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翻门钢丝绳自动收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3891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翻门钢丝绳自动收紧装置,它包括门架(1),所述门架(1)上铰接设置有上翻门体(2),所述门架(1)顶部设置有上梁架(3),所述上梁架(3)上沿横向设置有传动轴(4),所述传动轴(4)上设置有卷辊(5),所述传动轴(4)下方设置有滑轨(6),所述滑轨(6)上设置有滑车(7),所述滑车(7)上设置有第一滑轮(8),所述卷辊(5)与上翻门体(2)之间通过钢丝绳或提升带(9)相连接,所述钢丝绳或提升带(9)与第一滑轮(8)前侧相抵。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上翻门关闭时能够将钢丝绳自动收紧,使得钢丝绳基本不占用室内空间,不会对室内作业机械产生影响,大大提高了室内作业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翻门钢丝绳自动收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翻门钢丝绳自动收紧装置,属于自动、电动门

技术介绍
工业厂房、仓库、车库等大门常使用一种电动上翻门,目前使用的电动上翻门大多为钢丝绳牵引式,门扇内侧上方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通过电机进行驱动,传动轴上设置有卷辊,卷辊与门扇之间通过钢丝绳相连接;当门扇需要打开时,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使得卷辊卷绕钢丝绳,从而将上翻门向上拉起打开;当门扇需要关闭时,电机驱动传动反向转动,使得卷辊退绕钢丝绳,上翻门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关闭,具有结构紧凑,运行平稳,开启灵活,安装和维修方便等优点。但是上述钢丝绳牵引式上翻门在上翻门关闭时,卷辊与门扇之间的钢丝绳呈斜拉状态,占据了较大的室内空间,容易对室内的作业机械产生影响,从而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上翻门钢丝绳自动收紧装置,它在上翻门关闭时能够将钢丝绳自动收紧,使得钢丝绳基本不占用室内空间,不会对室内作业机械产生影响,大大提高了室内作业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上翻门钢丝绳自动收紧装置,它包括门架,所述门架上铰接设置有上翻门体,所述门架顶部设置有上梁架,所述上梁架上沿横向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卷辊,所述传动轴下方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倾斜布置,所述滑轨上设置有滑车,所述滑车上设置有第一滑轮,所述卷辊与上翻门体之间通过钢丝绳或提升带相连接,所述钢丝绳或提升带与第一滑轮前侧相抵。可选的,所述钢丝绳或提升带一端与卷辊相连接,另一端经过第一滑轮后与上翻门体下部相连接。可选的,所述卷辊后方设置有第二滑轮,所述钢丝绳或提升带一端与卷辊相连接,另一端依次经过第二滑轮和第一滑轮后与上翻门体相连接。可选的,所述传动轴设置于靠近滑轨后端位置处。可选的,所述第二滑轮设置于靠近滑轨后端位置处,所述传动轴设置于第二滑轮前方。可选的,所述传动轴通过提升电机进行驱动。可选的,所述上翻门体通过门铰链与门架相铰接。可选的,所述卷辊有多个,所述滑轨的数量与卷辊的数量相对应。可选的,所述上翻门体底部设置有插销。可选的,所述门架在上翻门体下方位置设置有轨道梁,所述轨道梁上设置有第一插销孔,当上翻门体关闭时其底部的插销与第一插销孔相配合;所述上梁架上设置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位于上翻门体后方,所述支撑梁上设置有第二插销孔,当上翻门体打开时其底部的插销与第二插销孔相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一种上翻门钢丝绳自动收紧装置,它在上翻门关闭时能够将钢丝绳自动收紧,使得钢丝绳基本不占用室内空间,不会对室内作业机械产生影响,大大提高了室内作业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上翻门钢丝绳自动收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上翻门钢丝绳自动收紧装置实施例1上翻门体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上翻门钢丝绳自动收紧装置实施例1上翻门体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图2的A部放大图。图5为图3的B部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上翻门钢丝绳自动收紧装置实施例2上翻门体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上翻门钢丝绳自动收紧装置实施例2上翻门体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8为图6的C部放大图。图9为图7的D部放大图。