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GV用顶升浮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7636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GV用顶升浮动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固定设有套筒,套筒的上端固定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转动设有若干个传动轮,传动轮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丝杆的下端置于套筒内,丝杆的上端伸出至传动轮上端,丝杆的上端内部开有容纳槽,容纳槽设有浮动头;浮动头的下端嵌设在容纳槽内且开有长孔,浮动头的上端设有延伸板;长孔内安装有圆柱销,圆柱销贯穿设置在容纳槽外壁上,浮动头在长孔、圆柱销的作用下做升降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丝杆与顶升板之间装有浮动结构,避免了因加工活装配误差而引起的四根导柱顶升卡顿或卡死,同时解决了因解决了由于偏载而引起四根导柱受力不均匀的现象,使得顶升过程更加平稳,克服了现有机构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GV用顶升浮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AGV,具体是一种AGV用顶升浮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导柱顶升机构在顶升板尺寸较大时大多采用四根导柱做导向,由于顶升板较大,会出现顶升面的变形或加工、装配误差而引起的四根导柱不相互平行,导致顶升卡顿或卡死,导驱动元件过载或导向套损坏。根据这种情况,有的顶升机构在导柱和顶升板之间加装关节轴承(球形浮动接头),此种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同步性,卡顿现象有所缓解;但是此种结构占用的高度空间较大,且易出现由于偏载而引起四根导柱受力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AGV用顶升浮动装置,本技术在丝杆与顶升板之间装有浮动结构,避免了因加工活装配误差而引起的四根导柱顶升卡顿或卡死,同时解决了因解决了由于偏载而引起四根导柱受力不均匀的现象,使得顶升过程更加平稳,克服了现有机构的不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AGV用顶升浮动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上端固定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转动设有若干个传动轮,所述传动轮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下端置于所述套筒内,所述丝杆的上端伸出至所述传动轮上端,所述丝杆的上端内部开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设有浮动头;所述浮动头的下端嵌设在所述容纳槽内且开有长孔,所述浮动头的上端设有延伸板;所述长孔内安装有圆柱销,所述圆柱销贯穿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外壁上,所述浮动头在所述长孔、所述圆柱销的作用下做升降运动;所述丝杆的上端与所述延伸板之间设有垫圈;所述浮动头的上端固定连接顶升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传动轮上啮合连接有同步带。进一步地,所述丝杆的下端固定有限位板。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轮与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的竖直长度大于所述长孔的竖直长度。进一步地,所述浮动头的外部套设有挡块,所述挡块固定在所述顶升板的下侧面。进一步地,所述垫圈采用蝶形垫圈。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轮驱动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若干个过渡轮,所述过渡轮与所述同步带啮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轮的数量为4,且分布于所述安装板四个角。综上所述,本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采用了挡块、浮动头、蝶形弹簧和圆柱销等结构使顶升过程更加平稳,减小了四个丝杆安装高度的精度,同时避免卡顿或减速电机过载的现象;2、本技术采用一根同步带同时驱动四根丝杆,使得四杆同步受力,保证了四个丝杆同步上升,可以避免四杆的受力不均匀性;3、本技术结构紧凑,占用空间较小,能够减震缓冲,精度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顶升浮动装置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顶升浮动装置内部示意图;图3是图1的侧视图;图4是图3中AA剖视图;图中,1、底板,2、套筒,3、安装板,4、轴承,5、丝杆,51、容纳槽,6、传动轮,7、同步带,8、浮动头,91、长孔,9、圆柱销,10、挡块,11、垫圈,12、过渡轮,13、主动轮,14、顶升板,15、电机,16、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AGV用顶升浮动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固定设有套筒2,套筒2的上端固定设有安装板3,安装板3上转动设有若干个传动轮6,本实施例中,传动轮6的数量为4,且分布于安装板3四个角。