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的一种油电混合汽车动力系统实训台包括支撑台和轨道板,支撑台的顶部设置有四个呈等距离分布的液压缸,液压缸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动力台,动力台的一侧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板,且动力台和活动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活动板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滚动装置,且滚动装置位于轨道板的顶部,轨道板的内部设置有延伸板,延伸板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限位板,活动板的底部一侧开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调节活动板的角度,从而实现对活动板坡度的调节,进而能准确地检测混合汽车的动力,提高驱动实训的严谨性,能延伸汽车动力检测的路程,从而便于不同车型的动力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电混合汽车动力系统实训台
本技术具体涉及实训台
,尤其涉及一种油电混合汽车动力系统实训台。
技术介绍
混合动力汽车是指同时装备两种动力来源,热动力源与电动力源的汽车,通过在混合动力汽车上使用电机,使得动力系统可以按照整车的实际运行工况要求灵活调控,而发动机保持在综合性能最佳的区域内工作,从而降低油耗与排放,在混合动力汽车四轮驱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驱动实验,进而需要使用驱动实训台。目前大多数实训台不能进行坡度的调节,从而不能准确地检测到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并且大多数实训台在进行混合汽车动力实验的过程中,容易使汽车因碰撞而受到损坏,因此亟需一种油电混合汽车动力系统实训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的一种油电混合汽车动力系统实训台。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油电混合汽车动力系统实训台,包括支撑台和轨道板,所述支撑台的顶部设置有四个呈等距离分布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动力台,所述动力台的一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板,且动力台和活动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滚动装置,且滚动装置位于轨道板的顶部。进一步的,所述轨道板的内部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限位板。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的底部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轨道板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呈等距离分布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插接有插销,且插销的一端位于凹槽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轨道板和动力台的顶部一侧均通过螺栓分别固定有第二挡板和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橡胶垫。进一步的,所述滚动装置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滚轮。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的底部四角处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横杆,所述轨道板的底部四角处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支撑腿,两个所述第二支撑腿的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双向螺纹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设计利用液压缸、轨道板和滚动装置,能调节活动板的角度,从而实现对活动板坡度的调节,进而能准确地检测混合汽车的动力,提高驱动实训的严谨性。(2)本设计利用延伸板、螺纹杆、双向螺纹套、通孔和插销,延伸板、螺纹杆和双向螺纹套能延伸汽车动力检测的路程,从而便于不同车型的动力检测,通孔和插销能将活动板与轨道板相固定,从而增加了实训台的稳定性。(3)本设计利用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橡胶垫,能对混合汽车进行限位,防止汽车滑出实训台,并橡胶垫能对汽车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防止汽车因碰撞而发生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设计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设计中的活动平台结构侧面剖视图;图3为本设计中的轨道板结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一种油电混合汽车动力系统实训台,参见图1至图3,包括支撑台1和轨道板9,支撑台1的顶部设置有四个呈等距离分布的液压缸2,其中液压缸2的型号为SC63X100,液压缸2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动力台3,动力台3的一侧设置有转轴6,便于活动板7进行转动,转轴6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板7,且动力台3和活动板7通过转轴6转动连接,活动板7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滚动装置8,便于活动板7在轨道板9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便于活动板7角度的调节,且滚动装置8位于轨道板9的顶部。进一步的,本设计中轨道板9的内部设置有延伸板10,增加汽车行驶的路程,延伸板10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限位板20,防止延伸板10在调节的过程中滑出轨道板9的内部。进一步的,本设计中活动板7的底部一侧开设有凹槽,轨道板9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呈等距离分布的通孔11,通孔11的内部插接有插销12,用来在活动板7的坡度调节完成后,对活动板7进行固定,从而提高实训台的稳定性,且插销12的一端位于凹槽的内部。进一步的,本设计中轨道板9和动力台3的顶部一侧均通过螺栓分别固定有第二挡板21和第一挡板4,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21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橡胶垫5,对汽车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防止汽车因碰撞而发生损坏。进一步的,本设计中滚动装置8包括固定杆13,固定杆13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杆14,固定杆13和连接杆14使滚轮15与活动板7相连,连接杆14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滚轮15。进一步的,本设计中支撑台1的底部四角处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支撑腿18,第一支撑腿18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横杆19,提高第一支撑腿18的稳定性,轨道板9的底部四角处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支撑腿22,两个第二支撑腿22的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螺纹杆16,两个螺纹杆16的一端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双向螺纹套17,在拧动螺纹套17使,螺纹杆16向两端运动,从而实现对延伸板10的调节。综上所述,一种油电混合汽车动力系统实训台,包括支撑台1和轨道板9,支撑台1的顶部设置有四个呈等距离分布的液压缸2,其中液压缸2的型号为SC63X100,液压缸2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动力台3,动力台3的一侧设置有转轴6,便于活动板7进行转动,转轴6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板7,且动力台3和活动板7通过转轴6转动连接,活动板7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滚动装置8,便于活动板7在轨道板9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便于活动板7角度的调节,且滚动装置8位于轨道板9的顶部。其中,本设计中轨道板9的内部设置有延伸板10,增加汽车行驶的路程,延伸板10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限位板20,防止延伸板10在调节的过程中滑出轨道板9的内部;本设计中活动板7的底部一侧开设有凹槽,轨道板9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呈等距离分布的通孔11,通孔11的内部插接有插销12,用来在活动板7的坡度调节完成后,对活动板7进行固定,从而提高实训台的稳定性,且插销12的一端位于凹槽的内部;本设计中轨道板9和动力台3的顶部一侧均通过螺栓分别固定有第二挡板21和第一挡板4,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21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橡胶垫5,对汽车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防止汽车因碰撞而发生损坏;本设计中滚动装置8包括固定杆13,固定杆13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杆14,固定杆13和连接杆14使滚轮15与活动板7相连,连接杆14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滚轮15;本设计中支撑台1的底部四角处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支撑腿18,第一支撑腿18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横杆19,提高第一支撑腿18的稳定性,轨道板9的底部四角处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支撑腿22,两个第二支撑腿22的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螺纹杆16,两个螺纹杆16的一端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双向螺纹套17,在拧动螺纹套17使,螺纹杆16向两端运动,从而实现对延伸板10的调节。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技术的精神,并做出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电混合汽车动力系统实训台,包括支撑台(1)和轨道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的顶部设置有四个呈等距离分布的液压缸(2),所述液压缸(2)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动力台(3),所述动力台(3)的一侧设置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板(7),且动力台(3)和活动板(7)通过转轴(6)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板(7)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滚动装置(8),且滚动装置(8)位于轨道板(9)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电混合汽车动力系统实训台,包括支撑台(1)和轨道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的顶部设置有四个呈等距离分布的液压缸(2),所述液压缸(2)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动力台(3),所述动力台(3)的一侧设置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板(7),且动力台(3)和活动板(7)通过转轴(6)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板(7)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滚动装置(8),且滚动装置(8)位于轨道板(9)的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电混合汽车动力系统实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9)的内部设置有延伸板(10),所述延伸板(10)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限位板(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电混合汽车动力系统实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7)的底部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轨道板(9)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呈等距离分布的通孔(11),所述通孔(11)的内部插接有插销(12),且插销(12)的一端位于凹槽的内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书阳,蔺宏良,张宏阁,徐明杰,席增昌,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天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