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框自动隐藏开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336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窗框自动隐藏开启结构,包括壳体、窗框和电动开窗器,窗框由转动连接的外框和内框构成,电动开窗器安装在外框上且其链条驱动端与内框连接,所述壳体为一长方体结构,壳体包括外侧面板、顶面板和侧面板,壳体的内侧侧面和底面为敞口结构,所述壳体罩在所述电动开窗器外侧,壳体的顶面板内侧边缘与所述窗框相抵,壳体的外侧面板底端与所述窗框所在的窗口表面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窗框的电动开窗器外侧安装壳体,可以将电动开窗器隐藏在内部达到保护、美观的效果,同时便于电动开窗器的线路设置,并保障了窗口内部表面的平整性,使窗口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窗框自动隐藏开启结构
本技术涉及窗框附件
,尤其涉及一种窗框自动隐藏开启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物的窗户安装中,经常安装电动开窗器用于自动开启窗户,在电动开窗器安装时,一般位于侧面或底部,不能够外露在窗框外侧,导致窗户不美观,同时其外露对本身的安全性也存在一定风险,并导致窗口内部不平整,易发生磕碰,影响电动开窗器和窗口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框自动隐藏开启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窗框自动隐藏开启结构,包括窗框和电动开窗器,窗框由转动连接的外框和内框构成,电动开窗器安装在外框上且其链条驱动端与内框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了一壳体,所述壳体为一长方体结构,壳体包括外侧面板、顶面板和侧面板,壳体的内侧侧面和底面为敞口结构,所述壳体罩在所述电动开窗器外侧,壳体的顶面板内侧边缘与所述窗框相抵,壳体的外侧面板底端与所述窗框所在的窗口表面相抵。所述壳体还包括了位于所述顶面板内侧边缘上部的上安装面板,上安装面板与所述顶面板垂直分布并与所述外框连接固定。所述壳体还包括了位于所述外侧面板底端边缘内侧的下安装面板,下安装面板与所述外侧面板垂直分布且其外侧与所述窗口表面相抵。还包括了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支撑块,支撑块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支撑块内侧侧面与所述电动开窗器侧壁相抵,支撑块的其它侧面与所述壳体内壁或/和窗口表面相抵。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与其所位于窗框对应的一侧侧边长度相同。所述电动开窗器两侧通过L型安装板与外框连接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窗框的电动开窗器外侧安装壳体,可以将电动开窗器隐藏在内部达到保护、美观的效果,同时便于电动开窗器的线路设置,并保障了窗口内部表面的平整性,使窗口正常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壳体局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框、2外框、3壳体、4电动开窗器、5顶面板、6侧面板、7外侧面板、8下安装面板、9上安装面板、10支撑块、11L型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根据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窗框自动隐藏开启结构,包括窗框和电动开窗器4,窗框由顶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的外框2和内框1构成,内框1内部安装有玻璃,所述电动开窗器4可以采用上海鸿居智能门窗有限公司的HJ-DL型单链条条式开窗器,电动开窗器4两侧通过L型安装板11安装在外框2上且其链条驱动端与内框1连接,L型安装板11分别通过螺栓与电动开窗器4的可以及外框2连接固定,开窗时链条从电动开窗器4中间伸出,把内框1推开,关窗时,电动开窗器4的链条隐藏到开窗器内,内框1与外框2闭合。上述结构还包括了壳体3和支撑块10,其中:所述壳体3钣金加工成型,所述壳体3为一长方体结构,壳体3的长度方向与其所位于窗框底侧的一侧侧边长度相同,壳体3包括外侧面板7、顶面板5、侧面板6、上安装面板9和下安装面板8,壳体3的内侧侧面和底面为敞口结构,用于满足与电动开窗器4的装配效果,所述壳体3罩在所述电动开窗器4外侧,电动开窗器4的链条在壳体3的内侧侧面的敞口处伸出并与内框1底端装配;所述壳体3的顶面板5位于电动开窗器4上部,顶面板5的内侧边缘与所述窗框相抵,且所述上安装面板9位于所述顶面板5内侧边缘并与所述顶面板5垂直分布,上安装面板9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外框2连接固定,使得壳体3内侧顶端得以固定;所述壳体3的外侧面板7底端与所述窗框所在的窗口表面相抵,所述下安装面板8位于所述外侧面板7底端边缘内侧并与所述外侧面板7垂直分布并,下安装面板8底面与所述窗口表面相抵,在壳体3外侧底端起到一定的支撑效果,同时整个壳体3又可以保障窗口表面的平整性,并将电动开窗器4隐藏在内部。所述支撑块10位于所述壳体3内部,支撑块10的截面为一直角梯形结构,支撑块10沿壳体3的长度方向分布,支撑块10可以为一个整体或由多块拼接构成,其两端与壳体3的侧面板6内壁对应设置,当支撑块10由多块拼接构成时,相邻的支撑块10之间可以设置一定间隙,且该间隙不得大于5cm,用于降低使用成本,并方便安装;所述支撑块10内侧侧面与所述电动开窗器4的后侧侧壁相抵,支撑块10的其它侧面与所述壳体3的顶面板5后侧部分内壁、外侧面板7和下安装面板8的前部内壁相抵,从而使支撑块10对壳体3内部的中空结构进行支撑,使壳体3不易变形,使得壳体3外部可以正常使用,适应用户的按压或摆放物品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窗框自动隐藏开启结构,包括窗框和电动开窗器,窗框由转动连接的外框和内框构成,电动开窗器安装在外框上且其链条驱动端与内框连接,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了一壳体,所述壳体为一长方体结构,壳体包括外侧面板、顶面板和侧面板,壳体的内侧侧面和底面为敞口结构,所述壳体罩在所述电动开窗器外侧,壳体的顶面板内侧边缘与所述窗框相抵,壳体的外侧面板底端与所述窗框所在的窗口表面相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框自动隐藏开启结构,包括窗框和电动开窗器,窗框由转动连接的外框和内框构成,电动开窗器安装在外框上且其链条驱动端与内框连接,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了一壳体,所述壳体为一长方体结构,壳体包括外侧面板、顶面板和侧面板,壳体的内侧侧面和底面为敞口结构,所述壳体罩在所述电动开窗器外侧,壳体的顶面板内侧边缘与所述窗框相抵,壳体的外侧面板底端与所述窗框所在的窗口表面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框自动隐藏开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了位于所述顶面板内侧边缘上部的上安装面板,上安装面板与所述顶面板垂直分布并与所述外框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框自动隐藏开启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龙赵洪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康润门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