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车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762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7
在汽车的车身结构中,将热冲压成型材料制的左右一对的后框架(12)的前端连接于高张力材料制的左右一对的侧梁(11)的后端。后框架由倾斜部(14)和水平部(15)构成,其中,倾斜部随着靠向后方而朝车宽方向内侧倾斜;水平部从倾斜部的后端随着靠向后方而呈大致水平地延伸,侧梁的后部具有第1加宽部(11a),该第1加宽部(11a)经由弯曲部(11b)朝车宽方向内侧加宽,后框架的倾斜部的前部具有第2加宽部(12a),该第2加宽部朝车宽方向外侧加宽,第1加宽部的后端和第2加宽部的前端连接,第1加宽部的车宽方向内壁和倾斜部的车宽方向内壁在俯视观察时呈直线状连续,因此,由热冲压成型材料构成后框架,从而能够确保强度的同时实现轻量化,不仅如此,还能够有效地吸收后表面碰撞的碰撞能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汽车的车身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的汽车的车身结构,其将热冲压成型(hotstamp)材料制的左右一对的后框架的前端连接于高张力(high-tensile)材料制的左右一对的侧梁的后端。
技术介绍
通过下述专利文献1公知如下结构:通过将热冲压成型材料制的后框架的上半部的板厚设定为大于下半部的板厚,并且在后框架上,沿前后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形成第1软化区、第2软化区和第3软化区,据此,当输入后表面碰撞的碰撞载荷时,将后框架压溃为锯齿形(zigzag)来吸收碰撞能量。另外,通过下述专利文献2公知如下结构:通过在热冲压成型材料制的后框架上形成从前上方向后下方倾斜的软化区(softzone),据此,当输入后表面碰撞的碰撞载荷时,将后框架折弯为Z字形来吸收碰撞能量。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7-43158号专利文献2:国际申请公开公报WO2016/098567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的车身结构,其将热冲压成型材料制的左右一对的后框架(12)的前端连接于高张力材料制的左右一对的侧梁(11)的后端,其特征在于,/n所述后框架(12)由倾斜部(14)和水平部(15)构成,其中,所述倾斜部(14)随着靠向后方而朝车宽方向内侧倾斜;所述水平部(15)从所述倾斜部(14)的后端向后方呈大致水平地延伸,/n所述侧梁(11)的后部具有第1加宽部(11a),该第1加宽部(11a)经由弯曲部(11b)朝车宽方向内侧加宽,/n所述后框架(12)的倾斜部(14)的前部具有第2加宽部(12a),该第2加宽部(12a)朝车宽方向外侧加宽,/n所述第1加宽部(11a)的后端和所述第2加宽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11 JP 2018-0762621.一种汽车的车身结构,其将热冲压成型材料制的左右一对的后框架(12)的前端连接于高张力材料制的左右一对的侧梁(11)的后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框架(12)由倾斜部(14)和水平部(15)构成,其中,所述倾斜部(14)随着靠向后方而朝车宽方向内侧倾斜;所述水平部(15)从所述倾斜部(14)的后端向后方呈大致水平地延伸,
所述侧梁(11)的后部具有第1加宽部(11a),该第1加宽部(11a)经由弯曲部(11b)朝车宽方向内侧加宽,
所述后框架(12)的倾斜部(14)的前部具有第2加宽部(12a),该第2加宽部(12a)朝车宽方向外侧加宽,
所述第1加宽部(11a)的后端和所述第2加宽部(12a)的前端连接,
所述第1加宽部(11a)的车宽方向内壁和所述倾斜部(14)的车宽方向内壁在俯视观察时呈直线状连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搭载于车身下部的电池箱(36),
所述侧梁(11)的弯曲部(11b)与所述电池箱(36)的后部的角部(36a)相对,
由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横梁(16)连接左右的所述后框架(12)的倾斜部(1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由在俯视观察时具有三角形形状的加强部件(17)连接所述后框架(12)的倾斜部(14)和所述后横梁(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板框架(33)连接底板横梁(32)和所述后横梁(16),其中,所述底板横梁(32)在车宽方向上连接左右的所述侧梁(1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梁(11)通过将外侧部件(24)和内侧部件(23)结合而构成为闭合截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沢耕太山田誉金子贯志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