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锻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604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门锻件,涉及阀体锻件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呈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阀体以及第二阀体;所述第一阀体的端部设置有同轴的法兰盘,所述法兰盘的直径大于第一阀体的直径;所述第二阀体背离第一阀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外侧壁上活动套有限位盖;所述限位盖背离第二阀体的一侧开设有供法兰盘插入的限位孔;所述限位盖内开设有深度大于法兰盘厚度的空腔;所述法兰盘沿第一阀体高度方向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条,所述限位盖内环侧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孔连通的插槽,所述插槽供另一阀门锻件上的限位条插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减小运输途中锻件间的碰撞,提高锻件运输时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门锻件
本技术涉及阀体锻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阀门锻件。
技术介绍
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的管路附件。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关断阀、止回阀、调节阀等。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而阀体锻件做为阀门的前身,是阀门成型必经的一步。加工厂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对金属坯料进行锻造变形而得到阀体的毛坯,再利用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形变形,改变其机械性能并加工成指定的实心毛坯。客户再根据实际需求来对阀体锻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6017937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自密封闸阀截止阀通用锻件,包括主阀体锻件、对接法兰,所述的主阀体锻件两侧对称设置有对接法兰,同时,斜支管主阀体锻件中间位置设置有阀盖连接结构;所述的主阀体锻件、对接法兰、阀盖连接结构为整体锻造结构;所述的主阀体锻件整体结构为中间直径大,两侧直径小。该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通过锻造工艺进行锻造整体成形,再进行后期加工变成成品,其结构工艺简单,投入小,质量可得到有效保障。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将上述阀体锻件进行运输时,由于锻件的形状不规则,为了避震运输人员通常仅会在车厢底部铺设减震垫;但是当车辆行驶在较为颠簸的路段时,由于阀体锻件间没有设置相应的限位固定结构,阀体锻件间在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将会发生相互碰撞;当碰撞的撞击力较大时,将会导致锻件表面发生磨损甚至出现变形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阀门锻件,具有能减小运输途中锻件间的碰撞,提高锻件运输时稳定性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阀门锻件,包括呈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阀体以及第二阀体;所述第一阀体的端部设置有同轴的法兰盘,所述法兰盘的直径大于第一阀体的直径;所述第二阀体背离第一阀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外侧壁上活动套有限位盖;所述限位盖背离第二阀体的一侧开设有供法兰盘插入的限位孔;所述限位盖内开设有深度大于法兰盘厚度的空腔;所述法兰盘沿第一阀体高度方向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条,所述限位盖内环侧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孔连通的插槽,所述插槽供另一阀门锻件上的限位条插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将阀门锻件进行运输时,先将一阀门锻件的第一阀体上端对准另一阀门锻件上的限位孔,再将第一阀体的端部连同法兰盘一起从限位孔插入至限位盖内;插入时需将法兰盘上的限位条对准插槽的位置,才能顺利的将法兰盘插入至限位盖内;当限位条成功进入至限位盖的空腔内时,通过转动限位盖使插槽与限位条的位置错开,从而便能将法兰盘限位在限位盖内;通过将阀门锻件间按照上述方法依次相连,阀门锻件间便能连接成一个整体;进而在运输途中能有效减小阀门锻件间的碰撞,提高了阀门锻件运输时的整体稳定性;当需要将阀门锻件间进行分离时,通过将插槽转动至与限位条相对,从而便能顺利的将阀门锻件间进行分离。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柱朝向限位孔的侧壁上设置有橡胶层;将一所述第一阀体端部插入至另一所述限位盖内,所述第一阀体端部将与橡胶层相互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阀门锻件间相互连接时,在橡胶层的作用下能将限位条一端压紧在限位盖的内侧壁上,从而能进一步提高阀门锻件连接时的稳定性;当在运输途中发生较大颠簸时,通过橡胶层还能减小两阀门锻件间的震动,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条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所述限位条呈对称设置在法兰盘外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橡胶层将限位条压紧在限位盖内侧壁上时,呈对称设置的限位条能提高对法兰盘的限位效果,同时能使法兰盘保持平衡,减小法兰盘的晃动与偏移。