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224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1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混合的集成电路。在一实施方式中,集成电路可包含第一区,其包括:第一栅极结构,具有铁电栅极介电层;与第一区的第一栅极结构相关的至少一源极;以及与第一区的第一栅极结构相关的至少一漏极。此外,集成电路可包含第二区,其包括:第二栅极结构,具有高介电常数的栅极介电层;与第二区的第二栅极结构相关的至少一源极;以及与第二区的第二栅极结构相关的至少一漏极。集成电路亦可包括至少一沟槽隔离于第一区与第二区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电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集成电路,更特别涉及铁电栅极与高介电常数栅极的混合结构。
技术介绍
晶体管技术(如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结构、鳍状场效晶体管结构、或类似物)通常施加电压至栅极末端以控制源极区与漏极区之间的电流。晶体管可为依据栅极电压的开关。采用铁电材料的栅极可降低次临界摆幅,因此可增加电源效率。然而铁电材料在高频时会产生磁滞,因此可能影响效率或效能如交流电应用中的效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集成电路,包括:第一区,包括:第一栅极结构,具有铁电栅极介电层;与第一区的第一栅极结构相关的至少一源极;以及与第一区的第一栅极结构相关的至少一漏极;第二区,包括:第二栅极结构,具有高介电常数的栅极介电层;与第二区的第二栅极结构相关的至少一源极;以及与第二区的第二栅极结构相关的至少一漏极;以及至少沟槽隔离,位于第一区与第二区之间。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制作集成电路的方法,包括:提供结构,其包括具有一或多个源极区与一或多个漏极区的半导体装置;形成界面层于半导体装置、源极区、与漏极区上;形成铁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集成电路,包括:/n一第一区,包括:/n一第一栅极结构,具有一铁电栅极介电层;/n与该第一区的该第一栅极结构相关的至少一源极;以及/n与该第一区的该第一栅极结构相关的至少一漏极;/n一第二区,包括:/n一第二栅极结构,具有一高介电常数的栅极介电层;/n与该第二区的该第二栅极结构相关的至少一源极;以及/n与该第二区的该第二栅极结构相关的至少一漏极;以及/n至少一沟槽隔离,位于该第一区与该第二区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17 US 16/415,1361.集成电路,包括:
一第一区,包括:
一第一栅极结构,具有一铁电栅极介电层;
与该第一区的该第一栅极结构相关的至少一源极;以及
与该第一区的该第一栅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其毅蔡庆威程冠伦王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