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环境及监测信息管理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793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8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质环境及监测信息管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新隐患点的调查探测信息;执行隐患点判定操作,依据新隐患点的调查探测信息,筛选并录入新增的隐患点;录入新增的隐患点并与原有隐患点的调查探测信息整合,生成隐患点信息,形成隐患点分布图;确定需要处理的隐患点,依据隐患点信息确定其处理方案,对暂未处理的隐患点执行监测操作;当获取到对应暂未处理的新增的隐患点的预警信息时采集上报信息,导入上报信息至隐患点分布图,并依据导入上报信息后的隐患点分布图确定应急处理方案;采集并确定隐患点处理结果,并进行隐患点信息的核销或再录入。本申请具有对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及地质隐患点有序治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环境及监测信息管理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地质环境信息管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地质环境及监测信息管理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地质环境是人类环境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与人的生存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的地质背景、地质作用及其发生空间的综合,又称为地质环境系统。目前,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会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作用或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深圳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地质环境、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均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但管理是分层级、分区域、分职能进行,不同层级间有不同的管理模式、不同区域有不同的管理部门或单位、不同的职能单位又有不同的执行条件。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申请人认为存在地质环境中,尤其是地质灾害的防治管理呈现出碎片化管理模式,难以对地质隐患点进行有序治理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第一方面,为了实现对地质环境及监测信息的有序管理,尤其是优化地质隐患点的有效管理和有序治理,本申请提供一种地质环境及监测信息管理方法。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质环境及监测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新隐患点的调查探测信息;执行隐患点判定操作,依据新隐患点的调查探测信息,筛选并录入新增的隐患点;录入新增的隐患点并与原有隐患点的调查探测信息整合,生成隐患点信息,并导入地图数据,形成隐患点分布图;确定需要处理的隐患点,依据隐患点信息确定其处理方案,对暂未处理的隐患点执行监测操作;当获取到对应暂未处理的隐患点的预警信息时采集上报信息,导入上报信息至隐患点分布图,并依据导入上报信息后的隐患点分布图确定应急处理方案;采集并确定隐患点处理结果,并进行隐患点信息的核销或再录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依据新隐患点的调查探测信息筛选新增的隐患点,从而筛选出相对较危险、较紧急以及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并导致人员、财产损失的隐患点,从而方便优先治理;通过隐患点信息与地图数据结合的方式得到隐患点分布图,实现隐患点全局可视化、直观化、信息化,从而方便依据隐患点位置、影响范围等因素制定合适的治理方案,提升治理效果与效率;再确定需要治理隐患点中目前可以处理的隐患点,确定处理方案,而对暂时无法处理的隐患点进行监测,当任一隐患点发灾时系统获取到预警信息,此时再获取现场采集的上报信息,并将之导入隐患点分布图,确定发灾位置、波及范围及发灾情况等,从而确定应急处理方案,减少时间延迟,提升救援、救灾效率;通过处理方案的差异化,方便划分地质隐患的轻重缓急,实现对地质环境及监测信息的有序管理,尤其是优化地质隐患点的有效管理和有序治理。优选的,所述调查探测信息包括隐患点类型信息、隐患点定位信息及隐患点参数信息,所述隐患点包括地层属性异常点,地层属性异常点的调查探测信息获取步骤为,获取指定区域内各路段的物探图,依据物探图获取对应地层属性异常点的隐患点类型信息及隐患点参数信息,并记录物探图上地层属性异常点的位置;依据地图数据以及物探图上地层属性异常点的位置计算得出地层属性异常点的坐标,并依据地层属性异常点的坐标查找地图数据上对应的位置坐标并在该位置坐标处进行标记,生成对应地层属性异常点的隐患点定位信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层属性异常点属于隐患点的一部分,如溶洞等,而调查探测信息包括隐患点类型信息、隐患点定位信息及隐患点参数信息,通过实地勘测所得的物探图可以了解地层结构,依据地层结构可以得到地层属性异常点的隐患点类型信息、隐患点参数信息等,而当物探图与地图数据结合时,可以依据物探图的长度比例等参数确定地层属性异常点的坐标,从而得到地层属性异常点的调查探测信息,从而方便搭建隐患点分布图,方便工作人员直观得查看隐患点的分布情况并及时制定处理方案。优选的,所述地层属性异常点的坐标的计算步骤为,获取指定区域内各路段的起点坐标与终点坐标,并依据各路段的起点坐标、终点坐标以及物探图上地层属性异常点的位置计算出地层属性异常点在指定区域的坐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依据各路段的起点坐标与终点坐标计算出地层属性异常点所在位置的坐标,并关联地图上的坐标点与地层属性异常点的坐标点,以此对地层属性异常点所在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并直观得展示于地图上,方便实时查看。