的微动开关中,具有形成为中空结构的正方体的主体及形成为中空结构的长方体的底盖,其中,在主体的顶部边缘设有对称的台阶;在底盖的两侧形成有与台阶扣合的凸扣;通过凸扣与台阶配合安装,使得主体可内嵌于底盖内。与现有的外耳式扣合方式相比,改进了主体与底盖的扣合方式,通过凸扣与台阶配合安装,使得主体以内嵌方式与底盖进行固定,可有效地提高微动开关的生产、装配效率且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微动开关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2a是本技术提供主体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2b是本技术提供按键部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2c是本技术提供动触片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2d是本技术提供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2e是本技术提供弹簧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2f是本技术提供底盖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提供微动开关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2a是本技术提供主体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2b是本技术提供按键部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2c是本技术提供动触片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2d是本技术提供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2e是本技术提供弹簧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2f是本技术提供底盖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如图1至图2f所示,在本技术的微动开关第一实施例中,微动开关100包括主体110、按键部120、动触片130、第一端子140a及第二端子140b、弹簧150及底盖160。其中,外力通过传动元件(如按键部120),将力作用在动触片上,当动触片的触点位移到临界点时产生瞬时动作,使得动触片末端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快速接通或断开。具体而言,主体110形成为中空结构的正方体,且其顶部及底部形成为开口结构。主体110用于放置或固定按键部120、动触片130及底盖160部件。进一步地,在主体110的顶部边缘设有对称的台阶110a,其中,台阶110a的底部与主体110的侧面垂直,台阶110a的上部形成为斜面,该斜面的倾斜度可设为30-45度。通过设有斜度的台阶110a,便于主体110与底盖160扣合连接,其中,在主体100的内壁形成有垂直的凹槽110b。底盖160形成为中空结构的长方体,底盖160用于盖合主体110的顶部开口。其中,在底盖160的两侧形成有对称设置的凸扣160a,在凸扣160a的底部形成有向内侧延伸的定位件(图2f中未示出)。进一步地,在凸扣160a的相邻侧形成有对称设置的凸起部160b,凸起部160形成为长方体。通过凸起部160及凸扣160a与主体110的台阶110a配合安装,使得主体110可内嵌于底盖内。使用本技术方案,通过主体110与底盖160内嵌式扣合,可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外耳式扣合方式微动开关的生产效率或装配效率低的问题,进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底盖160的使用寿命,可在底盖160的底部外侧设有缓冲部160e。具体地,缓冲部160e为椭圆形的凸起,其采用橡胶材料制成,通过缓冲部160e可起到增加底部厚度从而增加底部强度的作用,能有效地抵消按键向下运动时对底盖造成地冲击,延长了产品地使用寿命。其中,在缓冲部160e的一侧设有两个方形通孔(160c、160d)。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主体110内设有可活动的按键部120,其形成为长方体结构。在按键部120的外壁的两侧设有垂直的凸肋120a,其中,凸肋120a对称设置。按键部120的凸肋120a与主体110的凹槽110b配合安装,按键部120可嵌入主体110的凹槽110b内,且按键部120的一端穿过主体110底部开口(图中未示出)延伸至外部,按键部120延伸的部分用于对其施加外力。通过凸肋120a与凹槽110b的安装,在对按键部120施加外力时,使得按键部120可沿着主体110的凹槽110b进行往复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微动开关的100的性能,可在按键部120内安装弹簧150。其中,按键部120内形成有圆孔120b,该圆孔120b用于放置弹簧150,为按键部120往复运动提供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主体110内设有动触片130、第一端子140a及第二端子140b。其中,动触片130形成为方形且为镂空结构,在其镂空处设有可左右摆动的触点130a。第一端子140a设为“L”形,且其小触点尺寸面积改的比原先更大,从而加大了导通点处的过电面积,有效地降低了过电电阻,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第二端子140b呈扁平状,与动触片130接触的面积改的更大了,增加了第二端子140b与动触片130的摩擦面积,使第二端子140b与动触片130结合得更加紧密,过电电流更加稳定。具体地,第一端子140a穿过底盖160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具备:/n主体,其形成为中空结构的正方体,所述主体的顶部及底部为开口结构,在所述主体的顶部边缘设有对称的台阶;/n底盖,其形成为中空结构的长方体,在所述底盖的两侧形成有与所述台阶扣合的凸扣;其中,/n在所述凸扣的相邻侧形成有对称设置的凸起部,通过所述凸起部及所述凸扣与所述台阶配合安装,使得所述主体可内嵌于所述底盖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具备:
主体,其形成为中空结构的正方体,所述主体的顶部及底部为开口结构,在所述主体的顶部边缘设有对称的台阶;
底盖,其形成为中空结构的长方体,在所述底盖的两侧形成有与所述台阶扣合的凸扣;其中,
在所述凸扣的相邻侧形成有对称设置的凸起部,通过所述凸起部及所述凸扣与所述台阶配合安装,使得所述主体可内嵌于所述底盖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盖的底部外侧设有缓冲部,在所述缓冲部的一侧设有两个方形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内设有可活动的按键部,在所述按键部的外壁设有垂直的凸肋,其中,
在所述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艺至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