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辊道式太阳电池烧结炉新型炉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辊道式太阳电池烧结炉新型炉体结构,属于光伏太阳电池
技术介绍
辊道式太阳电池烧结炉作为传统链式烧结炉的更新换代产品,具有能耗低、产能大、运行平稳的特点,它是用辊道代替不锈钢网带传输电池片,在烧结炉的运行方向上依次设有烘干区、烧结区和冷却区来完成太阳电池的烧结过程。在不同区域布置不同密度的加热灯管,以此来控制各区域温度。在太阳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中,烧结工艺主要用于烘干印刷在硅片表面的浆料,烧掉从浆料中挥发出的有机溶剂,同步烧结太阳电池硅片的正反面,使印刷至硅片上浆料中的金属电极与硅片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烧结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烧结设备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电池片的质量。印刷有电极的硅片通过辊道传输,依次经过烧结炉的不同炉温区,完成预热排胶、升温、烧结和降温的电极烧结过程。现有烧结炉存在如下问题:1.太阳电池在烘干和烧结过程中会产生含有机物的气体,含有机物的气体进入顶部的燃烧塔燃烧变为无害气体后排出,因为目前的烧结炉炉膛与燃烧塔底部直接连通,燃烧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辊道式太阳电池烧结炉新型炉体结构,炉体内设有若干传输辊道(5),炉体包括烘干区(1)、烧结区(2)和冷却区(3),烘干区(1)和烧结区(2)设有若干温区,各温区之间由隔热材料(9)隔开,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区顶部设有排气通道(6),排气通道(6)连接汇集缓冲区(7),汇集缓冲区(7)顶部连接燃烧塔(8)或热排管道(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道式太阳电池烧结炉新型炉体结构,炉体内设有若干传输辊道(5),炉体包括烘干区(1)、烧结区(2)和冷却区(3),烘干区(1)和烧结区(2)设有若干温区,各温区之间由隔热材料(9)隔开,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区顶部设有排气通道(6),排气通道(6)连接汇集缓冲区(7),汇集缓冲区(7)顶部连接燃烧塔(8)或热排管道(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道式太阳电池烧结炉新型炉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区设置有布气管(12),布气管(12)的排气经过布气板(11)进入炉膛(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道式太阳电池烧结炉新型炉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气板(11)和布气管(12)设置在传输辊道(5)的上侧和/或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道式太阳电池烧结炉新型炉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气板(11)为耐高温的多孔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辊道式太阳电池烧结炉新型炉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传输辊道(5)下侧的布气板(11)上方,设置有网状或多孔隔离层(23),所述隔离层(23)与布气板(11)之间设置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道式太阳电池烧结炉新型炉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汇集缓冲区(7)与燃烧塔(8)的连接处设有加热补偿元件(10)。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辊道式太阳电池烧结炉新型炉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汇集缓冲区(7)设有观察窗(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道式太阳电池烧结炉新型炉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从烘干区(1)的第一个温区开始依次设置长度480~720mm的温区1~7个、长度180~420mm的温区3~12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道式太阳电池烧结炉新型炉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烘干区(1)的第一个温区长度为180~420mm,第一个温区后依次设置长度480~720mm的温区1~6个、长度180~420mm的温区3~12个。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辊道式太阳电池烧结炉新型炉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烘干区(1)的第一个温区长度为240~360mm,第一个温区后依次设置长度540~660mm的温区3~6个、长度240~360mm的温区5~10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道式太阳电池烧结炉新型炉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对应烘干区(1)的汇集缓冲区(7)顶部设置燃烧塔(8),在对应烧结区(2)的汇集缓冲区(7)顶部设置热排管道(14)。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道式太阳电池烧结炉新型炉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区(3)配有风扇(22)和/或冷却冷凝器(17)。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道式太阳电池烧结炉新型炉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温区的入口(4)和/或出口处,传输辊道(5)下方的隔热材料(9)设置成斜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道式太阳电池烧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向东,曹程鹏,黄英明,袁瑒,路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晟阳光科技有限公司,淄博金晟光伏设备有限公司,山东金晟光伏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