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杆架设线路上层防触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83631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触电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杆架设线路上层防触电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一种上层防触电装置,上层防触电装置包括固定抱箍或固定束带,支撑杆的底端固定于固定抱箍或固定束带上,而支撑杆的顶端向上延伸并与支护面相固接;支护面为水平防护面状,支护面的相对靠近电杆的内端构成相对支撑杆的固定端。使用时首先将上层防触电装置的固定抱箍或固定束带固定在电杆杆身上,之后将支撑杆拉长至距离上层线路0.7m处,从而使得支护面与上层线路之间存在0.7m的安全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对同杆架设线路的上层线路进行停电操作,即可便捷化的满足电力系统检修作业的动态作业条件,电力系统检修作业的安全性亦可得到有效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杆架设线路上层防触电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触电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同杆架设线路上层防触电方法。
技术介绍
同杆架设线路,也即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路架设在同根电杆上。在电力系统检修作业中,经常遇到同杆架设线路在上层10kV线路带电时,同步进行下层0.4kV线路检修作业。正常情况下,上层线路横担距离下层线路横担有足够的检修安全距离。然而,现实情况是:作业人员在下层线路进行检修作业过程中,人的位置是动态变化的,稍不注意,就可能产生与上层线路动态安全距离不足的情况,具备重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同杆架设线路上层防触电方法,无需对同杆架设线路的上层线路进行停电操作,即可便捷化的满足电力系统检修作业的动态作业条件,电力系统检修作业的安全性亦可得到有效保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同杆架设线路上层防触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一种上层防触电装置,所述上层防触电装置包括可拆卸的固定于电杆杆身上的固定抱箍或固定束带,可伸缩的支撑杆的底端固定于固定抱箍或固定束带上,而支撑杆的顶端向上延伸并与支护面相固接;所述支护面为水平防护面状,支护面的相对靠近电杆的内端构成相对支撑杆的固定端;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同杆架设线路上层10kV线路带电的同时,同步进行下层0.4kV线路检修作业;首先将上层防触电装置的固定抱箍或固定束带固定在电杆杆身上,之后将支撑杆拉长至距离上层线路0.7m处,从而使得支护面与上层线路之间存在0.7m的安全距离。优选的,所述上层防触电装置的支护面处布置传感模块,传感模块的感应区域平行支护面且感应区域布置高度低于或等于支护面高度;当作业人员在进行设备检修时,动态移动过程中靠近或碰触支护面处传感模块的感应区域,传感模块即发出信号至蜂鸣器,蜂鸣器产生声光报警,提醒作业人员安全距离已经临近或已经触碰到支护面。优选的,所述固定抱箍外形呈“C”字箍状,固定抱箍的开口处布置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螺纹拉杆;所述螺纹拉杆的尾端水平铰接于固定抱箍的其中一个开口处且铰接轴线垂直螺纹拉杆轴线,固定抱箍的另一个开口处铅垂内凹的开设有定位槽,且定位槽槽长方向平行螺纹拉杆轴线;螺纹拉杆沿铅垂面而压入定位槽内,并通过螺纹配合于螺纹拉杆首端的定位螺母来径向拉紧固定抱箍。优选的,所述支护面包括布置于支撑杆顶端的球形铰接座及两根铰接杆,两根铰接杆的尾端为球体以便容纳于球形铰接座的球状孔腔内,从而使得两根铰接杆可沿水平线作水平的行进及相离动作,两根铰接杆之间布置连接两者的绷紧后可构成水平防护面的防护布;以一组支撑杆、一组球形铰接座、两根铰接杆及一组防护布来构成一组防护单元,所述防护单元为两组且沿固定抱箍轴线而轴对称布置;在两组防护单元处于展开状态时,两组防护单元的水平防护面处于同平面上,且两组防护单元的相邻的两根铰接杆之间通过弹簧拉钩彼此固接。