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用电设备以及用电设备电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839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池、用电设备以及用电设备电路系统。一种电池,包括第一正电极(1)和负电极(3),还包括第二正电极(2),以及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正电极(1)和所述第二正电极(2)之间的开关器件。所述开关器件为接触器(KM),所述接触器(KM)线圈连接于所述第一正电极(1)和所述负电极(3)之间,所述接触器(KM)主触头连接于所述第一正电极(1)和所述第二正电极(2)之间。所述电池能够实现对外接电器充电,实现用电设备发电机对所述电池的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用电设备以及用电设备电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电池、用电设备以及用电设备电路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用电设备上装载的电器的增多,对用电设备电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装载多个电池成为了一种需求,已经得到许多的运用。对于同时装载的其它电池,可能会划分为不同的功用。例如,对于车辆而言,额外装配的电池用于供车载空调(又称驻车空调)的取电等使用,这样,即便是在车辆停止启动过程中,也能够保证车载空调的使用,这样的场景特别适合于货车等车辆使用,因为货车驾驶员经常需要直接停车在车上休息,此时用专门的车载电池为车载空调供电能够更好。当用电设备(如车辆)上装载多个不同的电池时,电池本身会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用电设备的整个供电系统的设计也成为一种需求,如果设计不当,会导致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新的电池、用电设备以及用电设备电路系统,以适应更多用电设备的使用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第一正电极和负电极,还包括第二正电极,以及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正电极和所述第二正电极之间的开关器件。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开关器件为接触器,所述接触器线圈连接于所述第一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之间,所述接触器主触头连接于所述第一正电极和所述第二正电极之间。作为进一步改进的,还包括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之间的时间继电器,所述时间继电器为通电延时型。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时间继电器线圈串联于所述第一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之间,所述时间继电器常开触头串联于所述第一正电极和所述接触器之间。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安装有如上述所述的电池。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电路系统,包括发电机、马达、负载以及原装电池,还包括所述的一种电池,所述发电机连接于所述原装电池两端,所述马达与所述发电机并联连接于所述原装电池,所述原装电池的正极连接于所述第一正电极,所述原装电池的负极连接于所述负电极,所述负载连接于所述第二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之间。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正电极连接用电设备接通档开关。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用电设备接通档开关和所述原装电池的正极之间串联用电设备附件通电档开关。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用电设备接通档开关和所述马达之间串联有用电设备启动档开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用电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用电设备电路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采用双正电极的结构,并在双正电极之间接有开关器件,既实现了电池对外接电器的单独供电,极大地提升了用电设备的实用性;电池也可接入用电设备电路系统中,实现了用电设备发电机对电池的充电;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电设备电路系统,同时设置有原装电池和电池,并利用电池的开关器件与用电设备的用电设备启动系统(钥匙开关系统),形成巧妙电路结构,确保了在用电设备发电机停止工作时,原装电池和电池不会出现互充的现象;此外,当原装电池电量不足时,通常第一次启动是无法启动马达的,即无法启动用电设备;但是,由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电设备电路系统中,可以适时接入电池,使得电池可以对马达进行供电,即可完成用电设备启动;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用电设备电路系统中,在第一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连接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通过延时,避免了在启动的过程中,电池和原装电池互充的现象发生;4.将电池接入至用电设备电路系统中,且通过用电设备启动系统的不同档位开关来控制电路主干线,不仅电控逻辑清晰,而且便于后期出现故障时对问题进行排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有接触器的车辆电路系统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有接触器和时间继电器的车辆电路系统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结构立体图。图中:1.第一正电极2.第二正电极3.负电极4.电池开关5.箱体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用电设备可以是工厂的机器,车辆以及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以下实施例以车辆为具体的用电设备进行展开描述。当车辆上装载多个不同的电池时,由于各个电池都统一需要由车辆发电机在运转过程中实现充电,因此,各个电池的正极通常都统一连接至车辆发电机的正端,各个电池的负极通常都统一连接至车辆发电机的负端。然而,这种结构就导致了当车辆发电机停止运转之后,各个电池的正极相互连接,负极也相互连接,此时,电压较高的电池就会给电压较低的电池充电,这就是互充充现象。互充充现象会在不同电池之间反复进行,并且还可能不断更换充电方向进行,它会导致各个电池的内部存储的电量不断地白白消耗,降价了各个电池的电压,也加速了电池的损耗。因此,避免电池互充,对于车辆安装多个电池而言,是十分关键的。为此,本专利技术从电池本身的设计出发,提供一种新的电池,以克服上述电池互充问题,同时还提供了相应的车辆电路系统和相应的车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照图1所示,显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E1。电池E1包括第一正电极1和负电极3,还包括第二正电极2,以及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正电极1和所述第二正电极2之间的开关器件(未区分标注)。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器件为接触器KM。所述接触器KM线圈连接于所述第一正电极1和所述负电极3之间,所述接触器KM主触头连接于所述第一正电极1和所述第二正电极2之间。本实施例采用接触器KM,是利用了接触器KM能够通过较大电流的性能。其它实施例中,接触器KM也可以用其它器件替换,例如也可以是继电器实现。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电池E1。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池E1,除了具备前述实施例的相应结构,还包括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正电极1和所述负电极3之间的时间继电器KT,所述时间继电器KT为通电延时型。所述时间继电器KT线圈串联于所述第一正电极1和所述负电极3之间,所述时间继电器KT常开触头串联于所述第一正电极1和所述接触器KM之间。所述电池采用电池组U进行供电。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电池,参照图3所示,所述电池,其包括:箱体5;设置于所述箱体5上的第一正电极1、第二正电极2、负电极3和电池开关4。本实施例的电池中的其它结构,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相应内容。图中虽未显示,但是,本专利技术前述实施例提供的各电池还可以直接作为原车电池安装至车辆中,形成一种安装有所述电池的车辆。在这种车辆中,前述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可作为车用电池对车辆上的各用电设备进行供电,并且,由于所述电池具有两个正电极(第一正电极和第二正电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电路系统,请参考图1。所述车辆电路系统包括发电机M1、马达M2、负载M3以及车载电池E2,还包括前述电池E1,所述发电机M1连接于所述车载电池E2两端,所述马达M2与所述发电机M1并联连接于所述车载电池E2,所述车载电池E2的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括第一正电极(1)和负电极(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正电极(2),以及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正电极(1)和所述第二正电极(2)之间的开关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括第一正电极(1)和负电极(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正电极(2),以及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正电极(1)和所述第二正电极(2)之间的开关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器件为接触器(KM),所述接触器(KM)线圈连接于所述第一正电极(1)和所述负电极(3)之间,所述接触器(KM)主触头连接于所述第一正电极(1)和所述第二正电极(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正电极(1)和所述负电极(3)之间的时间继电器(KT),所述时间继电器(KT)为通电延时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继电器(KT)线圈串联于所述第一正电极(1)和所述负电极(3)之间,所述时间继电器(KT)常开触头串联于所述第一正电极(1)和所述接触器(KM)之间。


5.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E1)。


6.一种用电设备电路系统,包括发电机(M1)、马达(M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威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速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