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轻量化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身轻量化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车身轻量化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轻量化是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世界各大汽车集团已纷纷将轻量化技术升级为企业战略,以提升自身竞争力。有资料统计显示,相同动力系统下,整车质量每降低100kg,车辆每百公里燃油消耗减少0.6L,CO2排放减少5g/km,新能源车续航里程将增加20km至30km。车身是整车重量占比最大的总成,占比超过1/4,车身的轻量化还可带来底盘、动力总成等重量的螺旋式下降,对整车的轻量化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汽车工程师对于车身材料“高强、减薄”这一轻量化技术路线一直比较明确,但车身是一个庞大系统,强度匹配、减薄位置、减薄程度、料厚变化对车身性能影响等问题尚未研究十分明确。高强度钢具有低成本、高性能和生产制造技术成熟等优点,是目前车身轻量化材料的首选。高强度钢,如双相钢和热成型钢,已经广泛应用于车身结构件、安全件,同时一些新型的高强钢材料、铝合金材料、复合材料、钢铝混合材料及其成型、连接工艺也逐渐出现,进一步拓展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轻量化设计方法,特征在于:/n所述方法包括:/n步骤一:制定车身材料方案,使车身材料性能与其在白车身的具体应用位置相匹配;/n步骤二:通过灵敏度计算,筛选出灵敏度高和灵敏度低的零部件,并使车身零部件材料厚度与其在白车身的具体应用位置相匹配;/n步骤三:根据灵敏度的高低对白车身零部件的结构进行优化,以实现提升零部件及整车的性能;/n步骤四:通过车身零部件的冲压工艺分析,优化成型工艺,保证材料替换方案的工程实现;/n步骤五:对优化后的车身零部件进行CAE分析验证,若满足车辆的轻量化设计目标,则设计完成;若不满足车辆的轻量化设计目标,则重复上述步骤二至步骤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轻量化设计方法,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一:制定车身材料方案,使车身材料性能与其在白车身的具体应用位置相匹配;
步骤二:通过灵敏度计算,筛选出灵敏度高和灵敏度低的零部件,并使车身零部件材料厚度与其在白车身的具体应用位置相匹配;
步骤三:根据灵敏度的高低对白车身零部件的结构进行优化,以实现提升零部件及整车的性能;
步骤四:通过车身零部件的冲压工艺分析,优化成型工艺,保证材料替换方案的工程实现;
步骤五:对优化后的车身零部件进行CAE分析验证,若满足车辆的轻量化设计目标,则设计完成;若不满足车辆的轻量化设计目标,则重复上述步骤二至步骤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身轻量化设计方法,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一中:
所述车身材料包括:高强钢材料、铝合金材料、复合材料或钢铝混合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车身轻量化设计方法,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一中:
选择替换的车身材料时,遵循“等强度替换原则”,
所述等强度替换原则公式如下:
上述公式中:
t1为等强度下,采用替换前材料的零部件厚度;
t2为等强度下,采用替换后材料的零部件厚度;
σs1为等强度下,采用替换前材料的屈服强度;
σs2为等强度下,采用替换后材料的屈服强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身轻量化设计方法,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二中,所述灵敏度计算包括:扭转刚度、弯曲刚度、车身模态和碰撞安全性能在内的灵敏度计算,根据所述灵敏度计算的结果,对车身零部件钣金料厚进行优化的过程包括:
建立车身有限元模型,并赋予车身零部件材料及料厚;
计算原型车的车身模态、扭转刚度、弯曲刚度和碰撞安全性能;
选择可变厚度的车身零部件料厚作为车身灵敏度分析设计变量,控制车身零部件料厚变化范围为±20%以内;
以优化后整车性能应不低于优化前性能水平为约束条件;
优化目标为白车身重量最小;
计算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廷涛,庄厚川,金科,石海鑫,陈书礼,苏阳,董笑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