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燃油分配管和金属燃油分配管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453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燃油分配管和金属燃油分配管总成,所述金属燃油分配管包括分体成型的管件和支承件;所述管件包括进油管、进油座和喷油器座;所述支承件具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套设于所述喷油器座的外环面并与所述外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与进气歧管上的螺栓安装孔固定连接;所述金属燃油分配管总成包括喷油器和所述金属燃油分配管,所述喷油器的进口端的第一承压面与所述喷油器座贴合,所述喷油器的出口端的第二承压面用于与进气歧管的台阶孔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金属燃油分配管和金属燃油分配管总成灵活性高,且具有结构紧凑、尺寸较小和质量轻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燃油分配管和金属燃油分配管总成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电喷
,具体涉及一种金属燃油分配管和金属燃油分配管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排放法规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摩托车电喷市场将不断发展壮大。未来电喷系统在中高端市场必然要求功能更复杂和多样化,中低端市场则主要要求尺寸更小、成本更低以及性能更优良。目前针对中低端市场的电喷系统存在结构过于复杂以及成本过高等问题,不利于推广使用。如图1所示,目前摩托车上用的金属燃油分配管总成,例如一种单缸的金属燃油分配管总成100主要由金属燃油分配管110、卡夹120以及喷油器130组成。进气岐管200上开设螺栓安装孔201和台阶孔202。当金属燃油分配管总成100与进气歧管200装配时,喷油器130的进口端,即图中的上端,通过卡夹120悬吊在金属燃油分配管110的喷油器安装孔内,喷油器130的出口端,即图中的底端,装入台阶孔202并采用O型密封圈进行密封;金属燃油分配管110通过螺栓400和螺栓安装孔201固定在进气岐管200上。该种类型结构复杂,整体尺寸比较大,所用零件较多,因此,价格比较高。目前市场上还存在一种塑料燃油分配管总成,其燃油分配管采用塑料一体成型地模制,尺寸较小,但当客户需要更改进气歧管的设计方案时,由于尺寸不匹配,往往需要重新开模具,成本较高,灵活性不足。因此开发一种空间布置比较简单、灵活性比较强以及结构紧凑的燃油分配管总成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燃油分配管和金属燃油分配管总成,以达到空间布置比较简单、灵活性比较强以及结构紧凑的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金属燃油分配管,用于与喷油器配合使用,所述喷油器布置有同轴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喷油器的进口端用于装配于喷油器座上,所述喷油器的出口端用于装入进气歧管上的台阶孔,所述喷油器的进口端具有背对所述喷油器的出口端的第一承压面,所述第一承压面用于与所述喷油器座贴合,所述喷油器的出口端具有背对所述进口端的第二承压面,所述第二承压面用于与所述台阶孔贴合;所述金属燃油分配管包括分体成型的管件和支承件,所述管件包括沿油路方向依次连通的进油管、进油座和喷油器座;所述支承件具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套设于所述喷油器座的外环面并与所述外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与所述进气歧管上的螺栓安装孔的位置相匹配,并用于通过螺栓与所述螺栓安装孔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进油管与所述进油座同轴连接,且所述进油座的中轴与所述喷油器座的中轴线相垂直。可选的,所述支承件还具有用于与所述进气歧管上的凸销安装孔相匹配的定位凸销。可选的,所述支承件还具有防转耳,所述防转耳邻近所述第一安装孔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凸块;两个所述凸块相对的内侧具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与所述喷油器外壁的卡块卡接。可选的,所述卡槽为圆弧形,所述圆弧形的中心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的延长线上,或者为所述圆弧形的中心位于绕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0-135°的位置范围。可选的,所述支承件为一字板型,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同一平面上;或者,所述支承件为Z字型,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不同的平面上。可选的,所述支承件为冲压件或铸造件;所述进油管、进油座和喷油器座分开冲压或机加预制,或者,所述进油管、进油座和喷油器座中的一个或邻近的多个一体铸造成型;所述进油管、进油座、喷油器座和支承件相互连接的部分采用焊接连接。可选的,所述进油管具有相对的进口端与出口端,所述进油管的出口端与所述进油座连接,所述进油管的进口端通过快速接头、单墩头或双墩头接头与外部的主油管连接。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金属燃油分配管总成,所述金属燃油分配管总成包括喷油器和本技术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金属燃油分配管;所述喷油器布置有同轴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喷油器的进口端用于装配于喷油器座上,所述出喷油器的口端用于装入进气歧管的台阶孔,所述喷油器的进口端具有背对所述喷油器的出口端的第一承压面,所述第一承压面与所述喷油器座贴合,所述喷油器的出口端具有背对所述喷油器的进口端的第二承压面,所述第二承压面用于与进气歧管的台阶孔贴合;所述第一承压面与所述金属燃油分配管的喷油器座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承压面与所述进气歧管的台阶孔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可选的,所述金属燃油分配管总成用于摩托车。在本技术的金属燃油分配管和金属燃油分配管总成中,所述金属燃油分配管的支承件和管件分体成型,从而当客户更改进气歧管的设计方案时,针对进气歧管上不同的螺栓安装孔和台阶孔的相对位置,只需要相应更改支承件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相对位置即可,而管件可以不需要重开模具制造,降低了制造成本。