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的切割方法及叠片光伏组件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的切割方法及叠片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常规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是由金属副栅线和主栅线组成,栅线遮光面积占太阳能太阳能电池受光面积的2.5%-3%,由于栅线会对太阳光有一定的遮挡,导致光电转换效率减小。因此,希望研究一种能够增大有效接光面积的组件,进而提升组件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的切割方法及叠片光伏组件,本申请叠片光伏组件中太阳能电池片之间无间隙,接光面积大,且面向太阳的一面无栅线,以增加叠片光伏组件的受光面积,提高了光电转化效率。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的第一面设置多个第一主栅,所述太阳能电池的第二面设置多个第二主栅,且相邻的所述第一主栅之间不设置副栅;其中,沿厚度方向进行投影,多个所述第一主栅与多个所述第二主栅的投影相错并等距排列,投影面上相邻的所述第一主栅与所述第二主栅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面上相邻的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2)的第一面(21)设置多个第一主栅(211),所述太阳能电池(2)的第二面(22)设置多个第二主栅(221),且相邻的所述第一主栅(211)之间不设置副栅(23);/n其中,沿厚度方向(Z)进行投影,多个所述第一主栅(211)与多个所述第二主栅(221)的投影相错并等距排列,投影面上相邻的所述第一主栅(211)与所述第二主栅(221)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面(21)上相邻的所述第一主栅(211)间距的1/2或者所述第二面(22)上相邻的所述第二主栅(221)间距的1/2。/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2)的第一面(21)设置多个第一主栅(211),所述太阳能电池(2)的第二面(22)设置多个第二主栅(221),且相邻的所述第一主栅(211)之间不设置副栅(23);
其中,沿厚度方向(Z)进行投影,多个所述第一主栅(211)与多个所述第二主栅(221)的投影相错并等距排列,投影面上相邻的所述第一主栅(211)与所述第二主栅(221)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面(21)上相邻的所述第一主栅(211)间距的1/2或者所述第二面(22)上相邻的所述第二主栅(221)间距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栅(211)和所述第二主栅(221)的宽度相同;
沿宽度方向(X),相邻所述第一主栅(211)的间距与相邻所述第二主栅(221)的间距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栅(211)与所述第二主栅(221)由偶数条细栅(221b)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沿宽度方向(X),所述第一面(21)的边缘设置第三主栅(12)且所述第二面(22)的边缘不设置第四主栅(13);或者
沿宽度方向(X),所述第二面(22)的边缘设置第四主栅(13)且所述第一面(21)的边缘不设置第三主栅(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主栅(12)或第四主栅(13)的宽度对应等于同一面上所述第一主栅(211)或所述第二主栅(221)的宽度的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沿厚度方向(Z),所述第一主栅(211)具有第一中心线(211a),所述第二主栅(221)具有第二中心线(221a);
所述第一中心线(211a)与所述第二中心线(221a)用于切割所述太阳能电池(2),以形成多个太阳能电池片(1),其中,每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片(1)包括本体部(11)、第三主栅(12)和第四主栅(13);
所述本体部(11)包括第三面(111)和第四面(112),所述第三主栅(12)位于所述第三面(111)的第一边缘,所述第四主栅(13)位于所述第四面(112)远离所述第三主栅(12)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第一边缘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栅(23)位于所述太阳能电池(2)的第二面(22),位于相邻所述第二主栅(221)之间,并与所述第二主栅(221)垂直。
技术研发人员:夏志鹏,黄纪德,王卉,张昕宇,金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