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维护保温内村的退火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808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维护保温内村的退火炉,属于金属退火技术领域,包括炉体,炉体内设有四个第一导向滑道;保温内村,保温内村上设有四个滚轮支架,每个滚轮支架上均安装有若干个滚轮;抵压机构;承载机构;限位机构;两个第一导向滑道分别位于炉体的左右内壁上,另外两个第一导向滑道设置在炉体的底部内壁上,两个滚轮支架固定在保温内村的左右两侧外壁上,另外两个滚轮支架设置在保温内村的底部,抵压机构安装在炉体的顶部,并且抵压机构的抵压端位于炉体内,所述承载机构位于炉体的旁侧,两个限位机构对称设置在承载机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拆装保温内村十分便捷,且通过抵压机构保证了保温内村在退火作业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维护保温内村的退火炉
本技术涉及金属退火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维护保温内村的退火炉。
技术介绍
退火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退火炉,是实施退火工艺所使用的机器。现有的退火炉内设有保温内村,为了延长退火炉的使用寿命,则需要定期对退火炉进行维护,尤其是保温内村,若保温内衬变形或者损坏严重影响退火的质量。传统对保温内村维护方式是先通过工作人员将保温内村拆除,之后工作人员再进入炉体内对其进行维护,然而为了确保保温内村在退火作业时的稳定性,其一般采用的固定方式十分繁琐,这样使工作人员拆装保温内村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维护保温内村的退火炉以解决因保温内村的固定方式十分繁琐导致工作人员难以拆装保温内村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维护保温内村的退火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四个第一导向滑道;保温内村,所述保温内村上设有四个滚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维护保温内村的退火炉,其特征在于,/n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设有四个第一导向滑道(11);/n保温内村(2),所述保温内村(2)上设有四个滚轮支架(21),每个滚轮支架(21)上均转动安装有若干个与第一导向滑道(11)配合的滚轮(211);/n抵压机构(3);/n承载机构(4);/n限位机构(5),所述限位机构(5)设有两个;/n两个第一导向滑道(11)分别位于炉体(1)的左右内壁上,另外两个第一导向滑道(11)对称设置在炉体(1)的底部内壁上,两个滚轮支架(21)固定在保温内村(2)的左右两侧外壁上,另外两个滚轮支架(21)对称设置在保温内村(2)的底部,四个第一导向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维护保温内村的退火炉,其特征在于,
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设有四个第一导向滑道(11);
保温内村(2),所述保温内村(2)上设有四个滚轮支架(21),每个滚轮支架(21)上均转动安装有若干个与第一导向滑道(11)配合的滚轮(211);
抵压机构(3);
承载机构(4);
限位机构(5),所述限位机构(5)设有两个;
两个第一导向滑道(11)分别位于炉体(1)的左右内壁上,另外两个第一导向滑道(11)对称设置在炉体(1)的底部内壁上,两个滚轮支架(21)固定在保温内村(2)的左右两侧外壁上,另外两个滚轮支架(21)对称设置在保温内村(2)的底部,四个第一导向滑道(11)与四个第一滚轮支架(21)一一对应,所述抵压机构(3)安装在炉体(1)的顶部,并且抵压机构(3)的抵压端位于炉体(1)内,所述承载机构(4)位于炉体(1)的旁侧,两个限位机构(5)对称设置在承载机构(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维护保温内村的退火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压机构(3)包括伺服电机(31);
主动齿轮(32);
从动齿轮(33),所述从动齿轮(33)的底部设有与其共轴线的同步轴(331);
安装板(34);
抵压组件(35),所述抵压组件(35)设有若干个;
所有抵压组件(35)呈矩形分布在炉体(1)上,并且所有抵压组件(35)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同步轴(331)安装在其中一个抵压组件(35)的顶部,所述安装板(34)呈竖直安装在炉体(1)的顶部,并且安装板(34)位于同步轴(331)的旁侧,所述伺服电机(31)安装在安装板(34)上,所述主动齿轮(32)安装在伺服电机(31)的输出端上,并且主动齿轮(32)与从动齿轮(33)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维护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力炉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