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铝合金模板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876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铝合金模板施工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准备与预先配置施工资源;S2:验线;S3:安装墙板并校正安装后的墙板的垂直度;S4:安装楼面梁模板并校正;S5:楼面梁模板之间安装模板龙骨;S6:安装楼面模板并进行调平;S7:安装完毕后进行整体校正并加固,在墙模板底部填灰;S8:按照技术要求检查验收;S9:混凝土浇注。有益效果:通过在建筑施工时采用铝合金模板施工工艺进行制模浇注混凝土,铝合金模板采用标准化的零部件结构设计,便于安装运输与拆卸,并可以重复使用,使施工周期短,提高了施工效率。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aluminum alloy formwork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铝合金模板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工艺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铝合金模板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制作、组装、运用及拆除在混凝土施工中用以使混凝土成型的构造设施的工作。使混凝土成型的构造设施称为模板。其构造包括面板体系和支撑体系。面板体系包括面板和所联系的肋条;支撑体系包括纵横围囹、承托梁、承托桁架、悬臂梁、悬臂桁架、支柱、斜撑与拉条等。早期普遍用木材制作模板。木板结构强度不大,且易损坏,不可回收再利用,加之采用木材制作而成,使用不环保。目前多采用钢制模板进行制模,在实际使用中,钢制模板质量重,运输不便,同时钢制模板表面易受腐蚀,出现点蚀坑,在进行混凝土建筑时,造成建筑表面坑洼不平。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建筑施工用铝合金模板施工工艺,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施工用铝合金模板施工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准备与预先配置施工资源;S2:验线;S3:安装墙板并校正安装后的墙板的垂直度;S4:安装楼面梁模板并校正;S5:楼面梁模板之间安装模板龙骨;S6:安装楼面模板并进行调平;S7:安装完毕后进行整体校正并加固,在墙模板底部填灰;S8:按照技术要求检查验收;S9:混凝土浇注;S10:拆除模板并对模板进行维护保养。进一步的,S1中的预先配置施工资源包括劳动力配置、铝合金模板配置、施工机具配置及测量设备配置,施工机具为塔吊,测量设备包括卷尺、水准仪及全站仪。进一步的,S2中在验线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01:复核施工放线人员投射的轴线和墙线;S202:目测钢筋是否在墙线内,并修正超出墙线的钢筋;S203:根据校核后的墙线投绘参考线,并在剪力墙上焊接定位钢筋。进一步的,参考线投绘在墙线外200mm处,定位钢筋于剪力墙竖向钢筋距离板面50mm处、按间隔500mm焊接与剪力墙墙身宽度相同的Ф14钢筋定位。进一步的,S3中安装墙板并校正安装后的墙板的垂直度,还包括以下步骤:S301:安装墙柱模板前,根据标高控制点检测墙柱位置楼板标高;S302:墙柱根部预留定位钢筋;S303:从墙体转角处开始安装并同时进行安装墙体两侧模板;S304:安装完成每一道墙体后进行校正,并测量墙肢端部垂直度和整个墙体的水平标高;S305:安装墙体斜撑,然后后安装K板并加固。进一步的,S9中混凝土浇注时,还包括以下步骤:S901:混凝土入场检查;S902:浇筑混凝土;S903:混凝土振捣;S904:养护。进一步的,S902中,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动浇筑,S903中混凝土振捣时,移动间距为振捣棒作用半径的0-1.5倍之间,控制在30~40cm,单点振捣时间控制在15-30秒之间,并且在20~30min后对其进行二次复振。进一步的,S10中拆除模板并对模板进行维护保养,还包括以下步骤:S1001:首先拆除墙体和梁的侧模板;S1002:然后将顶模板拆除;S1003:拆除支撑头和支撑杆;其中,墙体和梁的侧模板的拆除条件为梁侧模板、墙体侧模板达到1.2MPa后可以拆除,即24小时以后,板底模板及梁底模板48小时后可拆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建筑施工时采用铝合金模板施工工艺进行制模浇注混凝土,铝合金模板采用标准化的零部件结构设计,便于安装运输与拆卸,并可以重复使用,进而使施工周期短,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铝合金模板表面光滑便于脱模,结构强度高,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强度和表面平整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铝合金模板施工工艺的工艺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内墙模板支设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墙模板支设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墙体模板支设立面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吊模结构示意图之一;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吊模结构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铝合金模板施工工艺。