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岩溶隧道隧底结构重构的排水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429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岩溶隧道隧底结构重构的排水构造,包括铺设在重构的隧底仰拱初期支护内的环向盲管,与环向盲管相连通的深埋中心管,以及与深埋中心管相连通的下穿泄水洞,深埋中心管位于重构的隧底仰拱初期支护的下方,深埋中心管沿隧道的纵向设置,下穿泄水洞位于深埋中心管的下方,下穿泄水洞沿隧道的横向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深埋中心管下移,可收集仰拱及填充层以下部位积水,消除地下水对隧道底部结构的作用;深埋中心管将积水向下穿泄水洞引排,有效解决工程中深埋中心管设置后无法与既有隧道水沟顺接的难题,顺利将地下水引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靠性高,过水断面大,排水能力强,能有效疏通隧底地下水并提前泄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岩溶隧道隧底结构重构的排水构造
本技术涉及隧道工程
,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岩溶隧道隧底结构重构的排水构造。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铁路路网规划不断完善,在岩溶地区修建的隧道越来越多,尤其是在西南山区,诸多长大复杂岩溶隧道正在修建或已投入运营。由于岩溶的复杂性、发育的不规律性,导致岩溶地区隧道出现无砟道床变形、仰拱及填充隆起等病害,严重时需采取仰拱拆换等整治措施,防止道床继续变形。传统隧底排水构造是在仰拱范围环向布置环向盲管,地下水在水压作用下由环向盲管引入纵向盲管,纵向盲管引入两侧水沟,通过横向排水管流入中心沟而后引排至洞外。仰拱拆换后若采用传统的隧底排水构造,不能有效降低隧底水压,下移中心沟后又无法与既有水沟顺接。同时,运营隧道仰拱拆换及隧底施工主要在列车运营天窗时间,施工时间短,施工效率低,对施工安全要求极高。因此,改善岩溶地区铁路隧道重构隧底结构的排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对解决隧底积水引发的病害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岩溶隧道隧底结构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岩溶隧道隧底结构重构的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重构的隧底仰拱初期支护内的环向盲管,与所述环向盲管相连通的深埋中心管,以及与所述深埋中心管相连通的下穿泄水洞,所述深埋中心管位于所述重构的隧底仰拱初期支护的下方,所述深埋中心管沿隧道的纵向设置,所述下穿泄水洞位于所述深埋中心管的下方,所述下穿泄水洞沿所述隧道的横向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岩溶隧道隧底结构重构的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重构的隧底仰拱初期支护内的环向盲管,与所述环向盲管相连通的深埋中心管,以及与所述深埋中心管相连通的下穿泄水洞,所述深埋中心管位于所述重构的隧底仰拱初期支护的下方,所述深埋中心管沿隧道的纵向设置,所述下穿泄水洞位于所述深埋中心管的下方,所述下穿泄水洞沿所述隧道的横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岩溶隧道隧底结构重构的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埋中心管设有排水坡度,且所述深埋中心管两端采用砼端头墙封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岩溶隧道隧底结构重构的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穿泄水洞顶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联系管,所述联系管连通所述深埋中心管和所述下穿泄水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岩溶隧道隧底结构重构的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孔壁还铺设有钢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波殷召念钟昌桂张磊陈昂卿伟宸王加一陈柯霖朱勇曾宏飞刘伟中邸成黄华熊国兴高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