所述金属燃油分配管总成的喷油器座与所述喷油器的进口端的第一承压面配合,所述喷油器的出口端的第二承压面与进气歧管的台阶孔配合,从而可以通过喷油器座或燃油压力将所述喷油器座和所述喷油器的进口端、以及所述喷油器的出口端和所述台阶孔压紧贴合。本技术的金属燃油分配管总成与现有的金属燃油分配管相比,无需使用卡夹,也就不需在喷油器和喷油座上开设额外的卡夹安装孔,减少了零件的数目和工艺步骤,结构更为简单和紧凑,从而可以制造尺寸更为小巧且同时保持优良性能的燃油分配管总成。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一种金属燃油分配管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金属燃油分配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支承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防转耳与第一安装孔的相对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支承件与喷油器座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进油管与支承件的相对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双墩头进油管的结构示意图;图7b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单墩头进油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金属燃油分配管与喷油器装配成的金属燃油分配管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金属燃油分配管总成与进气歧管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金属燃油分配管总成与进气歧管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金属燃油分配管总成、110-金属燃油分配管、120-卡夹、130-喷油器;200-进气歧管、201-螺栓安装孔、202-台阶孔、203-定位销孔;300-金属燃油分配管总成、310-金属燃油分配管、315-管件、311-进油管、311a-双墩头进油管、311b-双墩头进油管、312-进油座、313-喷油器座、314-支承件、3141-第一安装孔、3142-第二安装孔、3143-定位凸销、3144-防转耳、3145-卡槽、320-喷油器、321-第一承压面、322-第二承压面;400-螺栓;H1-喷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燃油分配管,用于与喷油器配合使用,所述喷油器布置有同轴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喷油器的进口端用于装配于喷油器座上,所述喷油器的出口端用于装入进气歧管上的台阶孔,所述喷油器的进口端具有背对所述喷油器的出口端的第一承压面,所述第一承压面用于与所述喷油器座贴合,所述喷油器的出口端具有背对所述进口端的第二承压面,所述第二承压面用于与所述台阶孔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燃油分配管包括分体成型的管件和支承件;所述管件包括沿油路方向依次连通的进油管、进油座和喷油器座;所述支承件具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套设于所述喷油器座的外环面并与所述外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与所述进气歧管上的螺栓安装孔的位置相匹配,并用于通过螺栓与所述螺栓安装孔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燃油分配管,用于与喷油器配合使用,所述喷油器布置有同轴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喷油器的进口端用于装配于喷油器座上,所述喷油器的出口端用于装入进气歧管上的台阶孔,所述喷油器的进口端具有背对所述喷油器的出口端的第一承压面,所述第一承压面用于与所述喷油器座贴合,所述喷油器的出口端具有背对所述进口端的第二承压面,所述第二承压面用于与所述台阶孔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燃油分配管包括分体成型的管件和支承件;所述管件包括沿油路方向依次连通的进油管、进油座和喷油器座;所述支承件具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套设于所述喷油器座的外环面并与所述外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与所述进气歧管上的螺栓安装孔的位置相匹配,并用于通过螺栓与所述螺栓安装孔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燃油分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与所述进油座同轴连接,且所述进油座的中轴线与所述喷油器座的中轴线相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燃油分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还具有用于与所述进气歧管上的凸销安装孔相匹配的定位凸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燃油分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还具有防转耳,所述防转耳邻近所述第一安装孔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凸块;两个所述凸块相对的内侧具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与所述喷油器外壁的卡块卡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燃油分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圆弧形,所述圆弧形的中心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心的连线的延长线上,或者为所述圆弧形的中心位于绕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轴线顺时针或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亭李凌旻池博源王华钰伍中宇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