其中:门架1上翻门体2上梁架3传动轴4卷辊5滑轨6滑车7第一滑轮8钢丝绳或提升带9提升电机10门铰链11插销12轨道梁13第一插销孔14支撑梁15第二插销孔16第二滑轮1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参见图1~图5,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上翻门钢丝绳自动收紧装置,它包括沿竖直方向布置的门架1,所述门架1上铰接设置有上翻门体2,所述门架1顶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上梁架3,所述上梁架3上沿横向(左右方向)设置有传动轴4,所述传动轴4上设置有卷辊5,所述传动轴4下方在卷辊5相应位置处设置有滑轨6,所述滑轨6位于门架1后方,所述滑轨6自后向前向下倾斜布置,所述滑轨6上设置有滑车7,所述滑车7上设置有第一滑轮8,所述卷辊5与上翻门体2之间通过钢丝绳或提升带9相连接,所述钢丝绳或提升带9与第一滑轮8前侧相抵;所述钢丝绳或提升带9一端与卷辊5相连接,另一端经过第一滑轮8后与上翻门体2下部相连接;所述传动轴4设置于靠近滑轨6后端位置处;所述卷辊5有多个,所述滑轨6的数量与卷辊5的数量相对应;所述滑轨6前端连接至上翻门体2上方,所述滑轨6后端连接至传动轴4后方;所述传动轴4通过提升电机10进行驱动,所述提升电机10设置于上梁架3中部位置处;所述上翻门体2通过门铰链11与门架1相铰接;所述门铰链11有多个,多个门铰链11左右间隔布置;所述门铰链11位于上翻门体2上侧;所述上翻门体2底部设置有插销12;所述门架1在上翻门体2下方位置设置有轨道梁13,所述轨道梁13上设置有第一插销孔14,当上翻门体2关闭时其底部的插销12与第一插销孔14相配合;所述上梁架3上设置有支撑梁15,所述支撑梁14位于上翻门体2后方,所述支撑梁14上设置有第二插销孔16,当上翻门体2打开时其底部的插销12与第二插销孔16相配合。实施例2:参见图6~图9,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上翻门钢丝绳自动收紧装置,它包括沿竖直方向布置的门架1,所述门架1上铰接设置有上翻门体2,所述门架1顶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上梁架3,所述上梁架3上沿横向(左右方向)设置有传动轴4,所述传动轴4上设置有卷辊5,所述传动轴4下方在卷辊5相应位置处设置有滑轨6,所述滑轨6位于门架1后方,所述滑轨6自后向前向下倾斜布置,所述滑轨6上设置有滑车7,所述滑车7上设置有第一滑轮8,所述卷辊5后方设置有第二滑轮17,所述卷辊5与上翻门体2之间通过钢丝绳或提升带9相连接,所述钢丝绳或提升带9一端与卷辊5相连接,另一端依次经过第二滑轮17和第一滑轮8后与上翻门体2相连接,所述钢丝绳或提升带9与第二滑轮8前侧相抵;所述第二滑轮17设置于靠近滑轨6后端位置处,所述传动轴4设置于第二滑轮17前方;所述滑轨6前端连接至上翻门体2上方,所述滑轨6后端连接至第二滑轮17后方。工作原理:当上翻门体需要打开时,提升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上的卷辊卷绕钢丝绳将钢丝绳收起,钢丝绳在收起过程中给第二滑轮一个向上的拉力,在此拉力作用下滑车在滑轨上逐渐向上滑动,直至滑车滑动至第一滑轮位置处,此时钢丝绳继续收卷将上翻门体逐渐打开;当上翻门体需要关闭时,提升电机驱动传动轴反向转动,传动轴上的卷辊退绕钢丝绳将钢丝绳松开,上翻门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逐渐关闭,当上翻门体关闭后卷辊继续放卷钢丝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翻门钢丝绳自动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门架(1),所述门架(1)上铰接设置有上翻门体(2),所述门架(1)顶部设置有上梁架(3),所述上梁架(3)上沿横向设置有传动轴(4),所述传动轴(4)上设置有卷辊(5),所述传动轴(4)下方设置有滑轨(6),所述滑轨(6)倾斜布置,所述滑轨(6)上设置有滑车(7),所述滑车(7)上设置有第一滑轮(8),所述卷辊(5)与上翻门体(2)之间通过钢丝绳或提升带(9)相连接,所述钢丝绳或提升带(9)与第一滑轮(8)前侧相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翻门钢丝绳自动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门架(1),所述门架(1)上铰接设置有上翻门体(2),所述门架(1)顶部设置有上梁架(3),所述上梁架(3)上沿横向设置有传动轴(4),所述传动轴(4)上设置有卷辊(5),所述传动轴(4)下方设置有滑轨(6),所述滑轨(6)倾斜布置,所述滑轨(6)上设置有滑车(7),所述滑车(7)上设置有第一滑轮(8),所述卷辊(5)与上翻门体(2)之间通过钢丝绳或提升带(9)相连接,所述钢丝绳或提升带(9)与第一滑轮(8)前侧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翻门钢丝绳自动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或提升带(9)一端与卷辊(5)相连接,另一端经过第一滑轮(8)后与上翻门体(2)下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翻门钢丝绳自动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辊(5)后方设置有第二滑轮(17),所述钢丝绳或提升带(9)一端与卷辊(5)相连接,另一端依次经过第二滑轮(17)和第一滑轮(8)后与上翻门体(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翻门钢丝绳自动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4)设置于靠近滑轨(6)后端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上翻门钢丝绳自动收紧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贝特自动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