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适应调节行程的链式开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01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适应调节行程的链式开窗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依次设有PCB控制板、电机、减速箱和链条导套;所述链条导套内装有弯折的链条,所述链条一端与减速箱外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从减速箱内的链条驱动齿轮组之间穿过,并从壳体侧面的出链口穿出与链条接头连接;还包括与PCB控制板电连接的激光阵列传感器,所述激光阵列传感器包括安装于链条导套上侧的激光发生器组以及下侧的激光接收端;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与PCB控制板连接的开窗调节开关和关窗调节开关,还包括用于为电机和减速箱提供电源的电源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激光阵列传感器,配合开窗调节开关和关窗调节开关可以自动设置合适的行程,降低电机负荷和故障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自适应调节行程的链式开窗器
本技术涉及消防自动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自适应调节行程的链式开窗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电动开窗器分为推杆式和链条式两种,链条式主要用于上下开闭的窗户,由于窗户的大小不同,故其最佳的受力点不同,若安装的位置太过于靠近根部,扭矩会非常大,造成电机负荷过大,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因此目前调节安装位置后还需要调节链条的长度,以使窗户能够快速开启或者关闭,而通过调整链条长度的方式比较麻烦,而且不同位置窗户需要开启的幅度也是不一致的,因此就算等同规格的窗户链条所需的长度也不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根据窗户调节行程的可自适应调节行程的链式开窗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自适应调节行程的链式开窗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依次设有PCB控制板、电机、减速箱和链条导套;所述链条导套内装有弯折的链条,所述链条一端与减速箱外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从减速箱内的链条驱动齿轮组之间穿过,并从壳体侧面的出链口穿出与链条接头连接;还包括与PCB控制板电连接的激光阵列传感器,所述激光阵列传感器包括安装于链条导套上侧的激光发生器组以及下侧的激光接收端;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与PCB控制板连接的开窗调节开关和关窗调节开关,还包括用于为电机和减速箱提供电源的电源线。进一步的,减速箱至少包括一个减速齿轮组以及一个链条驱动齿轮组。进一步的,激光发生器组间距为0.5-0.8cm。进一步的,壳体两侧分别设有孔端盖和无孔端盖,所述电源线从有孔端盖穿入。r>进一步的,有孔端盖和无孔端盖分别与壳体两端扣合,并通过螺钉从侧面固定。进一步的,PCB控制板还包括过载保护电路。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用于自动消防系统的开窗或者关窗执行,即在消防感应系统感应到发生火灾时根据事先设定好的程序执行关窗或者开窗动作。通过设置激光阵列传感器,配合开窗调节开关和关窗调节开关可以自动设置行程,如此针对不同的窗户可以改变链条接头与窗户的连接位置,以寻找合适的着力点,使窗户可以迅速开启和关闭,降低电机负荷以及故障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安装使用示意图。图中:1-电源线,2-电机,3-减速箱,31-减速齿轮组,32-链条驱动齿轮组,4-链条,41-链条导套,5-螺钉,6-PCB控制板,61-开窗调节开关,62-关窗调节开关,7-壳体,71-有孔端盖,72-无孔端盖,73-出链口,8-链条接头,9-激光阵列传感器,9a-激光发生器组,91-激光接收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3所示:一种可自适应调节行程的链式开窗器,包括壳体7,所述壳体7内依次设有PCB控制板6、电机2、减速箱3和链条导套41;所述链条导套41内装有弯折的链条4,所述链条4一端与减速箱3外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从减速箱3内的链条驱动齿轮组32之间穿过,并从壳体7侧面的出链口73穿出与链条接头8连接;还包括与PCB控制板6电连接的激光阵列传感器9,所述激光阵列传感器9包括安装于链条导套41上侧的激光发生器组9a以及下侧的激光接收端91;所述壳体7外侧设置有与PCB控制板6连接的开窗调节开关61和关窗调节开关62,还包括用于为电机2和减速箱3提供电源的电源线1。