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板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094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板运输车,包括液压缸、车体,液压缸设置在车体上,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升降平台的第一纵轴为活动连接,活塞杆与地面呈30°夹角;升降平台的第二纵和第三纵轴通过旋转轴与升降平台的横轴活动连接,车体的第二纵轴和第四纵轴通过旋转轴与车体的横轴活动连接,升降平台的第二纵轴与车体的第二纵轴通过支柱固定连接,升降平台的第三纵轴与车体的第四纵轴通过支柱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伸长到最长程度时,支柱垂直于地面。该运输车简单,易于操作,运输方便,省时省力,效率高,利于工业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板运输车
本技术属于建材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板运输车。
技术介绍
复合板的生产是流水线作业,每块板子生产间隔时间大约2-3分钟,现有技术生产时,复合板从生产线出来后,进入装运区,两名操作工或者通过机械手段将复合板置于相应的架子上,将装有复合板的架子排至一定高度后,运输至室外进行晾晒,原来运输方式是地牛叉车运输,地牛叉车只适合室内且平整路况,对运输时间不能有太严格控制,效率低;人工运输劳动强度大,运输不方便,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板运输车,该运输车简单,易于操作,运输方便,省时省力,效率高,利于工业生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复合板运输车,包括车体、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设置在车体上,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升降平台为活动连接,活塞杆与地面呈30°夹角;升降平台的第二纵和升降平台的第三纵轴通过旋转轴与升降平台的横轴活动连接,车体的第二纵轴和车体的第四纵轴通过旋转轴与车体的横轴活动连接,升降平台的第二纵轴与车体的第二纵轴通过支柱固定连接,升降平台的第三纵轴与车体的第四纵轴通过支柱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伸长到最长程度时,支柱垂直于地面,升降平台的第一纵轴接触到车头。升降平台紧靠在车体上,将该运输车开到载有复合板的支架的下方,在液压缸的活塞杆伸长时,支柱慢慢变为垂直状态,升降平台的第一纵轴接触到车头,升降平台弧形上升,最终使得支架离开地面,支架由于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地面呈30°夹角,倾斜缓慢上升,减小了上升的压力,也减小了液压缸的能耗。将复合板运输到室外指定的地方,液压缸的活塞开始缩回,升降平台弧形下降直到下降为与车体接触,架子带动复合板随着升降平台下降,最终使架子接触到地面,将该运输车开走,完成复合板的运输;车斗对升降平台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支柱由于升降平台上的材板的压力过大,损坏或者倾斜。优选地,车体的第一纵轴和车体的第三纵轴与车体的横轴固定连接,车体的第一纵轴和车体的第三纵轴的最高点均高于车体的第二纵轴和车体的第四纵轴,车体的第一纵轴靠近车体的第二纵轴,车体的第三纵轴靠近车体的第四纵轴。当支柱与地面呈垂直状态时,由于车体的第一纵轴和车体的第三纵轴可防止支柱向液压缸的活塞杆运动的方向倾斜,防止升降平台由于上方复合板的压力过大,升降装置发生损坏或者倾斜。优选地,液压缸的开关连接车体的外侧,方便控制开关,便于操作。优选地,活动连接为螺柱连接,方便车体与液压缸的活塞的连接,方便拆卸、维修等。优选地,升降平台未升高时的高度低于载有复合板的架子的高度,载有复合板的架子摞列一定高度后,将该运输车可直接将车体倒入到架子下面,通过该运输车的升降平台的上升,使得架子离开地面,可进行运输,当运输到合适的位置时,将升降平台下降,架子接触到地面,将该运输车开走,完成运输,整个运输过程,不需要抬或者卸,省时省力。优选地,上述固定连接为焊接,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其他固定连接的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板运输车,该运输车巧妙的设置弧形上升方式,避免了垂直上升时因为复合板的压力过大,导致装置的损坏,同时需要较大的能耗,通过本技术的这种方式,能耗小,保证了装置的稳定安全的运行,同时还设置了车体的第一纵轴和车体的第三纵轴的最高点均高于车体的第二纵轴和车体的第四纵轴,避免了支柱在垂直状态时,由于液压缸的活塞杆作用的力,使得支柱轴向活塞杆伸长的方向倾斜,又由于在活塞杆伸长的最长程度时,升降平台的第一纵轴正好抵住车头,车头给予升降平台一定的支撑力,避免了支柱由于升降平台上的材板的压力过大损坏或者倾斜。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运输方便,省时省力,效率高,减少了人力,减少了劳动强度,利于工业生产。