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混凝土道路内拉结效果的底层钢筋网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92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7
一种提高混凝土道路内拉结效果的底层钢筋网片,其能够增加与混凝土基层结合程度,提高混凝土基层的一体性,减少涨缩开裂现象,包括钢筋网片,框形条,连接条,框形条由同一道钢筋条折弯形成横向条,竖向条与底部条,竖向条与底部条之间可以进行扳折处理,底部条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在钢筋网片上,连接条也通过由同一道钢筋条折弯形成弯钩条与底条,底条也通过焊接固定在钢筋网片上,能够对连接条进行扳折处理使得其顶端的弯钩条套钩到横向条上,形成侧视为三角形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框形条伸入到混凝土基层内,使得混凝土基层上方的其余部位的涨缩受力通过框形条传递至钢筋网片,提高一体性,减少道路涨缩开裂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混凝土道路内拉结效果的底层钢筋网片
本技术涉及钢筋网片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混凝土道路内拉结效果的底层钢筋网片。
技术介绍
路面基层是路面的主要承重层,一般是先对原始路面进行夯实,再铺筑碎石形成垫层,再继续铺筑混凝土基层以及沥青路面层,在不同材料的层次之间可以铺放钢筋网片,如碎石垫层与混凝土基层之间,来提高层次之间的结合效果,从而提高路面的整体性,减少因涨缩现象发生的路面开裂现象,但是,通常使用的钢筋网片只是多道钢筋条横竖交叉形成的网状结构,其整体厚度很小,只能与混凝土基层的最底部粘结,与混凝土基层的上方内部部位结合程度不够,这类钢筋网片具备进一步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混凝土道路内拉结效果的底层钢筋网片,其能够增加与混凝土基层结合程度,提高混凝土基层的一体性,减少涨缩开裂现象。具体包括钢筋网片,框形条,连接条,所述钢筋网片为由多道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交叉间隔排列形成的网状结构,所述框形条由同一道钢筋条折弯形成横向条,竖向条与底部条,其中,所述竖向条与底部条均存在两道,横向条存在一道,两道所述竖向条的顶端连接在横向条的两端,且竖向条与横向条保持垂直关系,从而竖向条与横向条围成矩形状的框形体,且横向条与竖向条处在同一平面,两道所述底部条分别连接在竖向条的底端,两道底部条处在同一侧,由于是采用同一道钢筋折弯而成,这样竖向条与底部条之间可以进行扳折处理,使得竖向条与底部条之间的连接角度发生改变,从而横向条与竖向条所处平面能够扳折至与底部条贴近的状态,所述底部条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在钢筋网片的其中两道横向钢筋上,由于横向条与竖向条所处平面能够被扳折至贴近底部条的状态,这样其所处平面也能被折弯至贴近钢筋网片的状态。所述连接条也通过由同一道钢筋条折弯而成,其顶端受折弯形成弯钩条,其底端受折弯形成底条,所述底条也通过焊接固定在钢筋网片的横向钢筋上,且连接条所处位置处在框形条的左侧相对中部位置,由于连接条也是折弯而成,则其能够受扳折处理,使其扳折至贴近钢筋网片的状态,当竖向条与横向条所处平面被扳折至与钢筋网片处于垂直的状态下,即竖向条处于竖直状态,该状态下,能够对连接条进行扳折处理使得其顶端的弯钩条套钩到横向条上,可以通过钳子对弯钩条的末端进行捏压使其钩住固定到横向条上,从而横向条与竖向条所处平面与连接条形成侧视为三角形的结构,受连接条影响,竖向条与横向条所处位置被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钢筋网片进行生产加工时可以将框形条与连接条预先焊接固定到钢筋网片上,这样不需要再在施工现场进行焊接施工,减少在施工现场的施工流程,提高施工便捷性,而框形条与连接条能够受折弯处理,折弯至与钢筋网片处于贴近的状态,这样框形条与连接条不对钢筋网片的整体厚度造成很大影响,从而多道钢筋网片依然可以叠加摆放,方便运输搬运,施工时只要对竖向条与连接条进行扳折,调整好位置,再将弯钩条套固定到横向条上即可,施工流程便捷简单。一般的钢筋网用于布置在混凝土基层的底部,提高混凝土基层的抗拉性以及与路基的结合程度,但是单独的钢筋网的自身整体厚度很小,只能与混凝土基层的最底部粘结,本技术则可以通过框形条伸入到混凝土基层内,使得混凝土基层上方的其余部位的涨缩受力通过框形条传递至钢筋网片,从而提高混凝土基层的一体性,减少道路的涨缩开裂现象。进一步的,所述弯钩条的末端头与连接条的上部位置处于错位状态,这样通过钳子对弯钩条进行捏压时,弯钩条的末端头部位与连接条的上部处于错开状态,则弯钩条弯曲程度更大,对横向条的限制固定更牢靠。进一步的,两道所述竖向条之间还排列连接固定有多道内横条,而横向条的下方排列固定有多道内竖条,所述内横条与内竖条相互交叉固定形成网状结构,从而提高与混凝土结构之间的结合程度以及传递受力的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局部位置立体示意图及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框形条与连接条折叠状态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一种提高混凝土道路内拉结效果的底层钢筋网片,如图1所示,包括钢筋网片1,框形条2,连接条3,所述钢筋网片1为由多道横向钢筋11与纵向钢筋12交叉间隔排列形成的网状结构,如图2局部位置立体示意图所示,所述框形条2由同一道钢筋条折弯形成横向条21,竖向条22与底部条23,其中,所述竖向条22与底部条23均存在两道,横向条21存在一道,两道所述竖向条22的顶端连接在横向条21的两端,且竖向条22与横向条21保持垂直关系,从而竖向条22与横向条21围成矩形状的框形体,且横向条21与竖向条22处在同一平面,两道所述底部条23分别连接在竖向条22的底端,两道底部条23处在同一侧,由于是采用同一道钢筋折弯而成,这样竖向条22与底部条23之间可以进行扳折处理,如图3该状态所示,使得竖向条22与底部条23之间的连接角度发生改变,从而横向条21与竖向条22所处平面能够扳折至与底部条23贴近的状态,所述底部条23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在钢筋网片1的其中两道横向钢筋11上,由于横向条21与竖向条22所处平面能够被扳折至贴近底部条23的状态,这样其所处平面也能被折弯至贴近钢筋网片1的状态。