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压减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603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微压减压阀,超微压减压阀包括:膜盖、膜片组件、第一盖体、第一弹簧、调节组件、第一阀体、阀芯组件、阀座、第二盖体、第二阀体、活塞组件、第二弹簧和导管。由于微压先导阀的流通能力远大于活塞组件中间进气孔的流通能力,所以本产品通过微压先导阀的打开和关闭来控制主阀的开启和关闭,从而实现范围内压力调节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微压减压阀
本技术涉及减压阀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超微压减压阀。
技术介绍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减压阀被用于电子、半导体石油化工、生物制药、实验室等气体液体管路。可用于控制氮气、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在管道上主要起稳压作用。由于现有背压值偏大,在超微压力要求很低场合无法调节,特别是在小口径,特定超低压领域的压力范围,国内尚属空白,需要有灵敏度高可以精确调节特定压力下的超低压减压阀,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超微压减压阀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超微压减压阀。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微压减压阀,超微压减压阀包括:膜盖、膜片组件、第一盖体、第一弹簧、调节组件、第一阀体、阀芯组件、阀座、第二盖体、第二阀体、活塞组件、第二弹簧和导管;膜盖包括第一膜盖和第二膜盖,且膜盖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膜片组件固定在第一膜盖和第二膜盖之间,且膜片组件与第二膜盖围设成气室;第一盖体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且第一盖体的一端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微压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微压减压阀包括:/n膜盖,所述膜盖包括第一膜盖和第二膜盖,且所述膜盖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n膜片组件,所述膜片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膜盖和所述第二膜盖之间,且所述膜片组件与所述第二膜盖围设成气室;/n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且所述第一盖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膜盖相连接;/n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嵌入所述第一盖体内,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膜片组件相贴合;/n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一端嵌入所述第一盖体内,且所述调节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相贴合;/n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上设置有导入口和导出口,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第二膜盖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微压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微压减压阀包括:
膜盖,所述膜盖包括第一膜盖和第二膜盖,且所述膜盖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
膜片组件,所述膜片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膜盖和所述第二膜盖之间,且所述膜片组件与所述第二膜盖围设成气室;
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且所述第一盖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膜盖相连接;
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嵌入所述第一盖体内,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膜片组件相贴合;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一端嵌入所述第一盖体内,且所述调节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相贴合;
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上设置有导入口和导出口,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第二膜盖相连接,且所述导入口和导出口均与所述气室相连通;
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嵌入所述导入口内;
阀座,所述阀座套设在所述阀芯组件的外侧,且所述阀座的外壁与所述第一阀体相贴合;
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且所述第二盖体的一端与所述导入口相连通;
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包括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第二阀体与所述第二盖体的另一端相连接;
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设置有进气孔,所述活塞组件嵌入所述第二盖体内,且所述活塞组件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阀体相贴合;
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嵌入所述第二盖体内,且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活塞组件的上表面相贴合;
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与所述排气口相连通,且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出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微压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微压减压阀还包括:
第三盖体,所述第三盖体与所述第二阀体相连接;
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嵌入所述第二阀体内,且所述密封垫与所述第三盖体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微压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组件还包括:
膜片本体,所述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沃原自控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