优选的,所述防护布上布置有起到支撑功能的扇骨。优选的,所述弹簧拉钩为沿电杆轴线轴对称布置的两组;弹簧拉钩的铰接端铰接于一根铰接杆上,而弹簧拉钩的弯钩端钩合于对应的另一根铰接杆处预设的吊环上。优选的,所述球形铰接座外形呈球体状,而内部则布置有用于容纳铰接杆尾端的球形腔;球形铰接座的外壁处贯穿布置连通球形腔的T字槽;其中一根铰接杆的尾端内凹有弧形贴合面,而另一根铰接杆的尾端相应外凸有弧形配合面,所述弧形贴合面与弧形配合面彼此面贴合,从而使得两根铰接杆彼此作相邻动作后能处于杆体平行贴靠状态;由弧形贴合面处向弧形配合面处凸设有凸柱,凸柱处布置转轴从而使得两个铰接杆彼此处于铰接状态;当两根铰接杆处于相离状态时,所述转轴轴线铅垂布置;两根铰接杆直径相等,所述T字槽的水平槽体的槽宽大于或等于单根铰接杆直径,T字槽的铅垂槽体的槽宽大于或等于两根铰接杆直径之和,球形腔的内径大于铅垂槽体的槽宽。优选的,所述T字槽的铅垂槽体与水平槽体的交界处布置有便于铰接杆动作的内倒角。优选的,所述固定抱箍的外壁处周向布置有滑轨,滑轨上滑动配合有滑块,支撑杆底端固定于滑块上;支撑杆顶端通过弹簧铰链而铰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因所述弹簧铰链的存在而具备铅垂及水平两种姿态;以彼此配合的铰接杆、支撑杆及滑块而构成一组防护组件,各防护组件沿滑轨的导向方向依序布置;相邻的两组防护组件处的铰接杆之间布置有起防护作用的防护布;在所述防护组件处于展开状态下时,各铰接杆均处于水平姿态,且首组防护组件的铰接杆与尾组防护组件的铰接杆之间通过弹簧拉钩彼此固接。优选的,所述弹簧拉钩为彼此平行布置的两组;弹簧拉钩的铰接端铰接于首组防护组件的铰接杆上,而弹簧拉钩的弯钩端钩合于尾组防护组件的铰接杆处预设的吊环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上述方案,当同杆架设线路上层10kV线路带电的同时,进行下层0.4kV线路检修作业时,将本专利技术以固定抱箍或固定束带的方式固定在电杆上,在距离上层线路0.7m处通过支护面形成水平防护面,使支护面与上层带电线路保持固定安全距离。实践证明,当防护距离为0.7m时,既保证了作业人员拥有足够的作业空间,又确保了作业的安全性。当作业人员在进行设备检修时,动态移动过程中若靠近支护面,支护面即可起到物理阻挡功能,从而达到安全防护效果。甚至在必要时,可通过人为增加传感模块,从而一旦作业人员碰触或接近支护面到指定距离,对应的蜂鸣器即发生警报,提醒作业人员安全距离已经临近或已经触碰到安全警戒线。综上可知,本专利技术操作简便且结构紧凑合理,无需对同杆架设线路的上层线路进行停电操作,即可满足电力系统检修作业的动态作业条件,电力系统检修作业的安全性亦可得到有效保证。2)、当采用固定抱箍时,固定抱箍可使用哈夫节结构来卡接电杆,也可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采用“C”字箍状结构,只需能实现相对电杆杆身的快速可靠定位功能即可。当采用的“C”字箍状的固定卡箍时,可搭配螺纹拉杆及定位螺母,从而起到在径向上拉紧固定卡箍的功能,进而实现固定卡箍相对电杆杆身的抱紧目的。3)、由于优选在距离上层线路0.7m处通过支护面形成水平防护面,因此,支撑杆优选采用可调节的可伸缩杆,以便起到适应性的调节效果。4)、对于支护面的形成,一方面要考虑到其防护性,另一方面则需考虑到电杆杆身的存在,可能对支护面的正常铺开产生干涉。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两种支护面的形成方式,以在保证安全防护效果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操作的繁复性。其一,支护面可采用双组结构,也即两组防护单元来共同配合形成整个支护面。当采用两组防护单元时,每组防护单元只能形成180°的防护,因此需要两组配合来形成接近360°的防护效果。弹簧拉钩的布置,则起到衔接两组防护单元的功能,以便通过弹簧拉钩的径向拉伸功能,来保证两组防护单元不会因产生意外回缩而使得防护失效。其二,支护面可采用多组防护组件配合的方式。使用时,通过多组防护组件沿滑轨的往复位移,以及防护布对于相邻组防护组件的衔接效果,从而实现面状防护效果。