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冷却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8932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换热器、循环水池和顺次联通的化成槽、水处理池、蓄水池,蓄水池通过抽水泵B朝向化成槽内补充冷却水,蓄水池与抽水泵B的管道设置有电动蝶阀B,在电动蝶阀B的下游管道贯通连接一路与换热器连接的分支管道,且该分支管道设置电动蝶阀F,所述分支管路连接到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与循环水池连接,循环水池给换热器提供冷却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有效的改善冷却水温问题,保证了电池的质量,另一方面将化成冷却水进行循环使用,节约用水,同时也避免了直接就地排放而影响土壤变质,保护了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冷却水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冷却水循环系统,属于铅酸蓄电池内化成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大部分的蓄电池企业在铅酸蓄电池生产的化成段均采用内化成的工艺制作,但化成槽的冷却水的温度控制一直没有好的解决方法以及冷却水的处理方式却一直得不到生产企业的重视,导致铅酸蓄电池化成过程中出现因冷却水温过高而影响产品质量,冷却水就地排放污染土壤,影响环境。因此,需要一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冷却水循环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冷却水循环系统,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化成槽、水处理池、蓄水池、换热器和循环水池,所述化成槽、蓄水池、循环水池内依次设置有温感器A、温感器B、温感器C,所述化成槽与水处理池通过管道连接,该管道设置有抽水泵A和电动蝶阀A,所述化成槽还连接有抽水泵B,抽水泵B用于朝向化成槽内补充冷却水,所述水处理池和蓄水池通过管道贯通连接,该管道设置有闸阀I,所述蓄水池通过管路与抽水泵B连接,蓄水池内的水通过抽水泵B抽送到化成槽;所述蓄水池与抽水泵B的管道设置有电动蝶阀B,在电动蝶阀B的下游管道贯通连接一路与换热器连接的分支管道,且该分支管道设置电动蝶阀F,所述分支管路连接到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与循环水池连接,循环水池给换热器提供冷却水。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内有两路水路,其中一路的进水端与分支管路连接,出水端回流到蓄水池,另一路的进水端与循环水池连接,出水端回流到循环水池。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水池的出水管道分为两路,一路设置有空冷机和电动蝶阀D,另一路设置电动蝶阀E,两路呈并联形式与循环水泵连接,循环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换热器的进水口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集成控制器,所述集成控制器分别控制连接电动蝶阀A、抽水泵A、电动蝶阀B、电动蝶阀C、抽水泵B、电动蝶阀D、电动蝶阀E和电动蝶阀F,所述集成控制器连接温感器A、温感器B和温感器C,接收温感器A、温感器B和温感器C的即时温度,并根据温度作出相应指令。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设计了一个通过补冷却水,自动控制水温的水路循环系统,当化成槽内的水温升高后,有抽水泵B负责补充冷水,由抽水泵A抽出化成槽内的高温水,确保化成槽内的液位稳定。同时,由抽水泵A抽出的高温水经过水处理池和蓄水池实现冷却,并存储在蓄水池中,待抽水泵B抽取使用,当抽水泵B需要启动给化成槽补水时,且蓄水池内的水温未能降低到指定的低温时,此时,启动蓄水池内的水输送到换热器,用换热器给蓄水池内的水强制降温,降温后的水再次回流到蓄水池中。配合换热器的降温配套设置有循环水池,循环水池负责在换热器给蓄水池内的水降温时,提供冷却水,循环水池的冷却水经过换热器后变成热水,热水再次回流到循环水池,实现循环。当循环水池中的水温升高后,通过空冷机降低水温,然后输送到换热器,确保换热器对蓄水池内的水的降温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一个水路循环系统,确保化成槽内的水温稳定,降低化成槽内的水排放,实现水的循环使用,降低排放量,减少水污染。