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溶隧道地下水开敞式疏泄结构
本技术涉及隧道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岩溶隧道地下水开敞式疏泄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广西、云南及贵州等省区分部有大范围的岩溶喀斯特地貌,随着公路、铁路及水利工程的快速修建,越来越多的隧道及地下工程穿越富水岩溶地区,施工过程中揭示了许多岩溶形态及岩溶水,如充填、半充填/空溶洞、岩溶裂隙带、岩溶管道、地下暗河及岩溶地下湖泊等。由于岩溶及岩溶水具有复杂多变、不可预见等特性,受降雨影响,富水岩溶隧道运营期间在地下水的作用下,极易出现衬砌漏水、衬砌开裂甚至掉块、仰拱填充与仰拱衬砌脱落、无砟轨道底板变形开裂甚至上鼓、翻浆冒泥、沟槽涌水等病害类型,严重危及行车安全,且治理难度大,治理成本高。目前,岩溶隧道均采用闭环二次衬砌结构,衬砌背后设置管径为φ50mm~φ150mm的纵、横向排水盲管对的地下水进行汇集、引排,施工期间揭示岩溶裂隙、管道时一般加密盲管或单独设置盲管引排岩溶水。施工期间揭示的溶洞根据其与隧道之间的不同位置关系,通常处理措施如下:衬砌结构加强、衬砌外侧施做混凝土护拱、护拱外侧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溶隧道地下水开敞式疏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中疏泄结构,集中疏泄结构包括:/n护拱层(21),设于隧道(1)区域岩溶空腔(2)内,护拱层(21)位于隧道(1)初期支护(15)外侧;/n缓冲层(22),回填于岩溶空腔(2)内,缓冲层(22)位于护拱层(21)外侧,缓冲层(22)顶面到岩溶空腔(2)顶部具有空隙;/n集水孔(4),沿岩溶空腔(2)周围设有若干集水孔(4),集水孔(4)连通空隙;/n开敞式集水洞(5),设于岩溶空腔(2)附近的隧道(1)边墙外侧,沿集水洞(5)周围设有若干与集水洞(5)连通的集水孔(4);/n汇水管道(24),连通岩溶空腔(2)和集水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溶隧道地下水开敞式疏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中疏泄结构,集中疏泄结构包括:
护拱层(21),设于隧道(1)区域岩溶空腔(2)内,护拱层(21)位于隧道(1)初期支护(15)外侧;
缓冲层(22),回填于岩溶空腔(2)内,缓冲层(22)位于护拱层(21)外侧,缓冲层(22)顶面到岩溶空腔(2)顶部具有空隙;
集水孔(4),沿岩溶空腔(2)周围设有若干集水孔(4),集水孔(4)连通空隙;
开敞式集水洞(5),设于岩溶空腔(2)附近的隧道(1)边墙外侧,沿集水洞(5)周围设有若干与集水洞(5)连通的集水孔(4);
汇水管道(24),连通岩溶空腔(2)和集水洞(5),汇水管道(24)伸入空隙,用于将岩溶空腔(2)中水引入集水洞(5);
泄水管道(51),连通集水洞(5)和隧道(1)中心沟(11),泄水管道(51)用于将集水洞(5)中水引入中心沟(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隧道地下水开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郦亚军,刘科,甘目飞,陈国栋,尚寒春,刘雄伟,王微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成都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