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模板的搭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245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1
一种底模板的搭配结构,底模板上连接固定有钢筋桁架,相邻底模板之间形成拼装,底模板的一侧边上设有一搭配部,相邻底模板的侧边拼装并搭架在搭配部中,两相邻的底模板的上平面能够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易,可使相邻两块底模板能够平整拼装在一起,从而保证浇筑后楼面的平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模板的搭配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底模板的搭配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的楼板浇筑,是将在工厂生产的钢筋桁架和楼承板可拆卸装配,在施工现场将装有钢筋桁架的楼承板拼接,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将楼承板拆卸下来重复利用。但是现有的楼承板在施工现场拼接时,留下拼接缝,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的重量作用,楼承板拼接缝错位,使得浇筑的楼面不平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通过在楼承板的拼接缝下面以“打补丁”的方式安装拼接缝固定板,该固定板间隔设置连接在拼接缝两侧的楼承板上,用以减小楼承板拼接缝的错位。上述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固定板的安装和拆卸,不仅需要较大的工作量影响工期,而且增加施工安全措施、存在安全隐患,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模板的搭配结构,其结构简单,操作简易,可使相邻两块底模板能够平整拼装在一起,从而保证浇筑后楼面的平整。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底模板的搭配结构,底模板上连接固定有钢筋桁架,相邻底模板之间形成拼装,底模板的一侧边上设有一搭配部,相邻底模板的侧边拼装并搭架在搭配部中,两相邻的底模板的上平面能够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底模板的其中一组相对侧边上分别设有搭配部,并与相邻底模板的侧边形成拼装组合。进一步,搭配部为底模板的侧面斜切形成第一斜度面,相邻底模板的侧面形成与第一斜度面互补拼装的第二斜度面,第二斜度面搭接并支撑在第一斜度面上。进一步,搭配部为在底模板侧边上向外设有一台阶板,相邻底模板的侧边搭接于台阶板中。进一步,搭配部为在底模板侧边上向外设有一台阶板,相邻底模板的侧边形成互补的台阶板。进一步,搭配部为在在底模板侧边上向外设有一台阶板,相邻底模板的侧边中形成一可供台阶板插入其中的插槽。进一步,其中一底模板的侧边的底面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支撑底板,支撑底板位于两底模板拼装处,支撑相邻底模板的底面,螺栓穿过支撑底板及底模板后锁固至位于底模板上的卡扣件上,钢筋桁架通过卡扣件连接固定在底模板上。进一步,搭配部为两相邻接的底模板侧边的下方分别设有一连接板,连接板从底模板的侧边向下延伸或连接在底模板的底面上,两连接板贴合后形成连接。进一步,其中一连接板的底边上向上形成多个条槽,条槽的末端形成圆槽,相贴靠的连接板上对应开口凸设有多个定位铆钉,定位铆钉从条槽下端的开口向上活动后定位至圆槽中。进一步,钢筋桁架通过卡扣件连接固定在底模板上,位于底模板侧边处的卡扣件向外凸伸有限位块,限位块形成的水平底面抵靠在两拼装的底模板上方。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易,通过在底模板的侧边上设置一搭配部,相邻底模板的侧边搭接到搭配部中,可使两块相邻的底模板的上平面控制在同一水平面上,从而可保证浇筑后楼面的平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分解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组合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分解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组合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组合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分解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分解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六实施例的组合状态示意图;图10、图11为本技术第六实施例分解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底模板的搭配结构,如图1所示,底模板1上连接固定有钢筋桁架2,相邻底模板1之间形成拼装。本技术中,底模板1的一侧边上设有一搭配部,相邻底模板的侧边可拼装并搭架在搭配部中,令两底模板1形成连接,同时使两相邻的底模板1的上平面能够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搭配部也可以在底模板1的其中一组相对侧边上分别设置,并与相邻底模板1的侧边形成拼装组合,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选择。