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防护栅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305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防护栅栏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铁路防护栅栏,包括挡杆,依次设置有若干个,尖刺装置,设置在挡杆上,且尖刺装置的一端形成第一尖刺部,另一端形成第二尖刺部,连接杆,用于将若干个挡杆之间相互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护栅栏结构复杂防护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防护栅栏
本技术属于防护栅栏
,涉及一种铁路防护栅栏。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条件越来越便利,为了安全起见,在许多的铁路旁边往往会安装防护栅栏,现有的许多防护栅栏结构复杂然而并不能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在耗费材料的同时许多的人员还可以翻越过去,因此发生了许多的人员伤亡事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铁路防护栅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护栅栏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挡杆,依次设置有若干个,尖刺装置,设置在所述挡杆上,且所述尖刺装置的一端形成第一尖刺部,另一端形成第二尖刺部,连接杆,用于将若干个所述挡杆之间相互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尖刺装置上设置有凹口,所述挡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凹口内。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挡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第二杆,与所述第一杆垂直,第三杆,所述第三杆与所述第二杆之间呈钝角设置,第四杆,与所述第三杆之间呈钝角设置,所述第一杆、所述第二杆、所述第三杆和所述第四杆之间共面设置。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杆和所述第二杆之间所呈角度为120°~16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杆和所述第二杆之间所呈角度为13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三杆上。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扁钢,设置在所述第二杆上靠近所述第三杆的一端,其用于将若干个所述第二杆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相邻两个所述挡杆之间的距离为10cm。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若干个相邻的所述挡杆远离所述尖刺部的一端截去一部分形成开口。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尖刺部横向设置,所述第二尖刺部向上弯曲设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平行设置若干个挡杆,通过连接杆来完成对于挡杆相互之间的连接和固定,然后在挡杆的上端设置尖刺装置,进一步在翻越栅栏的过程中增加难度和危险系数,让试图翻越者在翻越之前就从心理上感受到翻越的难度,从而更好的防止人员翻越,如图,尖刺装置包括第一尖刺部和第二尖刺部,第一尖刺部横向设置,可以正对试图翻越栅栏的人员,提高翻越难度,第二尖刺部为月牙形,并且自由端朝上,进一步提高了翻越危险性,有效降低了人员翻越的概率,整体结构相对简单,实现也更加容易,耗费材料相对较少,大大降低了栅栏的生产及使用成本,如图2,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和第四杆首尾依次连接,并且整体都向一个方向倾斜,这样试图翻越者在翻越时脚下就会比较空,没有着力点,因此就十分不容易翻越,并且在挡杆的端部还设置有尖刺装置,更加增加了翻越的难度,就很好的起到了阻挡的作用。2、本技术中,挡杆在使用时第二杆与地面是垂直的,第三杆和第二杆之间的角度在120-160度之间的时候,满足了整体高度以及节约材聊的需求,另外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第三杆和第二杆之间角度为135度时,实现了第二杆和第三杆在保持长度最短时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降低了用料,进一步节约了成本,若干个第一杆相互之间和若干个第二杆相互之间都是通过连接杆连接的,实现了相应的固定,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挡杆之间的距离为10cm,几乎小于所有人体的通过距离,起到很好的阻挡防护作用,并且10cm相对距离不是太小,在满足防护的情况下更加节省材料,节约了成本,若干个相邻的挡杆靠近地面的一侧截去一节形成开口,开口可以用来卡住固定栅栏的水泥基础。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尖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挡杆,11-第一杆,12-第二杆,13-第三杆,14-第四杆,2-尖刺装置,21-第一尖刺部,22-第二尖刺部,23-凹口,3-连接杆,4-扁钢,5-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铁路防护栅栏,包括:挡杆1,依次设置有若干个,尖刺装置2,设置在所述挡杆1上,且所述尖刺装置2的一端形成第一尖刺部21,另一端形成第二尖刺部22,连接杆3,用于将若干个所述挡杆1之间相互连接。本实施例中,平行设置若干个挡杆1,通过连接杆3来完成对于挡杆1相互之间的连接和固定,然后在挡杆1的上端设置尖刺装置2,进一步在翻越栅栏的过程中增加难度和危险系数,让试图翻越者在翻越之前就从心理上感受到翻越的难度,从而更好的防止人员翻越,如图3,尖刺装置2包括第一尖刺部21和第二尖刺部22,第一尖刺部21横向设置,可以正对试图翻越栅栏的人员,提高翻越难度,第二尖刺部22为月牙形,并且自由端朝上,进一步提高了翻越危险性,有效降低了人员翻越的概率,整体结构相对简单,实现也更加容易,耗费材料相对较少,大大降低了栅栏的生产及使用成本。进一步,所述尖刺装置2上设置有凹口23,所述挡杆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凹口23内。本实施例中,凹口23的设置,方便将尖刺装置2焊接在挡杆1的端部。进一步,挡杆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11,第二杆12,与第一杆11垂直,第三杆13,第三杆13与第二杆12之间呈钝角设置,第四杆14,与第三杆13之间呈钝角设置,第一杆11、第二杆12、第三杆13和第四杆14之间共面设置。本实施例中,如图2,第一杆11、第二杆12、第三杆13和第四杆14首尾依次连接,并且整体都向一个方向倾斜,这样试图翻越者在翻越时脚下就会比较空,没有着力点,因此就十分不容易翻越,并且在挡杆1的端部还设置有尖刺装置2,更加增加了翻越的难度,就很好的起到了阻挡的作用。进一步,第三杆13和第二杆12之间所呈角度为120°~160°。本实施例中,挡杆1在使用时第二杆12与地面是垂直的,第三杆13和第二杆12之间的角度在110-160度之间的时候,满足了整体高度以及节约材聊的需求,另外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进一步,第三杆13和第二杆12之间所呈角度为135°。本实施例中,第三杆13和第二杆12之间角度为135度时,实现了第二杆12和第三杆13在保持长度最短时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降低了用料,进一步节约了成本。进一步,连接杆3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杆3分别设置在第一杆11和第三杆13上。本实施例中,若干个第一杆11相互之间和若干个第二杆13相互之间都是通过连接杆3连接的,实现了相应的固定。进一步,还包括,扁钢4,设置在第二杆1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防护栅栏,其特征在于,包括,/n挡杆(1),依次设置有若干个,/n尖刺装置(2),设置在所述挡杆(1)上,且所述尖刺装置(2)的一端形成第一尖刺部(21),另一端形成第二尖刺部(22),/n连接杆(3),用于将若干个所述挡杆(1)之间相互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防护栅栏,其特征在于,包括,
挡杆(1),依次设置有若干个,
尖刺装置(2),设置在所述挡杆(1)上,且所述尖刺装置(2)的一端形成第一尖刺部(21),另一端形成第二尖刺部(22),
连接杆(3),用于将若干个所述挡杆(1)之间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防护栅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刺装置(2)上设置有凹口(23),所述挡杆(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凹口(23)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防护栅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杆(1)包括依次连接的,
第一杆(11),
第二杆(12),与所述第一杆(11)垂直,
第三杆(13),所述第三杆(13)与所述第二杆(12)之间呈钝角设置,
第四杆(14),与所述第三杆(13)之间呈钝角设置,所述第一杆(11)、所述第二杆(12)、所述第三杆(13)和所述第四杆(14)之间共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路防护栅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杆(13)和所述第二杆(12)之间所呈角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纪明张跃权
申请(专利权)人:安平县鑫翔金属网业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