传动轮6的数量与套筒2数量相同,安装板3上设有主动轮13,主动轮13与传动轮6上啮合连接有同步带7。具体的,传动轮6与安装板3之间通过轴承4连接。主动轮13驱动连接有电机15,电机15固定在安装板3下方。安装板3上安装有若干个过渡轮12,过渡轮12与同步带7啮合连接。当电机15驱动主动轮13运动时,同步带7带动过渡轮12、传动轮6同步运动。传动轮6内部连接有丝杆5,从而传动轮6带动丝杆5做升降运动。具体的,如图3-4所示,传动轮6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5,丝杆5的下端置于套筒2内,丝杆5的下端固定有限位板16,限位板16能够限制丝杆5的最低位置。丝杆5的上端伸出至传动轮6上端,丝杆5的上端内部开有容纳槽51,容纳槽51设有浮动头8;浮动头8的下端嵌设在容纳槽51内且开有长孔81,浮动头8的上端设有延伸板82;长孔81内安装有圆柱销9,圆柱销9贯穿设置在容纳槽51外壁上(图3示),容纳槽51的竖直长度大于长孔81的竖直长度,浮动头8在长孔81、圆柱销9的作用下做升降运动;丝杆5的上端与延伸板82之间设有垫圈11,垫圈11采用蝶形垫圈;浮动头8的上端固定连接顶升板14,浮动头8的外部套设有挡块10,挡块10固定在顶升板14的下侧面。工作原理:如图1-4所示,电机15动作,驱动主动轮13转动,主动轮13通过同步带7的作用,带动传动轮6转动,从而传动轮6通过螺纹带动丝杆5上下运动,丝杆5再带动顶升板14做顶升运动。本技术采用一根同步带7同时驱动四根丝杆5,可以避免四根丝杆5的受力不均匀性,保证丝杆5同步运动,不会变形损坏。浮动头8、圆柱销9、蝶形垫圈、挡块10形成缓冲组件,丝杆5做上升运动时,圆柱销9随着丝杆5同步上升,丝杆5压迫蝶形垫圈,由于蝶形垫圈有一定的浮动量,丝杆5作用到顶升板14上的力就会有一定的缓冲,避免了因四个丝杆5安装时不在同一高度而出现各个丝杆受力不均的情况。以上所述仅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GV用顶升浮动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固定设有套筒(2),所述套筒(2)的上端固定设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上转动设有若干个传动轮(6),所述传动轮(6)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5),所述丝杆(5)的下端置于所述套筒(2)内,所述丝杆(5)的上端伸出至所述传动轮(6)上端,所述丝杆(5)的上端内部开有容纳槽(51),所述容纳槽(51)设有浮动头(8);所述浮动头(8)的下端嵌设在所述容纳槽(51)内且开有长孔(81),所述浮动头(8)的上端设有延伸板(82);所述长孔(81)内安装有圆柱销(9),所述圆柱销(9)贯穿设置在所述容纳槽(51)外壁上,所述浮动头(8)在所述长孔(81)、所述圆柱销(9)的作用下做升降运动;所述丝杆(5)的上端与所述延伸板(82)之间设有垫圈(11);所述浮动头(8)的上端固定连接顶升板(14);/n所述安装板(3)上设有主动轮(13),所述主动轮(13)与所述传动轮(6)上啮合连接有同步带(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GV用顶升浮动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固定设有套筒(2),所述套筒(2)的上端固定设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上转动设有若干个传动轮(6),所述传动轮(6)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5),所述丝杆(5)的下端置于所述套筒(2)内,所述丝杆(5)的上端伸出至所述传动轮(6)上端,所述丝杆(5)的上端内部开有容纳槽(51),所述容纳槽(51)设有浮动头(8);所述浮动头(8)的下端嵌设在所述容纳槽(51)内且开有长孔(81),所述浮动头(8)的上端设有延伸板(82);所述长孔(81)内安装有圆柱销(9),所述圆柱销(9)贯穿设置在所述容纳槽(51)外壁上,所述浮动头(8)在所述长孔(81)、所述圆柱销(9)的作用下做升降运动;所述丝杆(5)的上端与所述延伸板(82)之间设有垫圈(11);所述浮动头(8)的上端固定连接顶升板(14);
所述安装板(3)上设有主动轮(13),所述主动轮(13)与所述传动轮(6)上啮合连接有同步带(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GV用顶升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5)的下端固定有限位板(16)。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芝庆张亚洲黄君杰陆晓友周旺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恺韵来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