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建筑施工用铝合金模板施工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施工准备与预先配置施工资源;步骤S2:验线;具体的,在验线时,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01:复核施工放线人员投射的轴线和墙线;步骤S202:目测钢筋是否在墙线内,并修正超出墙线的钢筋;步骤S203:根据校核后的墙线投绘参考线,并在剪力墙上焊接定位钢筋。步骤S3:安装墙板并校正安装后的墙板的垂直度;具体的如图2-6所示,S3中安装墙板并校正安装后的墙板的垂直度,还包括以下步骤:S301:安装墙柱模板前,根据标高控制点检测墙柱位置楼板标高;具体的,在检查墙柱位置楼板标高时,高出技术咬住的凿除,低于技术要求的垫上水泥砂浆,误差控制在1-5mm之间。S302:墙柱根部预留定位钢筋,定位钢筋可以防止墙柱模板在加固时跑位;S303:从墙体转角处开始安装并同时进行安装墙体两侧模板;S304:安装完成每一道墙体后进行校正,并测量墙肢端部垂直度和整个墙体的水平标高;S305:安装墙体斜撑,然后后安装K板并加固。步骤S4:安装楼面梁模板并校正;具体的,根据梁的位置与跨度,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安装梁底模板和梁底支撑顶杆,梁底支撑杆间距1100-1200mm之间,梁底与墙柱使用转角阴角连接,然后安装侧模板,按照图纸设计模板规格先安装主梁再安装次梁,梁侧模板与墙柱模板之间使用转角阴角连接;步骤S5:楼面梁模板之间安装模板龙骨;具体的,检查所有部位的墙体的垂直参考线后,开始安装楼面龙骨,在安装期间一次性用单支顶调好水平,再进行龙骨的安装,安装完毕后校对本单位楼面板对角线。步骤S6:安装楼面模板并进行调平;具体的,楼面对角线检查无误时,开始安装楼面模板,每个单元模板全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铝合金模板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nS1:施工准备与预先配置施工资源;/nS2:验线;/nS3:安装墙板并校正安装后的墙板的垂直度;/nS4:安装楼面梁模板并校正;/nS5:楼面梁模板之间安装模板龙骨;/nS6:安装楼面模板并进行调平;/nS7:安装完毕后进行整体校正并加固,在墙模板底部填灰;/nS8:按照技术要求检查验收;/nS9:混凝土浇注;/nS10:拆除模板并对模板进行维护保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铝合金模板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准备与预先配置施工资源;
S2:验线;
S3:安装墙板并校正安装后的墙板的垂直度;
S4:安装楼面梁模板并校正;
S5:楼面梁模板之间安装模板龙骨;
S6:安装楼面模板并进行调平;
S7:安装完毕后进行整体校正并加固,在墙模板底部填灰;
S8:按照技术要求检查验收;
S9:混凝土浇注;
S10:拆除模板并对模板进行维护保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铝合金模板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所述预先配置施工资源包括劳动力配置、铝合金模板配置、施工机具配置及测量设备配置;
其中,所述施工机具为塔吊,所述测量设备包括卷尺、水准仪及全站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铝合金模板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在验线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1:复核施工放线人员投射的轴线和墙线;
S202:目测钢筋是否在墙线内,并修正超出墙线的钢筋;
S203:根据校核后的墙线投绘参考线,并在剪力墙上焊接定位钢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铝合金模板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03中,所述参考线投绘在墙线外200mm处,所述定位钢筋于剪力墙竖向钢筋距离板面50mm处、按间隔500mm焊接与剪力墙墙身宽度相同的Ф14钢筋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铝合金模板施工工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震姜晓琳于红星李海玲冷静蒋文芝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溥鑫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