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条3也由同一道钢筋条折弯而成,其顶端受折弯形成弯钩条31,其底端受折弯形成底条32,所述底条32也通过焊接固定在钢筋网片1的横向钢筋11上,且连接条3所处位置处在框形条2的左侧相对中部位置,由于连接条3也是折弯而成,则其能够受扳折处理,如图3所示,使其扳折至贴近钢筋网片1的状态,当竖向条22与横向条21所处平面被扳折至与钢筋网片1处于垂直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即竖向条22处于竖直状态,该状态下,能够对连接条3进行扳折处理使得其顶端的弯钩条31套钩到横向条21上,可以通过钳子对弯钩条31的末端进行捏压使其钩住固定到横向条21上,如图2所示,从而横向条21与竖向条22所处平面与连接条3形成侧视为三角形的结构,受连接条3影响,竖向条22与横向条21所处位置被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钢筋网片1进行生产加工时可以将框形条2与连接条3预先焊接固定到钢筋网片1上,这样不需要再在施工现场进行焊接施工,减少在施工现场的施工流程,提高施工便捷性,而框形条2与连接条3能够受折弯处理,折弯至与钢筋网片1处于贴近的状态,这样框形条2与连接条3不对钢筋网片1的整体厚度造成很大影响,从而多道钢筋网片1依然可以叠加摆放,方便运输搬运,施工时只要对竖向条22与连接条3进行扳折,调整好位置,再将弯钩条31套钩固定到横向条21上即可,施工流程便捷简单。一般的钢筋网用于布置在混凝土基层的底部,提高混凝土基层的抗拉性以及与路基的结合程度,但是单独的钢筋网的自身整体厚度很小,只能与混凝土基层的最底部粘结,本技术则可以通过框形条2伸入到混凝土基层内,使得混凝土基层上方的其余部位的涨缩受力通过框形条2传递至钢筋网片1,从而提高混凝土基层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混凝土道路内拉结效果的底层钢筋网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网片(1),框形条(2),连接条(3),所述钢筋网片(1)为由多道横向钢筋(11)与纵向钢筋(12)交叉间隔排列形成的网状结构,所述框形条(2)由同一道钢筋条折弯形成横向条(21),竖向条(22)与底部条(23),其中,所述竖向条(22)与底部条(23)均存在两道,横向条(21)存在一道,两道所述竖向条(22)的顶端连接在横向条(21)的两端,且竖向条(22)与横向条(21)保持垂直关系,横向条(21)与竖向条(22)处在同一平面,两道所述底部条(23)分别连接在竖向条(22)的底端,两道底部条(23)处在同一侧,竖向条(22)与底部条(23)之间可以进行扳折处理,使得竖向条(22)与底部条(23)之间的连接角度发生改变,横向条(21)与竖向条(22)所处平面能够扳折至与底部条(23)贴近的状态,所述底部条(23)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在钢筋网片(1)的其中两道横向钢筋(11)上;/n所述连接条(3)也由同一道钢筋条折弯而成,其顶端受折弯形成弯钩条(31),其底端受折弯形成底条(32),所述底条(32)也通过焊接固定在钢筋网片(1)的横向钢筋(11)上,且连接条(3)所处位置处在框形条(2)的左侧相对中部位置,连接条(3)能够受扳折处理,使其扳折至贴近钢筋网片(1)的状态,当竖向条(22)与横向条(21)所处平面被扳折至与钢筋网片(1)处于垂直的状态下,能够对连接条(3)进行扳折处理使得其顶端的弯钩条(31)套钩到横向条(2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混凝土道路内拉结效果的底层钢筋网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网片(1),框形条(2),连接条(3),所述钢筋网片(1)为由多道横向钢筋(11)与纵向钢筋(12)交叉间隔排列形成的网状结构,所述框形条(2)由同一道钢筋条折弯形成横向条(21),竖向条(22)与底部条(23),其中,所述竖向条(22)与底部条(23)均存在两道,横向条(21)存在一道,两道所述竖向条(22)的顶端连接在横向条(21)的两端,且竖向条(22)与横向条(21)保持垂直关系,横向条(21)与竖向条(22)处在同一平面,两道所述底部条(23)分别连接在竖向条(22)的底端,两道底部条(23)处在同一侧,竖向条(22)与底部条(23)之间可以进行扳折处理,使得竖向条(22)与底部条(23)之间的连接角度发生改变,横向条(21)与竖向条(22)所处平面能够扳折至与底部条(23)贴近的状态,所述底部条(23)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在钢筋网片(1)的其中两道横向钢筋(11)上;
所述连接条(3)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市政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