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弱围岩隧道衬砌排水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衬砌排水体,特别涉及一种软弱围岩隧道衬砌排水体。
技术介绍
随着隧道建设向更深、更复杂地层发展,面临的软岩大变形问题越来越多,高等级公路的迅猛发展,大跨度软岩公路隧道的施工方法也不断发展,主要有台阶法和双侧壁导坑法、中隔墙法等。但在工程实践中,发现双侧壁导坑法和中隔墙法存在以下缺点:一是限制了大型施工机械的使用,降低了工效;二是在软硬围岩相间的隧道施工中,施工方法的调整时间很长;三是临时施工支护多、投入大、不经济;四是施工中相互干扰大;五是分部施工防水层和混凝土衬砌,运营病害多。在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高地应力环境、软弱围岩地区建设长大隧道,围岩常常表现出大变形特点。锚杆支护是围岩大变形控制最常用的措施,但是,传统锚杆在大变形隧道中难以达到有效支护效果,主要原因是传统锚杆允许变形量小,当围岩出现较大的变形、围岩变形量超过传统锚杆的承受范围时,锚杆将出现拉断破坏,进而造成支护结构失效和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软弱围岩隧道衬砌排水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弱围岩隧道衬砌排水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钢管(1)、水管(2)、衬砌(3)、混凝土喷射层(4)、边卡槽(6)、上卡槽(7)、顶部卡槽(8)、过滤排水箱(9)、水管连接段(10)和锚杆(22);固定钢管(1)位于隧道最内层,水管(2)位于固定钢管(1)的外侧,衬砌(3)位于水管(2)的外侧,混凝土喷射层(4)位于衬砌(3)的外侧;边卡槽(6)位于隧道侧部结构,上卡槽(7)位于隧道上部结构,顶部卡槽(8)位于隧道顶部结构;水管(2)和过滤排水箱(9)通过水管连接段(10)连接起来;锚杆(22)穿过混凝土喷射层(4)将衬砌(3)固定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弱围岩隧道衬砌排水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钢管(1)、水管(2)、衬砌(3)、混凝土喷射层(4)、边卡槽(6)、上卡槽(7)、顶部卡槽(8)、过滤排水箱(9)、水管连接段(10)和锚杆(22);固定钢管(1)位于隧道最内层,水管(2)位于固定钢管(1)的外侧,衬砌(3)位于水管(2)的外侧,混凝土喷射层(4)位于衬砌(3)的外侧;边卡槽(6)位于隧道侧部结构,上卡槽(7)位于隧道上部结构,顶部卡槽(8)位于隧道顶部结构;水管(2)和过滤排水箱(9)通过水管连接段(10)连接起来;锚杆(22)穿过混凝土喷射层(4)将衬砌(3)固定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弱围岩隧道衬砌排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2)外涂抹有一层水管保护层(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弱围岩隧道衬砌排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晓荣,卢红亮,吴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方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