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电动自行车立体停放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287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电动自行车立体停放设备,包括设置为多层结构的框架,所述框架的每一层面上依次水平设有多块载车板;所述载车板通过滚动结构在所述框架的层面上移动;所述框架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框架,设于所述升降框架上的升降机构、升降盘,所述升降机构通过钢丝绳与所述升降盘相连;所述升降盘上设有横移机构,通过所述横移机构带动所述载车板横移至所述升降盘上;所述载车板上设有充电插头和锁车机构;所述载车板与所述框架之间设有充电机构,通过所述充电机构实现所述载车板上的所述充电插头通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电动自行车存取方便,可智能充电自动计费,空间利用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电动自行车立体停放设备
本技术涉及立体停车库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层电动自行车立体停放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的稳步发展,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突飞猛进,随之带来的电动自行车停车乱、充电难等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对电动自行车进行集中停放、集中充电管理以及规范化管理是目前小区以及城镇道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技术多层电动自行车立体停放设备在解决以上问题的同时,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大大提升城市形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电动自行车立体停放设备,实现电动自行车存取方便,可智能充电自动计费,空间利用率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电动自行车立体停放设备,包括:设置为多层结构的框架,所述框架的每一层面上依次水平设有多块载车板;所述载车板通过滚动结构在所述框架的层面上移动;所述框架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框架,设于所述升降框架上的升降机构、升降盘,所述升降机构通过钢丝绳与所述升降盘相连;所述升降盘上设有横移机构,通过所述横移机构带动所述载车板横移至所述升降盘上;所述载车板上设有充电插头和锁车机构;所述载车板与所述框架之间设有充电机构,通过所述充电机构实现所述载车板上的所述充电插头通电。所述框架为长方体状两层结构。所述框架的每一层面上的所述载车板具有七块。所述滚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载车板底部前后侧的四个滚轮,及设于所述框架层面上并与所述滚轮配合的轨道。所述载车板底部还设有挂钩。所述横移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框架的支架上的横移传动轴、设置于所述横移传动轴正中间的链轮、设置于所述链轮上的链条,以及设置最左侧横移传动轴正下方的电机;所述挂钩勾于所述链条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升降框架顶部后端的升降传动轴,所述升降传动轴的左侧设置有一个链轮及一个卷筒,所述升降传动轴的右侧设置也有一个卷筒,所述升降传动轴的正上方设置有一个电机,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升降盘相连,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缠绕于所述卷筒上。所述升降框架顶部的左右侧上各设有三个滑轮,每个所述卷筒上均绕有两根所述钢丝绳;位于所述升降框架后端左侧的所述卷筒上的一根所述钢丝绳的自由端绕过位于所述升降框架左侧前端所述滑轮与所述升降盘左侧前端位置相连,另一根所述钢丝绳的自由端绕过位于所述升降框架左侧前端另一个所述滑轮后,再绕回位于所述升降框架左侧后端所述滑轮与所述升降盘左侧后端位置相连;位于所述升降框架后端右侧的所述卷筒上的一根所述钢丝绳的自由端绕过位于所述升降框架右侧前端所述滑轮与所述升降盘右侧前端位置相连,另一根所述钢丝绳的自由端绕过位于所述升降框架右侧前端另一个所述滑轮后,再绕回位于所述升降框架右侧后端所述滑轮与所述升降盘右侧后端位置相连。所述充电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框架的每一层面上的滑触线,以及设于所述载车板后侧的集电器,所述集电器与所述充电插头相适配。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多层电动自行车立体停放设备,结构简洁,操作简单;可停放各式各样的电动自行车,并且安全性有所保障;自带充电插头的设计更是解决了用户停车期间无法充电的问题;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解决了停车乱,充电难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多层电动自行车立体停放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多层电动自行车立体停放设备的横移机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多层电动自行车立体停放设备的载车板正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多层电动自行车立体停放设备的载车板背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多层电动自行车立体停放设备的升降机构示意图;图中:1、框架;2、载车板;21、挂钩;22、滚轮;23、集电器;24、充电插头3、升降装置;31、升降机构;311、升降传动轴;312、链轮;313、卷筒;314、钢丝绳;315、滑轮;316、电机;32、升降盘;33、升降框架4、横移机构;41、横移传动轴;42、链轮;43、电机;44、链条;5、滑触线;6、锁车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请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多层电动自行车立体停放设备,包括框架1,其设置为长方体状框架结构,一共有两层,采用H型钢制成。