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花岗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069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水花岗岩,包括花岗岩本体,所述花岗岩本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花岗岩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透水花岗岩,在上表面开设有穿孔,起到良好的防滑的作用,且容易使水聚集到孔洞内,而孔洞下表面的通孔,孔洞和通孔整体呈漏斗形,下水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花岗岩本体就有有防滑和透水双重效果,防反渗透层具有良好的防反渗透的作用。具有良好的防反渗透的作用。具有良好的防反渗透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花岗岩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装饰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透水花岗岩。

技术介绍

[0002]花岗岩不仅大规模应用在室外铺装上,在室外装修方面也有很大前景。如景墙、水池、花池等,而现有的花岗岩一般采用圆弧凸起的结构来防滑,且在室外下水效果差,容易产生积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透水花岗岩。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透水花岗岩,其特征在于,包括花岗岩本体,所述花岗岩本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花岗岩本体。
[0006]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10mm且小于20mm。
[0007]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漏斗形通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花岗岩本体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与所述通孔相交形成上圆孔,所述下表面与所述通孔相交形成下圆孔,所述上圆孔的直径大于所述下圆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圆孔的直径为20mm。
[0010]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圆孔的直径为10mm。
[0011]进一步地,所述花岗岩本体上包括N个通孔,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通孔以阵列的方式均匀分布在所述花岗岩本体上,所述通孔的行距和列距相等。
[0012]进一步地,所述防反渗透层黏贴于所述花岗岩本体下表面。
[0013]进一步地,所述防反渗透层上设置有多个单向瓣膜,所述单向瓣膜位于下圆孔处。
[0014]进一步地,所述单向瓣膜由四片子瓣膜组成。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技术透水花岗岩,在上表面开设有穿孔,起到良好的防滑的作用,且容易使水聚集到孔洞内,而孔洞下表面的通孔,孔洞和通孔整体呈漏斗形,下水效果好,本技术结构简单,本技术结构简单,花岗岩本体就有有防滑和透水双重效果,防反渗透层具有良好的防反渗透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7]附图1本技术结构俯剖图为本技术透水花岗岩的剖视图;
[0018]附图2本技术透水防滑花岗岩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3本技术透水防滑花岗岩和防反渗透层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4本技术透水防滑花岗岩和防反渗透层局部放大图;
[0021]附图5本技术透水防滑花岗岩防反渗透层俯视剖视图。
[0022]附图标记:1、上表面;2、下表面;3、上圆孔;4、下圆孔;5、花岗岩本体;6、防反渗透层;7、通孔;8、单向瓣膜;9、子瓣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4]一种透水花岗岩,如图1所示,包括花岗岩本体5,所述花岗岩本体5上开设有通孔7,所述通孔7贯穿所述花岗岩本体5。
[0025]作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方案,通孔7的直径大于10mm且小于20mm,优选的为15mm,不仅加工方便,且下水速度快。
[0026]作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通孔7为漏斗形通孔7,通孔7不仅加工简单,且具有防滑效果。
[0027]作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方案,如图2所示所述花岗岩本体5包括上表面1和下表面2,所述上表面1与所述通孔7相交形成上圆孔3,所述下表面2与所述通孔7相交形成下圆孔4,所述下圆孔4的直径大于所述下圆孔4,容易使水聚集到通孔7内,水而通孔7下表面2的圆孔排出。
[0028]作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上圆孔3的直径为20mm。
[0029]作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下圆孔4的直径为10mm。
[0030]作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花岗岩本体5上包括N个通孔7,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通孔7以阵列的方式均匀分布在所述花岗岩本体5上,所述通孔7的行距和列距相等。
[0031]作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方案,如图3所示,所述防反渗透层6黏贴于所述花岗岩本体5下表面2。
[0032]作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方案,如图4所示,所述防反渗透层6上设置有多个单向瓣膜8,所述单向瓣膜8位于下圆孔4处。
[0033]作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方案,如图5所示,所述单向瓣膜8由四片子瓣膜组成。
[0034]本技术用于室外硬底化铺装,水从花岗岩本体5通孔7落下,在水的压力作用下,使单向瓣膜8的四片字瓣膜9张开,水从张开的缝隙落到防范渗透层下方,这样水落下来防反渗透层6下方后不会通孔7返渗到路面上。单向瓣膜8只能单向弯曲使水流单向输送,具有良好的防反渗透的作用。
[0035]本技术结构简单,花岗岩本体5就有有防滑和透水双重效果,防反渗透层6具有良好的防反渗透的作用。
[0036]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花岗岩,其特征在于,包括花岗岩本体(5),所述花岗岩本体(5)上开设有通孔(7),所述通孔(7)贯穿所述花岗岩本体(5),所述花岗岩本体(5)下表面(2)设置有防反渗透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花岗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7)的直径大于10mm且小于2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花岗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7)为漏斗形通孔(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花岗岩,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岗岩本体(5)包括上表面(1)和下表面(2),所述上表面(1)与所述通孔(7)相交形成上圆孔(3),所述下表面(2)与所述通孔(7)相交形成下圆孔(4),所述上圆孔(3)的直径大于所述下圆孔(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透水花岗岩,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群英彭婷苏键雄刘少新雷莎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市政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