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地下停车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8290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体地下停车库系统,移动停车位位于升降井道的设定位置;升降电梯设置在升降井道内,且可在升降井道内上下移动;若干个机械停车位分别位于若干层,分别位于升降电梯每层的一侧或两侧;直线平移装置水平移动,直线平移可以随着升降电梯上下移动,且可以往返于升降电梯和机械停车位之间。其优点在于可避免用户存车与取车过程相互影响,每台升降电梯可对应多个存取车出入口,使每个停车出入口起到缓存车辆的作用,减少等候时间,避免高峰期排队现象的出现;提高车辆的周转率,节约存取车路径,有效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地下停车库系统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与自走式地下车库相结合的地下立体智能停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居民私家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相应的停车位需求量持续扩大,特别是特大城市、大城市、老城区、中心城区及公共服务机构,停车难已逐步演变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立体车库成为解决停车位需求的最佳手段。停车位需求量大的区域一般土地资源紧缺,建造停车楼或者地上立体车库不仅受到地上空间资源限制,也影响城市市容。因此,如何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成为解决区域停车难问题的有效途径,各类地下立体车库应运而生,其一般具有存取车辆快,运行安全,空间利用率高,节约土地资源等特点,并通过与互联网+地结合使停车过程更加智能化和可视化。地下立体停车库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如地下支护结构成本高;有的共用存车口和取车口,造成运行效率降低;有的车辆需要停放在升降设备上,对驾驶人员存在安全隐患;在存取车高峰时段容易出现排队等候的现象;对驾驶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停放在指定位置;有的因出入口位置和数量设置不合理对周边动态交通造成影响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地下停车库系统,利用车库的地下空间,可避免用户存车与取车过程相互影响,每台升降电梯可对应多个存取车出入口,使每个停车出入口起到缓存车辆的作用,减少等候时间,避免高峰期排队现象的出现;提高车辆的周转率,节约存取车路径,有效降低能耗,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立体地下停车库系统,包括:若干个自由停车位、至少一个移动停车位、至少一个升降井道、至少一个升降电梯、至少一个直线平移装置和若干个机械停车位;升降井道、升降电梯、直线平移装置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移动停车位位于升降井道的设定位置;升降电梯设置在升降井道内,且可在升降井道内上下移动;若干个机械停车位分别位于若干层,分别位于升降电梯每层的一侧或两侧;直线平移装置水平移动,直线平移可以随着升降电梯上下移动,且可以往返于升降电梯和机械停车位之间。进一步,本技术提供一种立体地下停车库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自由停车位和移动停车位呈圆周分布。进一步,本技术提供一种立体地下停车库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自由停车位和移动停车位的中心位置具有转向平台;直线平移装置可从移动停车位或自由停车位直线移动至转向平台;转向平台带动直线平移装置旋转至任意一个自由停车位或移动停车位方向,直线平移装置再直线移动。进一步,本技术提供一种立体地下停车库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直线移动装置包括底座、若干个移动轮、驱动电机、升降组件和升降平台;移动轮与底座可旋转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移动轮旋转;升降组件设置在底座上;升降组件升起或降低升降平台。进一步,本技术提供一种立体地下停车库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升降电梯和机械停车位上具有直线轨道;移动轮在直线轨道上移动。进一步,本技术提供一种立体地下停车库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移动停车位、升降电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移动停车位位于一条直径所处的位置上。进一步,本技术提供一种立体地下停车库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自由停车位为多层结构,且具有循环升降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立体地下停车库系统的一个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立体地下停车库系统的地面区A的俯视图。图3为立体地下停车库系统的地下一层区B的俯视图。图4为立体地下停车库系统的地下一层区C的俯视图。