本技术一方面有效的改善冷却水温问题,保证了电池的质量,另一方面将化成冷却水进行循环使用,节约用水,同时也避免了直接就地排放而影响土壤变质,保护了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连接状态图,图中:1—化成槽,2—温感器A,3—电动蝶阀A,4—抽水泵A,5—水处理池,6—蓄水池,7—温感器B,8—电动蝶阀B,9—电动蝶阀C,10—换热器,11—抽水泵B,12—循环水池,13—温感器C,14—空冷机,15—电动蝶阀D,16—电动蝶阀E,17—循环水泵,18—电动蝶阀F,19—集成控制器,20—闸阀A,21—闸阀B,22—闸阀C,23—闸阀D,24—闸阀E,25—闸阀F,26—闸阀G,27—闸阀H,28—闸阀I,29—闸阀J,30—闸阀K。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化成槽1、水处理池5、蓄水池6、换热器10和循环水池12,所述化成槽1、蓄水池6、循环水池12内依次设置有温感器A2、温感器B7、温感器C13,化成槽1与水处理池5通过管道连接,该管道设置有抽水泵A4和电动蝶阀A3,化成槽1还连接有抽水泵B11,抽水泵B11用于朝向化成槽1内补充冷却水。水处理池5和蓄水池6通过管道贯通连接,该管道设置有闸阀I28。蓄水池6通过管路与抽水泵B11连接,蓄水池6内的水通过抽水泵B11抽送到化成槽1。化成槽1、水处理池5、蓄水池6通过抽水泵A4和抽水泵B11,形成闭环循环系统,化成槽1中的水温升高后,通过抽水泵A4抽送到水处理池5,再流动到蓄水池6,再此过程中水温降低,再由抽水泵B11打回到化成槽1,若蓄水池6内的水温未及时降低到冷却水温,则输送到换热器10中,进行强制降温。蓄水池6与抽水泵B11的管道设置有电动蝶阀B8,在电动蝶阀B8的下游管道贯通连接一路与换热器10连接的分支管道,且该分支管道设置电动蝶阀F18,该分支管路与换热器10连接。当蓄水池6内温感器B7检测水蓄水池6内的水温没有达到要求时,则打开电动蝶阀F18,让蓄水池6中的水进入到换热器10,在换热器10内降温后,再回流到蓄水池6待用,该回流管道设置有闸阀J29。换热器10实现热交换,配有循环水池12,循环水池12给换热器10提供冷却水,且冷却水被热交换后再通过回流管道进入循环水池12,回流管道设计有闸阀K30。循环水池12内设置有温感器C13,循环水池12的出水管道分为两路,一路设置有空冷机14和电动蝶阀D15,另一路设置电动蝶阀E16,两路呈并联形式与循环水泵17连接,循环水泵17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换热器10的进水口连接。当温感器C13测得的水温为冷却水水温时,电动蝶阀D15和空冷机14关闭,水通过电动蝶阀E16管路直接进入换热器10,当温感器C13测得的水温高于冷却水水温时,电动蝶阀E16管路关闭,电动蝶阀D15和空冷机14打开,水通过空冷机14冷却后进入换热器10。为了清洗方便以及各个水池内部液位调节,化成槽1底部设置有排水管,该排水管设置有闸阀C22,水处理池5底部的排水管设置闸阀D23,蓄水池6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置有闸阀A20,蓄水池6底部的排水管设置闸阀E24,换热器10内的两路水路分别设置各自的排水管,且两个排水管分别设置有闸阀F25和闸阀G26,循环水池12底部的排水管设置闸阀H27。为了实现抽水泵A4、抽水泵B11以及循环水泵17和各个电动蝶阀的自动控制,本系统还设置了集成控制器19,集成控制器19分别控制连接电动蝶阀A3、抽水泵A4、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化成槽、水处理池、蓄水池、换热器和循环水池,所述化成槽、蓄水池、循环水池内依次设置有温感器A、温感器B、温感器C,所述化成槽与水处理池通过管道连接,该管道设置有抽水泵A和电动蝶阀A,所述化成槽还连接有抽水泵B,抽水泵B用于朝向化成槽内补充冷却水,/n所述水处理池和蓄水池通过管道贯通连接,该管道设置有闸阀I,/n所述蓄水池通过管路与抽水泵B连接,蓄水池内的水通过抽水泵B抽送到化成槽;/n所述蓄水池与抽水泵B的管道设置有电动蝶阀B,在电动蝶阀B的下游管道贯通连接一路与换热器连接的分支管道,且该分支管道设置电动蝶阀F,所述分支管路连接到换热器;/n所述换热器与循环水池连接,循环水池给换热器提供冷却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化成槽、水处理池、蓄水池、换热器和循环水池,所述化成槽、蓄水池、循环水池内依次设置有温感器A、温感器B、温感器C,所述化成槽与水处理池通过管道连接,该管道设置有抽水泵A和电动蝶阀A,所述化成槽还连接有抽水泵B,抽水泵B用于朝向化成槽内补充冷却水,
所述水处理池和蓄水池通过管道贯通连接,该管道设置有闸阀I,
所述蓄水池通过管路与抽水泵B连接,蓄水池内的水通过抽水泵B抽送到化成槽;
所述蓄水池与抽水泵B的管道设置有电动蝶阀B,在电动蝶阀B的下游管道贯通连接一路与换热器连接的分支管道,且该分支管道设置电动蝶阀F,所述分支管路连接到换热器;
所述换热器与循环水池连接,循环水池给换热器提供冷却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冷却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锋黄毅顾立贞马广磊郭桂森唐学平
申请(专利权)人:华富江苏电源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