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未封闭勘察孔基坑涌水处理的井点管降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0402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未封闭勘察孔基坑涌水处理的井点管降水系统,其特点是该井点管降水系统包括:设置在未封闭勘察孔内的A井点管,以及设置在未封闭勘察孔周围土体中的B井点管,所述B井点管和A井点管由排水支管连接到设有真空泵的排水总管上,实现未封闭勘察孔基坑涌水的局部疏干和排水;所述B井点管为四根,设置在以未封闭勘察孔为中心,且边长为1.5m的正方形的四个角上;所述A井点管设置于未封闭勘察孔的中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施工方便,降水快,处理效果好,可较快实现井点降水,解决安全隐患,是有潜在上下水力联系通道的基坑降水的强有力辅助降水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的前景。的推广应用的前景。的推广应用的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未封闭勘察孔基坑涌水处理的井点管降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基坑井点降水
,具体地说是一种未封闭勘察孔基坑涌水处理的井点管降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地下水较丰富的软土地区基坑工程中,为了方便土方开挖及基坑底部的抗突涌安全,常会进行降水设计,如设置止水帷幕、疏干井及减压井等,并按需降水。在进行减压井设计时,设计方会充分考虑基坑底部弱透水层对承压水的压重作用,减压井降水要求以不击穿弱透水层顶板、按需降水为原则。这个原则隐含的前提是弱透水顶板完整,承压水层与基坑底部不存在潜在的水力联系通道。若场地内存在遗漏的未封闭或未有效封闭的勘察孔,会作为基坑底部与承压水层的潜在水力联系通道,成为基坑开挖的潜在安全隐患,它常有突发性,让人措手不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未封闭勘察孔基坑涌水处理的井点管降水系统,采用反滤层配合局部井点管降水的方式,实现未封闭勘察孔基坑周边一定范围和深度内承压水涌水的局部疏干排水,该方法具体包括:隐患处开挖及临时疏干、井点管的埋设、反滤层的设置和井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未封闭勘察孔基坑涌水处理的井点管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井点管降水系统包括:设置在未封闭勘察孔内的A井点管(7),以及设置在未封闭勘察孔周围土体中的B井点管(5),所述B井点管(5)和A井点管(7)由排水支管(11)连接到设有真空泵(9)的排水总管(10)上,实现未封闭勘察孔基坑涌水的局部疏干和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灿彭伟董天林石军张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