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选择性发射极结构的钝化接触电池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选择性发射极结构的钝化接触电池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n型电池采用n型硅作为衬底材料,其耐金属杂质污染性能好、少数载流子、扩散长度长,相对于传统的p型电池具有无光致衰减,电池效率更高等优点,目前受到了市场的青睐。n型钝化接触电池是一种新型的n型电池结构,其隧穿钝化层对n+面提供了良好的表面钝化,极大地降低了金属接触复合,提高电池的开路电压及短路电流。这种结构的电池效率远高于传统晶硅电池产品,从而更有利于降低光伏发电成本。现有的n型钝化接触电池结构解决了n面的钝化,但是其发射极表面的复合还是比较高,已经成为了效率提升的瓶颈,而要降低发射极表面的复合,需要兼顾钝化与接触电阻这两方面因素。相对于磷掺杂发射极,由于硼比磷的激活难度要高很多,目前硼的选择性掺杂还是世界难题,还没有兼具效率及良率的可量产化的选择性发射极制备方法,如目前在磷选择性掺杂方面很成熟的激光掺杂,在硼掺杂方面还很不成熟。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选择性发射极结构的钝化接触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在制绒后的N型硅片正面印刷硼掺杂浆料,并在氮气和/或氧气氛围中,温度为100-200℃,烘干5-15min;硼掺杂浆料的印刷区域与金属化区域对应,且硼掺杂浆料的印刷区域的宽度大于金属化区域的宽度;/n(2)、对硅片正面印刷的硼掺杂浆料进行高温推进,以在硅片正面制备具有选择性结构的发射极;在硅片进入炉管的过程中,通入氮氧混合气体,并控制作业温度低于800℃,以去除硼掺杂浆料中的有机成分;/n(3)、硅片的后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选择性发射极结构的钝化接触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制绒后的N型硅片正面印刷硼掺杂浆料,并在氮气和/或氧气氛围中,温度为100-200℃,烘干5-15min;硼掺杂浆料的印刷区域与金属化区域对应,且硼掺杂浆料的印刷区域的宽度大于金属化区域的宽度;
(2)、对硅片正面印刷的硼掺杂浆料进行高温推进,以在硅片正面制备具有选择性结构的发射极;在硅片进入炉管的过程中,通入氮氧混合气体,并控制作业温度低于800℃,以去除硼掺杂浆料中的有机成分;
(3)、硅片的后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在炉管中对硅片正面印刷的硼掺杂浆料进行高温推进,以在硅片正面制备具有选择性结构的发射极包括:
(2.11)、将硅片放入扩散炉管中,并通入氮气和氧气,使硅片在氮气和氧气氛围中进行高温推进,形成P++区;高温推进的温度为950-1100℃,时间为60-120min,高温推进完成后,将硅片从扩散炉管中取出;
(2.12)、将硅片放入氢氟酸溶液中进行清洗,以去除P++区的硼硅玻璃层;
(2.13)、将硅片再次放入扩散炉管中,并通入氮气、氧气和三溴化硼,使硅片在氮气、氧气和三溴化硼氛围中进行高温推进,形成P+区;高温推进的温度为980-1100℃,时间为60-180min,高温推进完成后,将硅片从扩散炉管中取出;
(2.14)、将硅片放入氢氟酸溶液中进行清洗,以去除P+区的硼硅玻璃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12)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硅片上打激光标识,所述激光标识用于作为后续步骤中金属化浆料印刷区域的参考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对硅片正面印刷的硼掺杂浆料进行高温推进,以在硅片正面制备具有选择性结构的发射极包括:
(2.21)、将硅片放入扩散炉管中,并通入氮气、氧气和三溴化硼,使硅片在氮气、氧气和三溴化硼氛围中进行高温推进,同时形成P+区和P++区;高温推进的温度为980-1100℃,时间为60-180min,高温推进完成后,将硅片从扩散炉管中取出;
(2.22)、将硅片放入氢氟酸溶液中进行清洗,P+区的硼硅玻璃层和P++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俊宇,李灵芝,刘荣林,乔振聪,陈嘉,林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中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