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中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443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中冷器,属于中冷器技术领域,该一种新型中冷器包括进出气通道和中冷器芯体,所述进出气通道由进气气室、进气管、出气气室和出气管组成,所述进气气室上连通有所述进气管,所述出气气室上连通有所述出气管,传统的方式中高温、高压空气进入气室后直接冲击主板与散热管连接部位,易造成主板损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中冷器位于主板的上方增加副主板,当高温、高压空气进入气室率先经过副主板,通过副主板吸收一部分热量,从而起到对空气降温的作用,降低铝合金因高温、高压及应力的作用而产生的蠕变,提高中冷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中冷器
本技术属于中冷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中冷器。
技术介绍
对于增压发动机来说,中冷器是增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其作用在于提高发动机的换气效率。无论是机械增压发动机还是涡轮增压发动机,都需要在增压器与发动机进气歧管之间安装中冷器。当空气进入涡轮增压后其温度会大幅升高,密度变低,而中冷器正是起到冷却空气的作用,高温空气经过中冷器的冷却,再进入发动机中。随着社会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在一些要求较高的车辆,如特种车辆,涡轮增压后的空气温度会高于200℃,进气压力也会增大,而现在的中冷器绝大多数为铝质,这时铝合金就会产生较大的蠕变,再加上车辆在使用过程中会不停的振动,从而会加剧蠕变的发生,久而久之,在高温、高压、及应力的作用下,中冷器的主板以及主板和散热管的连接处会最先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中冷器,旨在解决现有的中冷器的主板在高温、高压、及应力的作用下失效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中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出气通道,所述进出气通道由进气气室、进气管、出气气室和出气管组成,所述进气气室上连通有所述进气管,所述出气气室上连通有所述出气管;中冷器芯体,所述中冷器芯体由副主板、环体闭合孔、第一主板、第二主板、芯子护板、散热管、散热带组成,所述进气气室的底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主板的顶侧,位于所述第一主板的上方设置有所述副主板,所述第一主板与第二主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芯子护板,所述副主板的顶部呈等同间距开设有多个所述环体闭合孔,所述第一主板的顶侧和所述第二主板的底侧均开设有多个通孔,且与所述环体闭合孔的形状和轴心相同,所述副主板上的多个所述环体闭合孔和所述第一主板的多个通孔的内部设置有所述散热管,多个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主板的多个通孔内,且位于两个所述芯子护板之间,所述散热管和所述散热带依次叠加形成所述中冷器芯体。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出气气室的顶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主板的底侧。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进气气室和所述出气气室内壁面设置有加强筋。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管一端的外壁面与所述环体闭合孔的内壁面焊接。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芯子护板与所述散热管之间和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管之间均设置有所述散热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传统的方式中高温、高压空气进入气室后直接冲击主板与散热管及其连接部位,易造成主板以及主板与散热管的连接部位损坏,本技术在中冷器位于主板的上方增加副主板,当高温、高压空气进入气室率先经过副主板,通过副主板吸收一部分热量,从而起到对空气降温的作用,降低铝合金因高温、高压及应力的作用而产生的蠕变,提高中冷器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新型中冷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新型中冷器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新型中冷器的副主板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新型中冷器的工作原理图。图中:1-中冷器主体、2-进气罩、3-副主板、4-主板、5-芯子护板、6-散热带、7-散热管、8-进气管道、9-进气胶管、10-卡箍、11-外胶管、12-钢圈、13-安装槽、14-内胶管、15-加强筋、16-环体闭合孔、17-气室。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中冷器,包括进出气通道1和中冷器芯体2。请参阅图1-2,进出气通道1由进气气室11、进气管111、出气气室12和出气管121组成,进气气室11上连通有进气管111,出气气室12上连通有出气管121,增压器增压后的空气排出经由进气管111进入到达进气气室11,经过中冷器芯体2散热后进入出气气室12,然后从出气管121进入发动机,从而实现了散热的目的。请参阅图1、3,中冷器芯体2由副主板21、环体闭合孔211、第一主板22、第二主板26、芯子护板23、散热管24、散热带25组成,进气气室11的底侧固定连接于第一主板22的顶侧,位于第一主板22的上方设置有副主板21,第一主板22与第二主板26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芯子护板23,副主板21的顶部呈等同间距开设有多个环体闭合孔211,第一主板22的顶侧和第二主板26的底侧开设有多个通孔,且与环体闭合孔211的轴心相同,副主板21上的多个环体闭合孔211和第一主板22的多个通孔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管24,多个散热管24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主板26的多个通孔内,且位于两个芯子护板23之间,散热管24和散热带25依次叠加形成中冷器芯体2,高温、高压空气进入进气气室11后,优先经过副主板21,通过副主板21吸收一部分热量,从而起到对空气降温的作用,然后进入到散热管24进行散热,有效的保护了主板、散热管24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中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进出气通道(1),所述进出气通道(1)由进气气室(11)、进气管(111)、出气气室(12)和出气管(121)组成,所述进气气室(11)上连通有所述进气管(111),所述出气气室(12)上连通有所述出气管(121),/n中冷器芯体(2),所述中冷器芯体(2)由副主板(21)、若干环体闭合孔(211)、第一主板(22)、第二主板(26)、芯子护板(23)、散热管(24)、散热带(25)组成,所述进气气室(11)的底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主板(22)的顶侧,位于所述第一主板(22)的上方设置有所述副主板(21),所述第一主板(22)与第二主板(26)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芯子护板(23),所述副主板(21)的顶部呈等同间距开设有若干所述环体闭合孔(211),所述第一主板(22)的顶侧和所述第二主板(26)的底侧均开设有多个通孔,且与所述环体闭合孔(211)的形状和轴心相同,所述副主板(21)上的多个所述环体闭合孔(211)和所述第一主板(22)的多个通孔的内部设置有所述散热管(24),多个所述散热管(24)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主板(26)的多个通孔内,且位于两个所述芯子护板(23)之间,所述散热管(24)和所述散热带(25)依次叠加形成所述中冷器芯体(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中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出气通道(1),所述进出气通道(1)由进气气室(11)、进气管(111)、出气气室(12)和出气管(121)组成,所述进气气室(11)上连通有所述进气管(111),所述出气气室(12)上连通有所述出气管(121),
中冷器芯体(2),所述中冷器芯体(2)由副主板(21)、若干环体闭合孔(211)、第一主板(22)、第二主板(26)、芯子护板(23)、散热管(24)、散热带(25)组成,所述进气气室(11)的底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主板(22)的顶侧,位于所述第一主板(22)的上方设置有所述副主板(21),所述第一主板(22)与第二主板(26)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芯子护板(23),所述副主板(21)的顶部呈等同间距开设有若干所述环体闭合孔(211),所述第一主板(22)的顶侧和所述第二主板(26)的底侧均开设有多个通孔,且与所述环体闭合孔(211)的形状和轴心相同,所述副主板(21)上的多个所述环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登峰李大钧隋巧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汽车散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