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盖外侧壁上套有同轴的防滑胶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将限位盖进行转动时,通过防滑胶套能避免运输人员转动时被限位盖表面割伤,对运输人员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同时防滑胶套还能增大手部与限位盖外侧壁间的摩擦力,从而使运输人员能更加顺利的将限位盖进行转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阀体外侧壁上设置有呈交叉设置的加固条,所述加固条位于第一阀体与第二阀体的连接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对阀门锻件后期的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钻机来将第一阀体与第二阀体进行开孔;而第一阀体与第二阀体的连接处结构相对薄弱,通过加固条能进一步增强两者连接处的结构强度,使整体阀门锻件的结构更加的稳定牢靠,具备较强的抗形变能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阀体外侧壁上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增强筋,所述增强筋呈周向间隔设置在第一阀体外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强筋增大了第一阀体的强度,提高了第一阀体的使用寿命,加强了第一阀体的稳定性;使第一阀体不易发生形变。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阀体相互背离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预设凸条,所述预设凸条的中心轴线与第二阀体沿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设凸条的半径由外向内依次均匀减小,后期当需要对第二阀体进行开孔加工时,通过设置在第二阀体侧面的预设凸条能给开孔人员提供相应的尺寸参照,开孔人员可参照不同半径的预设凸条来开设合适的孔径。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阀体上对称设置有分别位于第一阀体两侧的吊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阀门锻件进行搬运转移时,需要通过吊机来将阀门锻件吊起,而设置在第二阀体上的吊环能方便吊机来将阀门锻件吊起;方便了阀门锻件的吊装工作;吊机能将连接成排状的多个阀门锻件同时吊起,从而能大大提高吊装的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将阀门锻件间连接成一个整体;进而在运输途中能有效减小阀门锻件间的碰撞,提高了阀门锻件运输时的整体稳定性;当需要将阀门锻件间进行分离时,通过将插槽转动至与限位条相对,从而便能顺利的将阀门锻件间进行分离;2.当在运输途中发生较大颠簸时,通过橡胶层还能减小两阀门锻件间的震动,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3.吊机能将连接成排状的多个阀门锻件同时吊起,从而能大大提高吊装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凸显限位盖底部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阀体;2、第二阀体;3、法兰盘;4、限位柱;5、限位盖;6、限位孔;7、限位条;8、插槽;9、橡胶层;10、防滑胶套;11、加固条;12、增强筋;13、预设凸条;14、吊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阀门锻件,包括有一体成型的第一阀体1与第二阀体2。第一阀体1与第二阀体2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门锻件,包括呈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阀体(1)以及第二阀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1)的端部设置有同轴的法兰盘(3),所述法兰盘(3)的直径大于第一阀体(1)的直径;所述第二阀体(2)背离第一阀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柱(4),所述限位柱(4)外侧壁上活动套有限位盖(5);所述限位盖(5)背离第二阀体(2)的一侧开设有供法兰盘(3)插入的限位孔(6);所述限位盖(5)内开设有深度大于法兰盘(3)厚度的空腔;所述法兰盘(3)沿第一阀体(1)高度方向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条(7),所述限位盖(5)内环侧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孔(6)连通的插槽(8),所述插槽(8)供另一阀门锻件上的限位条(7)插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门锻件,包括呈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阀体(1)以及第二阀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1)的端部设置有同轴的法兰盘(3),所述法兰盘(3)的直径大于第一阀体(1)的直径;所述第二阀体(2)背离第一阀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柱(4),所述限位柱(4)外侧壁上活动套有限位盖(5);所述限位盖(5)背离第二阀体(2)的一侧开设有供法兰盘(3)插入的限位孔(6);所述限位盖(5)内开设有深度大于法兰盘(3)厚度的空腔;所述法兰盘(3)沿第一阀体(1)高度方向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条(7),所述限位盖(5)内环侧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孔(6)连通的插槽(8),所述插槽(8)供另一阀门锻件上的限位条(7)插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4)朝向限位孔(6)的侧壁上设置有橡胶层(9);将一所述第一阀体(1)端部插入至另一所述限位盖(5)内,所述第一阀体(1)端部将与橡胶层(9)相互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阀门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条(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盛方建仁方裕波王运松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冠峰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