优选的,所述隐患点判定操作具体步骤为,根据隐患点类型信息、隐患点定位信息和隐患点参数信息确定新隐患点的威胁范围,并根据威胁范围内存在的不动产和人员信息确定新隐患点的潜在威胁信息;通过潜在威胁信息确定新隐患点的隐患等级和危险等级;判定当前隐患点是否会造成人员或财产损失;若不会,则不将该隐患点录入灾险情隐患点数据库;若会,则将该隐患点录入灾险情隐患点数据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依据新隐患点的调查探测信息筛选新增的隐患点,从而筛选出相对较危险、较紧急以及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并导致人员、财产损失的隐患点,且根据威胁范围内存在的不动产和人员信息可以得到发灾时人员、财产损失的数额与情况,以此确定新隐患点的潜在威胁信息并确定新隐患点的隐患等级和危险等级,从而方便优先治理,进而减少人员、财产损失。优选的,对暂未处理的隐患点进行监测操作,并根据监测获取的监测信息确定是否输出预警信息,监测操作的具体步骤包括:根据隐患点信息进行隐患点专业巡查并获取巡查信息;根据隐患点信息进行隐患点专业监测并获取人工监测信息;根据隐患点信息进行隐患点自动监测并获取自动监测信息;根据隐患点信息进行隐患点群众巡查并获取群测群防信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监测、巡查方式对暂未处理的隐患点进行监测,从而实现较好的预警和抢险,同时也保证了防治人员的人身安全。优选的,确定隐患点的处理方案的具体方式为,若根据隐患点信息确定需要对隐患点的威胁对象进行消除,则根据威胁对象消除方案进行实施;若根据隐患点信息确定需要进行隐患点消除,则根据隐患点消除方案进行实施;若根据隐患点信息确定需要纳入防治方案治理计划,则根据防治方案治理计划进行实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隐患点指边坡、溶洞等,而隐患点的威胁对象指边坡下的房屋,溶洞上方的建筑设施等,若边坡、溶洞规模较小则可以直接通过加固、填埋等方式直接处理隐患点,若隐患点难以简单排除,则可以考虑清理、搬运受到地质隐患威胁的房屋设施,从而消除隐患;而对于比较复杂的隐患类型,需要纳入防治方案治理计划,进行重点治理。优选的,录入新增的隐患点时进行分级操作,分级操作的步骤为,获取新增的隐患点的隐患等级及危险等级,并确定地质条件属性,依据其地质条件属性及隐患点信息在隐患点分布图上确定新增的隐患点的区域范围并标记;依据新增的隐患点与原有隐患点的区域范围生成具有地质条件属性的区域的对应shapefile格式文件;当接收到区域审批流程的信息时,依据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质环境及监测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获取新隐患点的调查探测信息;/n执行隐患点判定操作,依据新隐患点的调查探测信息,筛选并录入新增的隐患点;/n录入新增的隐患点并与原有隐患点的调查探测信息整合,生成隐患点信息,并导入地图数据,形成隐患点分布图;/n确定需要处理的隐患点,依据隐患点信息确定其处理方案,对暂未处理的隐患点执行监测操作;/n当获取到对应暂未处理的新增的隐患点的预警信息时采集上报信息,导入上报信息至隐患点分布图,并依据导入上报信息后的隐患点分布图确定应急处理方案;/n采集并确定隐患点处理结果,并进行隐患点信息的核销或再录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环境及监测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新隐患点的调查探测信息;
执行隐患点判定操作,依据新隐患点的调查探测信息,筛选并录入新增的隐患点;
录入新增的隐患点并与原有隐患点的调查探测信息整合,生成隐患点信息,并导入地图数据,形成隐患点分布图;
确定需要处理的隐患点,依据隐患点信息确定其处理方案,对暂未处理的隐患点执行监测操作;
当获取到对应暂未处理的新增的隐患点的预警信息时采集上报信息,导入上报信息至隐患点分布图,并依据导入上报信息后的隐患点分布图确定应急处理方案;
采集并确定隐患点处理结果,并进行隐患点信息的核销或再录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环境及监测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查探测信息包括隐患点类型信息、隐患点定位信息及隐患点参数信息,所述隐患点包括地层属性异常点,地层属性异常点的调查探测信息获取步骤为,获取指定区域内各路段的物探图,依据物探图获取对应地层属性异常点的隐患点类型信息及隐患点参数信息,并记录物探图上地层属性异常点的位置;
依据地图数据以及物探图上地层属性异常点的位置计算得出地层属性异常点的坐标,并依据地层属性异常点的坐标查找地图数据上对应的位置坐标并在该位置坐标处进行标记,生成对应地层属性异常点的隐患点定位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质环境及监测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层属性异常点的坐标的计算步骤为,获取指定区域内各路段的起点坐标与终点坐标,并依据各路段的起点坐标、终点坐标以及物探图上地层属性异常点的位置计算出地层属性异常点在指定区域的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质环境及监测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隐患点判定操作具体步骤为,
根据隐患点类型信息、隐患点定位信息和隐患点参数信息确定新隐患点的威胁范围,并根据威胁范围内存在的不动产和人员信息确定新隐患点的潜在威胁信息;
通过潜在威胁信息确定新隐患点的隐患等级和危险等级;
判定当前隐患点是否会造成人员或财产损失;
若不会,则不将该隐患点录入灾险情隐患点数据库;
若会,则将该隐患点录入灾险情隐患点数据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质环境及监测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录入新增的隐患点时进行分级操作,分级操作的步骤为,获取新增的隐患点的隐患等级及危险等级,并确定地质条件属性,依据其地质条件属性及隐患点信息在隐患点分布图上确定新增的隐患点的区域范围并标记;
依据新增的隐患点与原有隐患点的区域范围生成具有地质条件属性的区域的对应shapefile格式文件;
当接收到区域审批流程的信息时,依据区域审批流程的信息及shapefile格式文件执行区块评估审批;
依据区块评估审批的结果判断是否触发加审流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质环境及监测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区块评估审批的具体步骤为,
基于区域审批流程的信息,读取具有地质条件属性的区域的对应shapefile格式文件;
基于区域审批流程的信息,读取对应区块图像文件,其中区块图像为闭合的多边形;
利用OGR要素库提供的API接口,将区块图像反向解析为区块坐标数组;
由区块坐标数组构成区块范围,在shapefile格式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岩蔡建斯王明龙龚鹏王正阳李文博董蕾王智强赵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不动产评估中心深圳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