框架1的每一层面上依次水平设有七块矩形状结构的载车板2,每块载车板2底部的前后两边各设有两个滚轮,而框架1的每一层面上设有与滚轮配合的轨道,载车板2通过滚轮沿轨道上移动,框架1每一层面的后方还设有一套滑触线5,当载车板2后侧的集电器23位于滑触线5的范围内时,载车板2上的充电插头24可提供电源。框架1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升降装置3,升降装置3均包括升降框架33,设于升降框架33上的升降机构31和升降盘32,升降机构31通过钢丝绳314与升降盘32相连,能使升降机构31驱动升降盘32实现升降功能。升降盘32上设有独立的横移机构4,该横移机构4包括设置于框架1的支架上的横移传动轴41、设置于横移传动轴41正中间的链轮42,以及设置横移传动轴最左侧正下方的电机43。每块载车板2的底部设有挂钩21,该挂钩21与横移机构4上的链条44相配合,当横移机构4驱动时,链条44可带动载车板2沿轨道横向移动至升降盘32上实现升降动作。载车板2上还设有锁车机构6及充电插头24。升降机构31,包括升降传动轴311、链轮312、卷筒313和电机316。升降传动轴311位于升降框架33的顶部后端,升降传动轴311的左侧设置有一个链轮312及一个卷筒313,升降传动轴311的右侧设置也有一个卷筒313,升降传动轴311的正上方设置有一个电机316,钢丝绳314的一端与升降盘32相连,钢丝绳314的另一端缠绕于卷筒313上。升降框架33顶部的左右侧上各设有三个滑轮315,每个卷筒313上均绕有两根钢丝绳314。位于升降框架33后端左侧的卷筒313上的一根钢丝绳314的自由端绕过位于升降框架33左侧前端滑轮3153后与升降盘32左侧前端位置相连,另一根钢丝绳314的自由端绕过位于升降框架33左侧前端另一个滑轮3151后,再绕回位于升降框架33左侧后端滑轮3152后与升降盘32左侧后端位置相连。位于升降框架33后端右侧的卷筒313上的一根钢丝绳314的自由端绕过位于升降框架33右侧前端滑轮3156后与升降盘32右侧前端位置相连,另一根钢丝绳314的自由端绕过位于升降框架33右侧前端另一个滑轮3154后,再绕回位于升降框架33右侧后端滑轮3155与升降盘32右侧后端位置相连。至此,升降盘32的四个角被四条钢丝绳314吊着呈水平设置。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电动自行车立体停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设置为多层结构的框架,所述框架的每一层面上依次水平设有多块载车板;/n所述载车板通过滚动结构在所述框架的层面上移动;/n所述框架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框架,设于所述升降框架上的升降机构、升降盘,所述升降机构通过钢丝绳与所述升降盘相连;/n所述升降盘上设有横移机构,通过所述横移机构带动所述载车板横移至所述升降盘上;/n所述载车板上设有充电插头和锁车机构;/n所述载车板与所述框架之间设有充电机构,通过所述充电机构实现所述载车板上的所述充电插头通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电动自行车立体停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为多层结构的框架,所述框架的每一层面上依次水平设有多块载车板;
所述载车板通过滚动结构在所述框架的层面上移动;
所述框架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框架,设于所述升降框架上的升降机构、升降盘,所述升降机构通过钢丝绳与所述升降盘相连;
所述升降盘上设有横移机构,通过所述横移机构带动所述载车板横移至所述升降盘上;
所述载车板上设有充电插头和锁车机构;
所述载车板与所述框架之间设有充电机构,通过所述充电机构实现所述载车板上的所述充电插头通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电动自行车立体停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长方体状两层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电动自行车立体停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每一层面上的所述载车板具有七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电动自行车立体停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载车板底部前后侧的四个滚轮,及设于所述框架层面上并与所述滚轮配合的轨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电动自行车立体停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底部还设有挂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电动自行车立体停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框架的支架上的横移传动轴、设置于所述横移传动轴正中间的链轮、设置于所述链轮上的链条,以及设置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俊杰杨杰戴巍姜怡洪毅吴文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振华重工电气有限公司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