工作原理:本技术用于自动消防系统的开窗或者关窗执行,即在消防感应系统感应到发生火灾时根据事先设定好的程序执行关窗或者开窗动作,当消防控制箱有消防联动信号输入时,执行开启窗户动作,当消防控制箱发出开窗信号时,执行开启窗户动作,当消防控制箱发出关窗信号时,执行关闭窗户动作。未接到任何启动信号,保持现有状态不动作。结构上采用了链条驱动齿轮组驱动链条的动作,多余的链条存储在链条导套内。由于窗户的大小不一,故链条接头与窗户的连接位置不一,如此便导致了关窗或者开窗的行程不一致,本技术通过激光阵列传感器9来实现定位。安装好开窗器后,按下开启开窗调节开关61,PCB控制板6控制电机转动,收缩链条,当窗户开启到想要预定的位置,再次按下开窗调节开关61,此时电机停止运行,PCB控制板6根据激光阵列传感器9的信息记录开启的最大行程位置,以最后一个被遮挡的激光发生器位置为准。然后按下关窗调节开关62,PCB控制板6控制电机转动,放出链条,当窗户完全关闭,再次按下开窗调节开关62,此时电机停止运行,PCB控制板6根据激光阵列传感器9的信息记录关闭的最大行程位置,以最后一个被遮挡的激光发生器位置为准。如此针对不同的窗户可以改变链条接头与窗户的连接位置,以寻找合适的着力点,使窗户可以迅速开启和关闭,降低电机负荷以及故障率。(未详细描述的部分、例如减速箱内部构造和激光阵列传感器等均为现有技术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能够自主实现的,因此不再赘述)具体的,为了保障关窗时具备足够的扭矩,以及便于行程的调节,减速箱3至少包括一个减速齿轮组31以及一个链条驱动齿轮组32。具体的,激光发生器组9a间距为0.5-0.8cm,与一个链条节的宽度一致最为适宜。具体的,壳体7两侧分别设有孔端盖71和无孔端盖72,所述电源线1从有孔端盖71穿入。具体的,有孔端盖71和无孔端盖72分别与壳体7两端扣合,并通过螺钉5从侧面固定。进一步的,PCB控制板还包括过载保护电路,具有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功能,在窗户卡住或者有杂物堵住开启或者关闭时能自动切断电源保护电机。主要技术指标:执行标准号:GB16806-2006额定工作电压:24VDC额定功率:24W额定电流:1A推力:400NL×W×H:405mm×40mm×51mm5.0产品外观图:安装与调试:1、先确定窗户开启扇的中心线2、检测窗户开启行程是否大于开窗器的开启行程,窗户开启是否正常;3、开窗器先通电运行一个往返行程,检测开窗器在没有安装前是否完好;4、把窗户开启扇的中心线与开窗器窗扇固定支架的中心线重合,并且使用圆头自攻螺丝固定开窗器窗扇固定支架。5、根据开窗器窗扇固定支架确定出机器的安装位置,使开窗器机器与窗扇固定支架保持水平,并且使用圆头自攻螺丝固定开窗器的安装支架。6、将开窗器放在两个支架中间,两头分别用六角螺丝固定,将链条前端固定块放入窗扇固定支架,将固定插销插入两端锁上螺母。7、开窗器安装链条固定架时,长孔的方向要与链条的内侧保持一致;8、链条与窗框不能接触,要保持3mm以上的距离;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适应调节行程的链式开窗器,包括壳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内依次设有PCB控制板(6)、电机(2)、减速箱(3)和链条导套(41);所述链条导套(41)内装有弯折的链条(4),所述链条(4)一端与减速箱(3)外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从减速箱(3)内的链条驱动齿轮组(32)之间穿过,并从壳体(7)侧面的出链口(73)穿出与链条接头(8)连接;还包括与PCB控制板(6)电连接的激光阵列传感器(9),所述激光阵列传感器(9)包括安装于链条导套(41)上侧的激光发生器组(9a)以及下侧的激光接收端(91);所述壳体(7)外侧设置有与PCB控制板(6)连接的开窗调节开关(61)和关窗调节开关(62),还包括用于为电机(2)和减速箱(3)提供电源的电源线(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适应调节行程的链式开窗器,包括壳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内依次设有PCB控制板(6)、电机(2)、减速箱(3)和链条导套(41);所述链条导套(41)内装有弯折的链条(4),所述链条(4)一端与减速箱(3)外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从减速箱(3)内的链条驱动齿轮组(32)之间穿过,并从壳体(7)侧面的出链口(73)穿出与链条接头(8)连接;还包括与PCB控制板(6)电连接的激光阵列传感器(9),所述激光阵列传感器(9)包括安装于链条导套(41)上侧的激光发生器组(9a)以及下侧的激光接收端(91);所述壳体(7)外侧设置有与PCB控制板(6)连接的开窗调节开关(61)和关窗调节开关(62),还包括用于为电机(2)和减速箱(3)提供电源的电源线(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适应调节行程的链式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仕权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权盛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