同样的,弹簧拉钩分别钩合首端防护组件与尾端防护组件,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杆架设线路上层防触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一种上层防触电装置,上层防触电装置包括可拆卸的固定于电杆杆身上的固定抱箍(10)或固定束带,可伸缩的支撑杆(20)的底端固定于固定抱箍(10)或固定束带上,而支撑杆(20)的顶端向上延伸并与支护面(30)相固接;所述支护面(30)为水平防护面状,支护面(30)的相对靠近电杆的内端构成相对支撑杆(20)的固定端;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在同杆架设线路上层10kV线路带电的同时,同步进行下层0.4kV线路检修作业;首先将上层防触电装置的固定抱箍(10)或固定束带固定在电杆杆身上,之后将支撑杆(20)拉长至距离上层线路0.7m处,从而使得支护面(30)与上层线路之间存在0.7m的安全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杆架设线路上层防触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一种上层防触电装置,上层防触电装置包括可拆卸的固定于电杆杆身上的固定抱箍(10)或固定束带,可伸缩的支撑杆(20)的底端固定于固定抱箍(10)或固定束带上,而支撑杆(20)的顶端向上延伸并与支护面(30)相固接;所述支护面(30)为水平防护面状,支护面(30)的相对靠近电杆的内端构成相对支撑杆(20)的固定端;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同杆架设线路上层10kV线路带电的同时,同步进行下层0.4kV线路检修作业;首先将上层防触电装置的固定抱箍(10)或固定束带固定在电杆杆身上,之后将支撑杆(20)拉长至距离上层线路0.7m处,从而使得支护面(30)与上层线路之间存在0.7m的安全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杆架设线路上层防触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防触电装置的支护面(30)处布置传感模块,传感模块的感应区域平行支护面且感应区域布置高度低于或等于支护面高度;当作业人员在进行设备检修时,动态移动过程中靠近或碰触支护面(30)处传感模块的感应区域,传感模块即发出信号至蜂鸣器,蜂鸣器产生声光报警,提醒作业人员安全距离已经临近或已经触碰到支护面(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杆架设线路上层防触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抱箍(10)外形呈“C”字箍状,固定抱箍(10)的开口处布置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螺纹拉杆(11);所述螺纹拉杆(11)的尾端水平铰接于固定抱箍(10)的其中一个开口处且铰接轴线垂直螺纹拉杆(11)轴线,固定抱箍(10)的另一个开口处铅垂内凹的开设有定位槽,且定位槽槽长方向平行螺纹拉杆(11)轴线;螺纹拉杆(11)沿铅垂面而压入定位槽内,并通过螺纹配合于螺纹拉杆(11)首端的定位螺母(12)来径向拉紧固定抱箍(1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同杆架设线路上层防触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面(30)包括布置于支撑杆(20)顶端的球形铰接座(31)及两根铰接杆(32),两根铰接杆(32)的尾端为球体以便容纳于球形铰接座(31)的球状孔腔内,从而使得两根铰接杆(32)可沿水平线作水平的行进及相离动作,两根铰接杆(32)之间布置连接两者的绷紧后可构成水平防护面的防护布(33);以一组支撑杆(20)、一组球形铰接座(31)、两根铰接杆(32)及一组防护布(33)来构成一组防护单元,所述防护单元为两组且沿固定抱箍(10)轴线而轴对称布置;在两组防护单元处于展开状态时,两组防护单元的水平防护面处于同平面上,且两组防护单元的相邻的两根铰接杆(32)之间通过弹簧拉钩(34)彼此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同杆架设线路上层防触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布(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张陈桂祥王远飞李元武吴萍钱华龙章义恩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枞阳县供电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