本技术不仅可以提供复合板的运输,对于其他需要运输的重物也同样可实现运输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支柱为垂直状态时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升降平台与车体接触时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支柱为垂直状态时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车体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活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升降平台,1-1为升降平台的第一纵轴,1-2为升降平台的第二纵轴,1-3为升降平台的第三纵轴,2为支柱,3为车体,3-1为车体的第一纵轴,3-2为车体的第二纵轴,3-3为车体的第三纵轴,3-4为车体的第四纵轴,4为液压缸,5为开关,6为车头,7为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所示,一种复合板运输车,包括车体3、液压缸4,所述液压缸4设置在车体3上,液压缸4的活塞杆与升降平台1的第一纵轴为螺柱连接,方便拆卸、维修,活塞杆与地面呈30°夹角,使得升降平台1弧形上升,减少了复合板对液压缸4的活塞杆的压力,减小了能耗;升降平台的第二纵轴1-2和升降平台的第三纵轴1-3通过旋转轴7与升降平台1的横轴活动连接,车体的第二纵轴3-2和车体的第四纵3-4轴通过旋转轴7与车体3的横轴活动连接,升降平台的第二纵轴1-2与车体的第二纵轴3-2通过支柱2固定连接,升降平台的第三纵轴1-3与车体的第四纵轴3-4通过支柱2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4的活塞杆伸长到最长程度时,支柱2垂直于地面,升降平台的第一纵轴1-1接触到车头6,车斗6对升降平台1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支柱2由于升降平台1上的复合板的压力过大,损坏或者倾斜。液压缸4的开关连接车体3的外侧,方便控制开关,便于操作。该运输车上的升降平台1在未上升时,高度低于摞列的第一层架子的高度,载有复合板的架子的摞列一定高度后,该运输车可直接将车体3倒入到架子下面,为了保证摞列的结构的稳定性可将摞列的架子除了第一层架子外,其他架子的高度可做适当的调整,通过该运输车的升降平台1的上升,使得载有复合板的架子弧形上升,离开地面,可进行运输,当运输到合适的位置时,控制升降平台1下降,架子接触到地面,将该运输车开走,完成运输,整个运输过程,不需要抬或者卸,省时省力,同时通过这种弧形上升的方式,能较为稳定的将摞列的架子提升高度,同时能减少能耗。上述的固定连接为焊接,也可以选择其他较牢固的连接方式。本技术,在未工作的状态下,升降平台1紧靠在车体3上,将该运输车开到支架的下方,打开开关,液压缸4的活塞杆开始伸长,支柱2慢慢变为垂直状态,升降平台1弧形上升,最终升降平台的第一纵轴1-1接触到车头6,最终使得支架离开地面,由于液压缸4的活塞杆与地面呈30°夹角,倾斜缓慢上升,减小了上升的压力,也减小了液压缸4的能耗。将复合板运输到室外指定的地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板运输车,包括车体(3)、液压缸(4),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4)设置在车体(3)上,液压缸(4)的活塞杆与升降平台(1)的第一纵轴(1-1)活动连接,活塞杆与地面呈30°夹角;升降平台的第二纵轴(1-2)和升降平台的第三纵轴(1-3)通过旋转轴(7)与升降平台(1)的横轴活动连接,车体的第二纵轴(3-2)和车体的第四纵轴(3-4)通过旋转轴(7)与车体(3)的横轴活动连接,升降平台的第二纵轴(1-2)与车体的第二纵轴(3-2)通过支柱(2)固定连接,升降平台的第三纵轴(1-3)与车体的第四纵轴(3-4)通过支柱(2)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4)的活塞杆伸长到最长程度时,支柱(2)垂直于地面,升降平台(1)的第一纵轴接触到车头(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板运输车,包括车体(3)、液压缸(4),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4)设置在车体(3)上,液压缸(4)的活塞杆与升降平台(1)的第一纵轴(1-1)活动连接,活塞杆与地面呈30°夹角;升降平台的第二纵轴(1-2)和升降平台的第三纵轴(1-3)通过旋转轴(7)与升降平台(1)的横轴活动连接,车体的第二纵轴(3-2)和车体的第四纵轴(3-4)通过旋转轴(7)与车体(3)的横轴活动连接,升降平台的第二纵轴(1-2)与车体的第二纵轴(3-2)通过支柱(2)固定连接,升降平台的第三纵轴(1-3)与车体的第四纵轴(3-4)通过支柱(2)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4)的活塞杆伸长到最长程度时,支柱(2)垂直于地面,升降平台(1)的第一纵轴接触到车头(6)。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彩勇戚怀军贾海华路庆宝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时代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