图5为立体地下停车库系统的深层停车区D的俯视图。图6为立体地下停车库系统的另一个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直线平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立体地下停车库系统,包括:15个自由停车位5A、5B、5C、六个移动停车位3A、3B、3C、两个升降井道7、两个升降电梯1、两个直线平移装置6、若干个机械停车位8和3个转向平台2。本实施例中,15个自由停车位5A、5B、5C、六个移动停车位3A、3B、3C和3个转向平台2分别设置在三个区域,分别为地面区A、地下一层区B、地下二层区C。地下二层区C下方为深层停车区D,若干个机械停车位8就处于深层停车区D内。地面区A具有5个自由停车位5A、两个移动停车位3A。5个自由停车位5A、两个移动停车位3A构成一个扇形,它们的中心位置具有转向平台2。两个移动停车位3A在一条直线上,对称设置。当然地面区A可以设置更多的自由停车位5A,本实施例只是为了表示根据地形,自由停车位5A和移动停车位3A可以灵活设置。地下一层区B、地下二层区C分别具有10个自由停车位和两个移动停车位。与地面区A不同的是,10个自由停车位和两个移动停车位,圆周均布,构成一个圆形;其他结构与地面区A一致。当然,立体地下停车库系统的自由停车位和移动停车位可以只设立一个平面区域,也可以设置更多层,可以根据建筑或实际使用情况灵活设置。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节省升降井道7和升降电梯1,本实施例中的移动停车位3A、3B、3C在一条直线上,也就是升降井道7所处的位置。两个升降电梯1设置在两个升降井道7内,且可在升降井道7内上下移动,升降电梯1可以采用现有的任意一种电梯结构。本实施例中,若干个机械停车位8分别位于若干层,分别位于升降电梯1每层的两侧。如图7所示,直线平移装置6包括:底座61、两个移动轮62、驱动电机63、升降组件64和升降平台65。移动轮62与底座61可旋转连接;驱动电机63驱动移动轮62旋转。升降组件64的固定端设置在底座61上,伸缩端固定在升降平台65上;升降组件64升起或降低升降平台65。直线平移装置6初始状态设置在升降电梯1上,升降电梯1上可以设置直线轨道11,直线平移装置6的移动轮62可以在直线轨道11上水平移动。直线平移6可以随着升降电梯1上下移动,升降平台65升起,可略微地顶升起车辆,再带动车辆向机械停车位8移动。机械停车位8的位置靠近升降电梯1的一侧有一个缺口,供直线平移装置6进出,车辆四轮的位置均有称重地面。当车辆到达机械停车位8后,升降平台65降落,车辆停放在该处,直线平移6返回升降电梯1上,并随着升降电梯1返回到地面区A或地下一层区B或地下二层区C或进行取车工作。取车过程,系统反向操作即可。由于只有设置在升降井道7位置的移动停车位3才能移动随着升降电梯1上下移动。当停车高峰或取车高峰时,两个升降电梯1运行不过来,所以在自由停车位和移动停车位的中心位置设置转向平台2。车辆可以停放在任意一个自由停车位5上,直线平移装置6从升降电梯1直线移动至转向平台2上,转向平台2带动直线平移装置6直线旋转至需要移动车辆的自由停车位方向,直线平移装置再直线移动至车辆下方。直线平移装置6将车辆举升后,再返回转向平台2,转向平台2将直线平移装置6旋转至升降电梯1的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地下停车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自由停车位、至少一个移动停车位、至少一个升降井道、至少一个升降电梯、至少一个直线平移装置和若干个机械停车位;/n其中,所述升降井道、所述升降电梯、所述直线平移装置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n所述移动停车位位于所述升降井道的设定位置;/n所述升降电梯设置在所述升降井道内,且可在所述升降井道内上下移动;/n若干个机械停车位分别位于若干层,分别位于所述升降电梯每层的一侧或两侧;/n所述直线平移装置水平移动,所述直线平移可以随着所述升降电梯上下移动,且可以往返于所述升降电梯和所述机械停车位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地下停车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自由停车位、至少一个移动停车位、至少一个升降井道、至少一个升降电梯、至少一个直线平移装置和若干个机械停车位;
其中,所述升降井道、所述升降电梯、所述直线平移装置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所述移动停车位位于所述升降井道的设定位置;
所述升降电梯设置在所述升降井道内,且可在所述升降井道内上下移动;
若干个机械停车位分别位于若干层,分别位于所述升降电梯每层的一侧或两侧;
所述直线平移装置水平移动,所述直线平移可以随着所述升降电梯上下移动,且可以往返于所述升降电梯和所述机械停车位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地下停车库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自由停车位和所述移动停车位呈圆周分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地下停车库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自由停车位和所述移动停车位的中心位置具有转向平台;
所述直线平移装置可从所述移动停车位或所述自由停车位直线移动至所述转向平台;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宝石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