如图1、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搭配结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搭配部为底模板1的侧面斜切形成第一斜度面11,相邻底模板的侧面形成与第一斜度面11互补拼装的第二斜度面12,第二斜度面12恰搭接并支撑在第一斜度面11上,二者形成迫紧贴合。底模板1侧边上形成的斜度面搭接到相邻台阶板侧边上形成的斜度面后,两个底模板1形成齐平的拼装,从而可使两块相邻的底模板1的上平面控制在同一水平面上,保证浇筑后楼面的平整。进一步,钢筋桁架2可通过卡扣件21连接固定在底模板1上,位于底模板1侧边处的卡扣件21可向外凸伸有限位块211,限位块211形成的水平底面抵靠在两拼装的底模板1上方,从而可在两底模板1搭配在一起时,卡扣件21也可有起到辅助限位的作用。如图3、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搭配部为在底模板1侧边上向外设有一台阶板3,相邻底模板1的侧边搭接于台阶板3中。本实施例中,台阶板3可一体成型在底模板1的侧边上,台阶板3从底模板1的侧边形成一台阶后向外延伸,台阶的高度对应底模板的厚度。可在底模板1侧边的底面上一体成型一平板状的支撑板30,支撑板在底模板1侧边外的部分形成台阶板。相邻底模板1的侧边搭接到台阶板3上后,形成齐平的拼装,从而可使两块相邻的底模板的上平面控制在同一水平面上,保证浇筑后楼面的平整。当然,台阶板与底模板是分体结构,台阶板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底模板侧边的底面上,如在底模板侧边的底面上可拆卸安装一平板状的支撑板,如通过铰接等方式活动连接在底模板下方,支撑板在底模板1侧边外的部分形成台阶板。如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略有不同,本实施例中,搭配部为在底模板1侧边上向外设有一台阶板51,而相邻底模板1的侧边上形成互补的台阶板52,通过台阶板51、52拼装组合形成搭接,从而可使两块相邻的底模板1的上平面控制在同一水平面上,保证浇筑后楼面的平整。如图6、图7所示,为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一支撑底板53,结合图5所示,钢筋桁架2通过卡扣件21连接固定在底模板1上,对于卡扣件21的固定,卡扣件通过螺栓22从底模板穿出后锁固至卡扣件21中。两相邻底模板1之间通过台阶板51、52拼装组合形成搭接后,钢筋桁架2位于底模板1侧边,螺栓22位于其中一台阶板的侧边。于其中一底模板1的侧边的底面上通过螺栓22固定有多个支撑底板53,本实施例中的支撑底板为一圆盘状的支撑板,支撑底板53位于两底模板1拼装处,支撑于相邻底模板1的底面,从而在两底模板之间形成一底部平面支撑。支撑底板53通过螺栓22固定在底模板的底面上,螺栓22由下至上穿过支撑底板53及底模板2后锁固至位于底模板上的卡扣件22上,钢筋桁架通过卡扣件连接固定在底模板上。本实施例中的支撑底板也可应用于第一实施例中,支撑底板也设置在其中一底模板的斜度面的侧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模板的搭配结构,底模板上连接固定有钢筋桁架,相邻底模板之间形成拼装,其特征在于:底模板的一侧边上设有一搭配部,相邻底模板的侧边拼装并搭架在搭配部中,两相邻的底模板的上平面能够位于同一水平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模板的搭配结构,底模板上连接固定有钢筋桁架,相邻底模板之间形成拼装,其特征在于:底模板的一侧边上设有一搭配部,相邻底模板的侧边拼装并搭架在搭配部中,两相邻的底模板的上平面能够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模板的搭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底模板的其中一组相对侧边上分别设有搭配部,并与相邻底模板的侧边形成拼装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模板的搭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搭配部为底模板的侧面斜切形成第一斜度面,相邻底模板的侧面形成与第一斜度面互补拼装的第二斜度面,第二斜度面搭接并支撑在第一斜度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模板的搭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搭配部为在底模板侧边上向外设有一台阶板,相邻底模板的侧边搭接于台阶板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模板的搭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搭配部为在底模板侧边上向外设有一台阶板,相邻底模板的侧边形成互补的台阶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模板的搭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搭配部为在底模板侧边上向外设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健吕锴涛李双拓刘洋涛龚梓翔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